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媽媽產後最容易忽略的問題,小心埋下「病根」!

春節假期就這樣結束了,各位寶媽們也積極的投入到工作中。然而,盆底功能康復卻不能結束,那些被忽略或者未曾留意的細節不得不讓寶媽們重視起來:在歡樂、忙碌之餘,也別忘善待和關愛自己。

對於女性朋友來說,一生要經歷兩個重要的生理過程,妊娠和分娩。在這其中有做母親的快樂與自豪,但也有產後恢復問題的困擾,尤其是盆底康復。很多寶媽分娩之後發現自己有咳嗽漏尿,尿頻尿急,性生活不滿意,陰道異常等現象,以上均屬於盆底功能出現了一些問題,需要進行盆底康復訓練。如果受到損傷的盆底肌肉沒有及時得以恢復,等到進入更年期時,隨著整個身體生理功能的下降,漏尿、子宮下垂等症狀將會更加嚴重。

產後康復 | 新手媽媽產後最容易忽略的問題,小心埋下“病根”!

什麼是盆底肌?

盆底的肌肉,是由一群肌肉和筋膜韌帶組成,封閉骨盆的出口,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承託盆腔器官。分深層肌肉和淺層肌肉。深層肌肉受影響會導致子宮脫垂等問題,淺層肌肉受影響會出現漏尿等現象,導致性生活質量下降。盆底肌損傷是長期慢性的損傷過程,所以對此疾病應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盆底肌的功能

盆底肌參與控制排尿、排便,維持性生活和盆底結構的生理功能,維持盆腔正常器官。如果盆底肌出現問題,盆底功能發生障礙,可能會出現漏尿、便秘、陰道前後壁膨出、子宮脫垂、盆腔疼痛、小便失禁、性生活障礙等現象。所以盆底肌康復越早越好。

產後康復 | 新手媽媽產後最容易忽略的問題,小心埋下“病根”!

為什麼剖宮產也要進行盆底肌鍛鍊?

不少寶媽都有一個錯誤的觀念,認為剖宮產對盆底肌肉的損傷沒順產嚴重,無論順產或剖宮產對盆底的影響都是沒有不可避免的。因此,這兩種分娩方式都建議產後做盆底肌力的篩查並接受相應治療。

產後盆底康復最好不要超過42天

專家指出,產後42天,惡露乾淨以後是進行盆底肌肉康復訓練的最佳時機,這時可到院的產後門診進行檢查。只有篩查是否存在盆底功能低下、尿失禁等症狀的健康隱患,才能根據個人身體的狀況制定出一套合理的治療方案。對於二胎分娩者,尤其要注意評估盆底肌肉的損傷程度,甚至可以儘早的制定康復計劃,而不是必須等到42天才開始。

產後康復 | 新手媽媽產後最容易忽略的問題,小心埋下“病根”!

自己進行盆底功能操:

產後媽媽可以在家自己進行盆底功能操,即提肛運動,通過有意識地收縮盆底肌肉,來幫助恢復盆底功能。一般產後42天即可開始鍛鍊,持續三到六個月。具體的的做法是收縮肛門、會陰和尿道收縮5-10秒,放鬆,間隔5-10秒再重複上述動作,連續做15分鐘左右,每天做兩次。但是,盆底功能操如果動作不正確,反而會急劇損傷。產後媽媽可以到醫院就診,由專業醫生指導,再回家自行鍛鍊。

專家提醒:

產後一年內是盆底肌功能恢復的“黃金時間”,盆底肌松馳對我們的生活影響很大,從漏尿到子宮脫垂,性生活質量下降等問題一旦發生就基本再難逆轉了,因此,產後42天一定要去進行檢查,然後再根據自身情況,進行積極有效、科學的恢復與治療,千萬不要盲目進行。寶媽們,還在等什麼,告別尿失禁,關愛自我,關愛家庭,從現在做起!

產後康復 | 新手媽媽產後最容易忽略的問題,小心埋下“病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