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激励离不开钱,但除了用钱,腾讯、海尔还这样激励员工!

好的激励,用钱给员工选择权、用心给员工成就权。

1、好的激励,离不开钱,钱是诚意和选择权

组织行为学认为,薪资与工作满意度有正向关系,仅限于生活水平较低的人群,薪资越高,工作满意度越高;达到一定温饱后便没有任何关系(如下图):

好的激励离不开钱,但除了用钱,腾讯、海尔还这样激励员工!

但即便这样,在当下的中国,钱,也仍然是一个政治正确的选项。这很好理解,就像上文发表后,这位用户的留言:

好的激励离不开钱,但除了用钱,腾讯、海尔还这样激励员工!

利益共享不完全等于钱,但说句实话,首先,钱意味着诚意。

作为货币,钱天然有价值,代表价值。管理者用钱这种物质奖励作为激励手段的时候,员工是可以通过“发钱”这个接地气的动作和钱的数量,来衡量自身价值的。确切地说,是上级、老板、管理者眼中自己的价值。

钱给够了,符合预期或者超过预期,员工自然觉得被激励。

例如在一个待遇并不领先行业的公司,去年年底,老板下决心改变滞后、缓慢的工作氛围,于是开始大刀阔斧地改革。

先是制定了一个激励制度,明确规定当绩效完成多少后会有多少钱的奖励,紧接着鼓励员工接近目标、达成目标,拿到那笔奖励金。

而在发奖金的时候,老板也改变了过去的方式,以前都是给超市的代金券,这一次,老板将奖励变成现金,在会议上直接发钱。

先不说整体效果如何,至少我的朋友受到了激励。

首先,他觉得老板的制度白纸黑字很明确,自己做多少就能多拿多少,心里有数;

第二,老板在这个过程里也付出不少,为了让团队成员有紧迫感,老板一方面开掉了几个实在混吃等死的老油条,一方面帮助其他人出谋划策、减少目标的达成难度、提高达成可能性,这个过程里,老板和团队、团队成员彼此的交流多了、沟通勤了,团队氛围就比以前好;

第三,超市代金券的效果没有现金好,因为这样选择更多了,可以购物、可以储蓄,随心情来。

“当你和老板朝着一个目标前进,你感觉到自己实实在在的进步、也看到自己为公司创造的价值,同时收到老板因为你的进步和业绩而给予你的奖励,这实在是一件双赢的事。”

一些高明的老板还会故意给出高于预期但不至于高出很多、让员工小惊喜、也不至于让自己成本过高的奖励,这种做法的激励效果一般情况下是不错的。

当然管理者不能过度、而且得按照制度来,不能今天高兴了给很多、明天不爽了不给了,要有制度,既不能让员工觉得自我评估低了、或者得意忘形,也不能让员工觉得没有制度可依、一切看的是老板的心情。

比起诚意,最重要的是,钱意味着选择权。选择就是自由。

一种激励制度的制定让员工拥有更多的选择权,也就有了更多的自主权,也就是自由。

就像我们去逛超市喜欢现金而非购物卡。

自由是更高级别的尊重、同理心,代表的是管理者发自内心的尊重和感同身受的“员工立场”,只有真正感觉到被尊重、被期待、被肯定,激励才能算是奏效,才算有意义。

好的激励离不开钱,但除了用钱,腾讯、海尔还这样激励员工!

当然,怎么给钱、给得老板和员工都开心,“海尔模式”的案例,或许可以给你一些参考:

在海尔,考核标准是双维度的,一方面业绩要符合企业价值,比如销售额,另一方面,业绩必须符合用户价值,比如用户数量、用户口碑、粘性等,当两方面都达标才算完成了业绩。

具体怎么实现激励呢?

首先保证基本生活费用,这是第一段基本层,然后是第二段对赌层,把和老板确定的目标和预算放到上面两个维度上,变成一个二维坐标上的点,当两个维度都达到,就获得预算和分红;再往上就是第三段,叫超级分享,就是超过对赌的收益部分,则由团队自行分配。

好的激励离不开钱,但除了用钱,腾讯、海尔还这样激励员工!

举个例子,当目标业绩是1000万,而团队完成了1500万,那500万是团队自行分配的。自主权、自由分配,听起来是不是很燃?

这就要求员工在实现成就时更加全面、战略地看问题,不管是自我成长还是奖励机制,都更合理。

同时,这种模式和KPI也不一样,KPI做得再差也有分,但是在二维点阵的考核中,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没有中间状态。这也更加激励员工做出有结果的成绩、而非有成绩(分数)的结果。

美国企业家博恩.崔西说:“让员工承担100%的职责,这是激励员工发挥潜力的主要因素。一个人想要有胜利者的感觉,他一定要成功完成任务。”

而海尔的做法就是把“完成任务”和“用钱激励”挂钩的代表。业绩达成超过预期,老板自然高兴,而奖励丰厚,员工自然受到激励。

好的激励离不开钱,但除了用钱,腾讯、海尔还这样激励员工!

2、钱不是万能的,

别让钱变成剥夺和取巧

虽说“没有钱万万不能”,但钱不是万能的,当然,这和“没有钱万万不能”并不冲突。

因为员工衡量工作得失的标准并不单一,就像管理者衡量成本和价值的时候,标准也不单一一样。那么,当标准更加多元的时候,“钱不是万能的”这句话就更有市场。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要钱”和“只要钱”中间存在“剥夺感”。

管理者忽略员工的深层次需求,把激励机制简单化为物质奖励,让激励制度有了一定局限性,从而引导员工忽视物质以外的其他成就,这就是某种意义上的剥夺。

很多企业没有意识到这种剥夺感,为什么这么说呢?

“员工要钱”这几乎是一句绝对正确的话,但是很多管理者以为员工只要钱,“只要”和“要”当然是不一样的,可是他们只理解了“只要”层面,而忽略了其他的“要”,也就是员工的其他深层需求,这就把激励机制看简单了。

成就感、权力、视野、格局,这些他们是不需要的吗?大部分情况下,答案是否定的。所谓“饱暖思淫欲”不过是人的正常需求。所以管理者应该避免“反激励”行为。

什么是“反激励”呢,就是你因为赞赏和奖励某个团队成员,却因为忽略一些事情结果造成了反效果。比如颁发奖励缺乏公开仪式、激励不及时、针对个人的激励不量身定做等。

好的激励离不开钱,但除了用钱,腾讯、海尔还这样激励员工!

股权激励不是让公司所有人成为股东,而是让公司所有人都有机会成为股东。股权激励的核心目的并非仅仅在于培养了多少个股东,而更在于打造了多少个像老板一样思考和行动的小老板、合伙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