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白雜談:顛覆常識—《水滸傳》中魯智深的禪杖究竟是什麼樣子?

《水滸傳》中的梁山好漢所使用的武器有: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鏜棍鑠棒柺子流星,什麼帶尖兒,帶刺兒的,帶稜的,帶刃的,帶絨繩的,帶鎖鏈兒的,帶倒齒鉤的,帶峨嵋刺兒的...比較特殊的要數東昌府小將張清的石子和魯智深的禪杖了。

按第五回描述,魯智深用的禪杖是在五臺山下小鎮的鐵匠鋪定做的,禪杖連同戒刀共花了五兩銀子。不過,這個禪杖做成什麼樣子,書中沒有明確交代,只是按鐵匠的參考意見做成“一條六十二斤的水磨禪杖”。本來魯智深想打一百斤的,鐵匠說關刀才八十一斤,六十二斤最稱手。又據後來的描述,這條禪杖“長五尺”。

魯智深就是用這條水磨禪杖,南征北戰,除暴安良,屢立戰功,成了一位敢怒敢爭的在世活佛。

老白雜談:顛覆常識—《水滸傳》中魯智深的禪杖究竟是什麼樣子?

在五臺山寺院裡魯智深塑像前,“長約五尺,通體鐵製,兩頭有刃。一頭為新月牙形,月彎處有四個小孔,分穿四個鐵環,另一頭形如倒掛之鐘,長約7寸。尾端兩側各鑿一孔,穿有鐵環,柄粗寸餘”。旁邊有文字說明:“能連續舉起八次者,可以免費得到一份佛家贈品”。這顯然是娛樂活動而已。

可是,禪杖自古是佛教僧人所持之物,按佛家典籍記載,形狀不是這樣的。魯智深定做的“禪杖”:長五尺、重六十二斤、渾鐵製這是毋庸置疑的,書上明明白白的寫著。但是,關於這條禪杖的樣式和使用套路,書中卻沒有明說。

老白雜談:顛覆常識—《水滸傳》中魯智深的禪杖究竟是什麼樣子?

歷來所有的戲曲、連環畫和影視作品中,這條禪杖的樣式都是一根鐵棍,一頭裝著月牙形的鐵鏟,一頭裝著金鐘形的鐵鏟。這在傳統小說中稱為日月方便連環鏟,簡稱方便鏟。那麼就會出現一個問題:魯智深是軍人出身,軍人所接觸的兵器不外乎刀槍棍棒這幾種,而每種兵器的使用套路都是不盡相同的,刀劈,斧砍,槍挑,棍掃... 而魯智深拿到禪杖之後並沒有去哪裡學方便鏟的套路,而是直接就上手成為高手,除了天賦,力量之外,恐怕魯智深這條禪杖的形制應該跟魯智深在軍隊生活中接觸的某種兵器相接近,所以才上手的這麼塊。

對比一下《西遊記》中沙僧的“禪杖”。西遊記的成書年代與水滸傳相差不大,因此《西遊記》涉及現實的東西和《水滸傳》相差不多。《西遊記》中,沙僧使的是降妖寶杖,也就是禪杖。第四十九回“三藏有難沉水宅觀音救難現魚籃”描寫:妖邪使錘杆架住道:“你也是半路里出家的和尚。”沙僧道:“你怎麼認得?” 妖邪道:“你這個模樣,象一個磨博士出身。”沙僧道:“如何認得我象個磨博士?” 妖邪道:“你不是磨博士,怎麼會使趕麵杖?”沙僧罵道:“你這孽障,是也不曾見!

此處,靈感大王把沙僧的禪杖比做磨博士的擀麵杖,這說明禪杖的形狀應該類似於擀麵杖。

老白雜談:顛覆常識—《水滸傳》中魯智深的禪杖究竟是什麼樣子?

再回到《水滸傳》中來:書中有一處描寫魯智深和武松的韻文中有“禪杖混如鐵炮”的話。鐵炮指的應該是《水滸傳》作者生活時期明朝軍隊裝備的實彈火炮。從這個比喻上應該看出禪杖的主要殺傷模式是依靠禪杖本身的重量和使用者的力量。而方便鏟則是用鐵鏟的刃口斫擊,這兩者有明顯的區別。

還有《水滸傳》第九回《柴進門招天下客林沖棒打洪教頭》一開始寫:“薛霸的棍恰舉起來,只見松樹背後,雷鳴也似一聲,那條鐵禪杖飛將來,把這水火棍一隔,丟去九霄雲外,跳出一個胖大和尚來……”。以魯智深的倒把楊柳的力量,如果以方便鏟的刃口來隔的話,木製的水火棍妥妥的會斷掉,但是這裡卻是“丟去九霄雲外”,側面說明了魯智深的禪杖是沒有刃口的。

老白雜談:顛覆常識—《水滸傳》中魯智深的禪杖究竟是什麼樣子?

不過,多年以來人們確實習慣了手持方便鏟的魯智深。如果有一天魯智深突然扛著一根鐵棍樣的兵器出場,確實會覺得似乎哪裡不太對勁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