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詩人中的負心漢——李益

唐代詩人中的負心漢——李益

說到負心漢,最為天下女人痛恨不已,自古才子佳人嘛,痴心的多,負心的也不少。在京劇曲目裡,《鍘美案》和《霍小玉》與此有關。前者估計普及度極高,婦孺皆知。這出戏中的包拯成了包青天,名揚天下,而陳世美不僅被推上了斷頭臺,也被視為千古負心漢的典型代表。而後者中的男主人公李益,也是一位負心漢,倘若陳世美地下有知,一定也會高喊,比我早了幾百年的負心人李益,怎麼就比我少受了唾罵,依然作為著名詩人逍遙千古呢?

京劇《霍小玉》又名《紫金釵》,改編自唐代傳奇《霍小玉傳》,說的就是中唐著名詩人李益。作為詩人,他的詩風豪放明快,尤以邊塞詩最為有名。在盛唐的時候,邊塞詩達到頂峰,安史之亂後,盛唐之風蕩然無存,詩歌大都是離愁閒緒,蕭瑟散淡,直到李益、盧綸等人的出現,邊塞詩才又一次煥發出了光彩。

唐代詩人中的負心漢——李益

李益的《送遼陽使還軍》和《夜上受降城聞笛》兩首,在當時廣為傳唱,直到今天仍然是邊塞詩中的名篇。尤其後者:“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詩寫作者月下登上太宗皇帝曾經親自受降蕃兵的受降城,遠望回樂峰,沙漠在月色裡一片清冷雪白,腳下的城池也一片如霜地寂靜,正是這樣的氛圍中,遠處傳來悠揚的嗚咽笛聲,引發了無限的思鄉之情。這種感情不僅是詩人,久戍邊疆的將士更為強烈。詩中寫盡了邊塞的壯烈、慷慨之情,但區別於盛唐的是又多了不少的傷感和蒼涼。這樣的詩歌在李益的作品裡並不乏見,正是這些使他成為中唐邊塞詩作的傑出代表。

難以相信,就是這樣一位優秀的詩人,竟然作為一位負心人被後人搬上了戲曲舞臺。

在《霍小玉傳》裡,開篇即說:“大曆中,隴西李生名益。”李益,字君虞,隴西姑臧人。他在新、舊唐書中均有傳記,不過並不長。據史書載,他是肅宗朝中宰相李揆同族兄弟的兒子,出身名門望族,家境富裕,生在天寶七載(748年)。李益小時候腦子好像不靈光,書上說他曾有痴呆病。

唐代詩人中的負心漢——李益

大曆四年(769年),正當李益剛剛二十一歲的時候,考中了進士。如金似玉的年華,能夠中進士,當屬錦上添花。在唐代,考中了進士,只是表明有了當官的資格,至於什麼時候授予你官職,還要參加一些專業性的考試才能確定,不過當官是遲早的事情了。在此期間,李益在京城遍訪名流,不免也經常出入一些名士常去的妓館,與人詩酒唱和,好不快活。加之他儒雅倜儻,不免也混了一個風流才子的名聲,一時間他的詩作炙手可熱,成為眾多歌伎傳唱的典範。

霍小玉,乃是霍王和他的一位侍妾所生。霍王一死,母女二人被趕出了王府。小玉姑娘眨眼之間已經生得如花似玉,貌若天仙。她雖為歌伎,但賣藝不賣身,母親希望她不要步了自己的後塵,將來能夠找一個可以託付終身的公子。小玉姑娘久慕李益大名,對其作品更是經常反覆吟誦。在李益作品中她最喜歡的是“開門復動竹, 疑是故人來”,這是李益寫給另一位詩人,大曆十才子之一的司空曙的詩句。

唐代詩人中的負心漢——李益

有情人在鮑十一孃的從中穿引下,終於相見,見面場景在傳奇裡描寫得很是詳細,屬於一見鍾情式的典範,瞬間二人就雙雙墜入了愛河,不能自拔。當夜,李益就住在了府上,二人的歡愛自不用說,李益也許下了海枯石爛永結同心的誓言。這樣美好的日子過了兩年,約在大曆六年(771年)李益被授予了鄭縣尉,上任之前,李益要回家鄉一次。和霍小玉分別時,李益答應很快就會回來迎娶小玉。

回到故鄉,父母此時為兒子訂了一門親事,乃是官宦之家。李益說出了霍小玉之事,但家裡堅決反對娶一個歌伎入門。思慮再三,他也覺得豪門有錢有勢,對仕途會有幫助,還是選擇辜負了小玉姑娘的一片痴情,迎娶門當戶對的盧氏為妻。

