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为什么傍着湖走,而不是直接利用湖面作航道呢?

于无声处34


京杭大运河的确是傍着湖边走,而不是直接利用湖面做航道,像太湖、高邮湖、洪泽湖、南四湖旁边,都能看到清晰的大运河河道,很明显当初修建运河的时候,就没有打算将这些湖面用作航道,

南四湖微山湖边,沿着湖岸边开凿的大运河

为什么运河不走湖面直接过,还专门费钱费力绕开湖泊挖运河呢?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湖面太大,行船时不好参照;而且运河就是要走繁华地带,将这里的物资转运四方,而走湖中,就失去这一功能了;还有的说当初修建时利用天然河道,当时天然河道就是这样子的。

其实这些分析都不准确,湖面大,设立航标就可以了,如果湖泊可以行船,直接在岸边就能形成繁华集镇,而不是在运河边上,而且当初的天然河道,很明显不会那么可丁可卯地傍着湖走。

大运河之所以傍着湖走而不是直接利用湖面做航道,主要是两个原因:

第一,湖泊水太浅,没法做航道。太湖大部分地区的水深不足2米,洪泽湖、高邮湖、南四湖一般水深也不足3米,而且水位变化大,枯水期更浅,来来回回变航道,一不小心就会搁浅岸边,动弹不得,这就太麻烦了。而运河就不存在这些问题了,运河河道常年有人维护,浅了就疏浚、补水,反正就在岸边作业,维护也方便,而要是在湖中做航道,在古代没有大型器械的条件下,维护起来就太难了。

第二,运河中的船,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靠河水的自然流动,或靠风帆来驱动,毕竟大运河河水流速很低,而且逆水行舟的时候还很多。而靠风帆就更不靠谱了,总不能春夏东南风盛行的时候只向北走,冬天刮西北风的时候只向南下吧?其实在没有发动机的古代,运河中的小船,靠人划着走还凑合,而真正转运大宗物资的大船,更多的都是靠纤夫一点点拉着前行的,如果运河航道在湖里面,怎么拉?所以运河必须不能太宽阔,而且运河两岸必须有坚实的陆地供纤夫行走。其实在大运河两岸,很多地段都用青石铺着专门的纤道,以方便纤夫拉纤。所以运河即使经过湖泊,也不能走湖中间,而只能走湖边,要么再挖一条河,要么在湖边筑堤将河与湖分开,形成一条运河。

大运河上的纤夫

大运河苏州段留存下来的纤道文保碑


作家桑妮


知道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么


运河里的船不是正常航行的船,有些路段需要人拉着走的,过湖的话,湖边是很浅的,就game over了,

在一个是南北走向的问题,从低地往高地走的时候,需要船闸的,把船抬到一定高度,在继续航行

如果过湖的话,船闸不好修


tclhf


一水资源保护的需要,运河水位高了就需要排水,水位低了就需要调水,河流面积远小于湖泊的面积,调节相同高度的水位河流的需水量远小于湖泊。

二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湖泊是重要的自然生态圈,船舶的航行会严重破坏湖底生态,影响渔业资源。

三降低运行成本的需要,河水会带来泥沙,湖区范围大泥沙含量也大,相比河道而言湖区航道更容易淤积,航道被阻塞就需要花钱清淤,因此,依靠湖区另开单独的航道初期投入较大,但长期运行成本较低。

四历史遗留因素,早期的运河大多是穿湖而过,给湖边的商埠带来了繁荣,历朝历代重修运河都必须考虑将沿线城镇串联起来,慢慢的运河航道从湖中间深水区向岸边靠拢,最终脱离了湖区自成一线。


生命钟摆


题主细心。如果再进一步,即会有“为何湖泊都位于大运河西侧,而东侧无湖呢”这样的问题。

原来,在开凿运河隋朝时代,那几个湖泊尚未形成(太湖除外)。后来,挖掘运河,堆积的泥沙形成东西两道河堤。西侧河堤挡住了洪水入海,逐渐在低洼处形成了湖泊,因此湖泊只在西侧形成;而东侧洪水可自然入海,因此东侧无湖。

所以,时移事易,今人不能根据现在的条件去考虑古人的问题。

那么我的问题来了,为何朱元璋把明祖陵修在洪泽湖水下呢?


大独夫


回答没有一个正确的,湖泊在河边上的作用是什么?当河水涨,湖泊就是泄洪区,当河水弱,湖泊就是输水区,作用在于调节。为什么要挖了湖泊做河道,然后再重新挖湖做储备区?这样不属于多做无用功么?


周静140974657


第一个原因是因为湖面过于大,导致船只无法按照岸边为参照行船。

第二个原因是古代运河是靠近县城繁华地带,湖往往远离繁华地带。

第三个原因是京杭大运河和是依靠自然河流并链接在一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