朝鲜战争后,蒋介石有意归顺大陆,但因为一件事,化为泡影

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新中国建立后,中共领导人一直致力于解放台湾,在朝鲜战争爆发之前,是打算武力解放台湾,朝鲜战争结束后,国际紧张局势得到缓和,大陆方面也开始致力于经济发展,在此种情况下,解放台湾的方针从之前的武力解决,变为以武力为支撑,争取和平解放台湾。

朝鲜战争后,蒋介石有意归顺大陆,但因为一件事,化为泡影

1955年,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会议上提出要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毛泽东也表示一切以和为贵,在这样的大好情形下,国共开始建国后的第一次谈判,1956年春,由章士钊前往香港与国民党代表接触,中共中央提出了四个建议:1.台湾的外交交给中共中央,其他的由蒋介石管理,2.中共中央拨款给台湾用于经济建设,3.台湾改革从缓,待时机成熟再协商,4.双方不做损害对方的事,以保证能顺利合作。

朝鲜战争后,蒋介石有意归顺大陆,但因为一件事,化为泡影

台湾代表许孝炎将此次接触情况汇报给蒋介石后,蒋介石沉默良久,不说话。一年后突然派人召回许孝炎回台湾了解情况,之后派宋希濂的兄弟宋宜山前往北京打探虚实,宋宜山此次前往北京,效果甚好,对双方和谈有很大信心,宋宜山回国后,写了一篇长达一万字的报告,由于报告中对对共产党进行褒扬,引起蒋介石不悦,谈判终止。

朝鲜战争后,蒋介石有意归顺大陆,但因为一件事,化为泡影

第二次密谈:在章士钊前往香港的同时,另一个人也来到北京,就是曹聚仁,毛泽东为此推掉了会见印尼总统的活动,专门接见曹聚仁,在此表达了和平统一的愿望,曹聚仁对此也是充满信心,回香港后,将这一情况报告给台湾方面,蒋介石让其到浙江祖坟看看,曹聚仁为此专门还去了蒋介石曾经居住过的丰镐房和蒋经国住过的文昌阁,拍了照片,同时代表蒋氏父子扫了墓,台湾方面对于是否和谈态度暧昧,既不拒绝,也不答应。

朝鲜战争后,蒋介石有意归顺大陆,但因为一件事,化为泡影

直到李宗仁回大陆,收到了热烈欢迎,台湾方面才有了回应,蒋氏父子通过与曹聚仁讨论,达成六项共识:1.蒋介石任然为国民党总裁,携旧部回归大陆,选一个浙江以外的省份供其居住,中共方面建议的地址是江西庐山,2.蒋经国任台湾省省长,台湾方面交出军事和外交权,除了保证农民有耕地外,其他一切由蒋经国全权处理,3.台湾不得再接受美国的援助,经济上由北京按照美国支援数额足额拨发,4.台湾陆军整编为4个师,三个师驻守台湾,另外一个师驻守厦门和金门,海军交由北京控制,5..厦门和金门合并,市长由驻军师长兼任,但是任选必须经过北京方面同意,6.现任台湾官员一切照旧。

朝鲜战争后,蒋介石有意归顺大陆,但因为一件事,化为泡影

然而就在这一切正在进行时,大陆突然爆发文革,红卫兵刨了蒋介石的祖坟,谈判就此搁浅。

70年代时期,国民党被赶出联合国,再加上中日建交,中美建交,中共中央再次将和平谈判提上日程,但是由于毛泽东,周恩来,蒋介石先后逝世,台湾问题成了遗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