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文帝逼這個太監出使匈奴,他一去就成了漢奸,你卻對他恨不起來

漢文帝時期,漢朝與匈奴依然是和親政策。這次,漢文帝決定派宦官中行說護送公主前去。中行說是燕人,熟知北方匈奴情況,派他去也有窺探匈奴情報的任務。中行說不想去,漢文帝不肯換人。中行說悻悻起程,臨行前私下說:“非逼我去,可別怪我將來為害漢朝。”聽到這話的人一笑置之,心想你不過只是一個閹人,能成什麼大氣候?

漢文帝逼這個太監出使匈奴,他一去就成了漢奸,你卻對他恨不起來

一到匈奴,中行說就歸降了單于,兌現了誓言。他對匈奴改變很多:漢朝贈給匈奴許多絲織品和食物,上下都很喜歡。中行說卻持不同意見:“匈奴的人口比不上漢朝的一個郡,之所以強大就是因為衣食不同,如果人民都愛穿漢朝衣服、愛吃漢朝食物,時間長了匈奴就主動降漢了。”他又舉例說:“漢朝衣服雖然舒服,但在雜草和荊棘中容易掛破,哪有氈裘耐用?漢朝食物雖然美味,哪裡有乳酪方便實用?”從此匈奴放棄漢朝的衣食。中行說教匈奴人學習數算、文字。漢朝皇帝給匈奴的書簡,長一尺一寸,中行說教單于用一尺二寸的書簡回覆,處處要壓倒漢朝。

漢朝使節看不慣匈奴的風俗制度,中行說親自與漢使辯論,頗有意思。

漢使譏諷匈奴不尊重老年人,中行說辯論道:“按照漢朝風俗,徵兵出發時,父老豈有不置辦衣食,歡送子弟的?匈奴素來崇尚攻戰之事,老弱不能上陣打仗,因此才把優渥的衣食供給給少壯子弟,這樣才能打勝仗,這是保家衛國,怎麼說得上輕視老年人呢?”

漢文帝逼這個太監出使匈奴,他一去就成了漢奸,你卻對他恨不起來

漢使又說:“匈奴父子都睡一起。父親死了,兒子娶後母為妻;兄弟死了,娶兄弟的妻子為妻,逆天亂倫。也沒有冠帶之類的服飾禮制,又缺少朝廷上的禮節。”

中行說辯論道:“匈奴的風俗是吃肉、喝牲畜乳、穿皮毛衣服,放牧的時候要隨時轉場才能保證牲畜存活,真正發生要人人都會騎射。匈奴生活簡便,君臣關係簡單,你們漢人自稱禮儀之邦卻君臣互猜忌,還耗盡民力修建宮廷樓閣,百姓不習兵事。匈奴娶父子兄弟的妻子,是為了保全種姓,因此匈奴一定要立本宗族的子孫。哪像你們漢人動輒互相殘殺?”

不得不承認,中行說對“禮儀之邦”的指控非常尖銳,對儒學的虛偽批判一針見血,類似的指控,在五四時期達到頂峰。就連漢朝使者,也無法在言辭上打敗中行說。這麼說來,他是漢文化最早的反思者,最早的反傳統鬥士。

漢文帝逼這個太監出使匈奴,他一去就成了漢奸,你卻對他恨不起來

匈奴單于對中行說言聽計從,在他的謀劃下,匈奴屢侵漢境,滿載而歸,漢朝只能照例和親。中行說是當時漢朝最大的邊患!

閹人的卑賤身份,刺激著中行說去建功立業。他輔佐兩代匈奴單于,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不過後來他在史書中消失了,不知所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