唐代詩人中的負心漢——李益

漫長的等待中,霍小玉思念成疾。李益自知辜負了小玉姑娘,雖然得知小玉病重,先是深感慚愧羞恥,後索性狠心割愛,始終迴避和小玉相見。小玉日夜哭泣,廢寢忘食,一心想見李益一面,竟然不能實現。冤苦悲憤越積越深,最終病倒在床。這時長安城中逐漸有人知道了這件事。不管是風流人士、豪傑俠客還是平頭百姓,無不感嘆霍小玉的痴情,憤恨李益的負心。一位紫衫豪俠聽說了此事,用計把李益誆到了小玉的面前。小玉姑娘見到薄情人,心如刀割,痛斥道:“我為女子,薄命如斯!君是丈夫,負心若此!”並許願說:“李君李君,今當永訣!我死之後,必為厲鬼,使君妻妾,終日不安!”痛哭幾聲,氣絕而亡。

後來的李益,果然像是中了蠱一樣,雖然和盧氏結婚,但他總是懷疑猜忌妻子不忠。休妻再娶後,還是疑神疑鬼,家裡雞犬不寧。他為了防範妻妾,甚至撒灰鎖門,這在正統的史書裡對此都有記載,甚至他這種猜忌老婆的毛病,後來被人命名為“李益疾”。京劇裡的李益被紫衫客一劍殺頭,唐傳奇《霍小玉傳》裡的李益並沒有死,而是一生被這個“李益疾”所困擾,如果說藝術效果,可能原作更為讓人拍案稱奇。故事總是這樣,越是悲劇越是能夠恆久地刺痛人心,比起同時代風流人元稹所寫的《會真記》來,這篇傳奇更不落於俗套。

霍小玉香消玉殞後,有人感嘆:“一代名花付落茵,痴心枉自戀詩人。何如嫁與黃衫客,白馬芳郊共踏春。”人們都為霍小玉芳魂早逝而惋惜,但更多是為她痴心不悟而痛心。

唐代詩人中的負心漢——李益

李益的仕途也不如意。鄭縣尉後,遷主簿,同輩的進士大都不斷得到了提拔,但李益這段時間一直沒有升遷,過得也很不快樂。幾年以後,李益離職而去,在各地遊歷,先後被渭北節度使臧希讓、朔方節度使李懷光、靈州大都督杜希全、頒寧節度使張獻甫等封疆大吏所用。貞元年間被幽州節度使劉濟闢為從事。這段經歷大約有十多年,也正是這段時間的人生經歷,開拓了李益的心胸,使他了解了邊塞的生活,也成就了李益中唐邊塞詩人的地位。在元人的《唐才子傳》裡說他“運籌決勝,尤其所長。往往鞍馬間為文,橫槊賦詩,故多抑揚激厲悲離之作”。如此看來,李益不僅是一位儒雅的書生,也是一位將才,可見辛文房對他的評價還是很高的。不僅是後來人,就是在當朝,李益的名氣也是越來越大,他每寫一首詩作,立即就會被樂工重金求取,譜曲後交給伶人演唱,成為點唱率極高的作品。

唐代詩人中的負心漢——李益

李益不僅邊塞詩歌寫得好,那時候的詩人喜歡借用婦人口吻來寫作,李益的一首《江南曲》也屬於名篇:“嫁得瞿塘賈,朝朝誤妾期。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在這首詩裡,李益一下子又成了痴情女子的知音,但不知此時的他是否還記得當年的霍小玉。當然也有人說,霍小玉只是唐傳奇裡的人物,說的雖然是同一個人,李益是否真的有這些故事呢?這篇傳奇的作者蔣防生活的年代和李益相同,年齡比李益稍晚,而且傳奇中指名道姓,如此看來一定不是捕風捉影。

唐代詩人中的負心漢——李益

俗語講“人怕出名,豬怕壯”。但還是有那麼多的人想出名,除了被綁匪知道了,可能會被綁票;更多時候,出名是會撈到好處的。李益的名氣一不小心就被當朝憲宗皇帝“雅聞其名”,約在不惑之年的李益被提拔進京,當上了中書舍人,官至五品。接下來,李益一掃早年的晦氣,又從五品升至從三品的右散騎常侍、正三品的禮部尚書。官高位顯,官只有做到這個級別,也才會在後來的史書裡留有自己的傳記。翻看新、舊唐書,可以知道很多比李益更為出名的詩人,因為官小,並沒有專門的傳記記載。

李益雖然終生為“李益疾”所困擾,這雖然能夠降低他的生活質量,但並沒有影響他的生命,或許是霍小玉對他有愛有恨的緣故吧!李益離世的時候已年過八旬,已屬高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