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稱帝,誰是最大障礙?宋太祖晚年爲何要把趙普罷相?

趙匡胤能夠奪取天下,最主要的功勞源自其智囊趙普。早年間,趙匡胤和趙普的關係可謂親密無間,如魚得水。可是,在宋太祖晚年,主要是在開寶年間,他與趙普的關係卻變得惡劣起來。最典型的,就是趙普被罷黜相位,外放地方。

那麼,趙匡胤為何要把自己的得力助手趙普趕出朝堂呢?

表面看來,是因為趙普在位高權重之後,大肆貪腐。

宋太宗稱帝,誰是最大障礙?宋太祖晚年為何要把趙普罷相?

史書上寫到了幾個事例。比如宋太祖聽聞有人給趙普送錢,於是特意跑去查看。當他忽然到達趙普家時,正看到趙普命令僕人把一些罈罈罐罐搬入家中。宋太祖就詢問,罐子是誰送的,裡面是什麼東西。

趙普回答,是吳越國王派人送來的一些海鮮,不值一提。

宋太祖卻不信,命人當眾打開,卻發現裡面哪裡是什麼海鮮,明明都是一罈罈的黃金。

史書上還寫到南唐國主李煜也曾經派使者給趙普送錢,事情又被宋太祖知道了。宋太祖很生氣,批評趙普利用手中職權謀取私利,並且因個人利益而妨礙國家決策。

因此種種,宋太祖罷黜了趙普相位。

只是,趙普被罷相其實另有原因。

對於錢財,宋太祖一直非常大方。宋朝巨有錢,宋太祖也捨得給大臣錢。而且,趙普從來不是一個貪錢的主,他一直追求的都是權力,都是治國平天下的夢想。

以趙普的精明,就算是貪汙,也絕不至於被宋太祖抓個正著。因此,即便歷史上真有上面兩件事,它們能發生,也只能是因為趙普想要自汙。

趙普為什麼要自汙?只因在一個重大問題上,宋太祖和趙普有根本性的對立。

這個問題,就是繼承人的人選問題。

宋太祖鑑於五代皇帝多短命的教訓,在建國第三年就冊封弟弟趙光義為晉王,為了加強弟弟的權位,宋太祖不僅讓趙光義擔任開封府府尹,而且在自己兒子出生、長大後一直都沒有封王。

可是隨著時間過去,宋太祖的兒子在長大,於是,在選定繼承人的問題上就出現了爭議:

一派人提出當以晉王趙光義為繼承人,兄終弟及,年長的皇帝可以保證國家權力交接時不發生變亂。

一派人提出當以皇子趙德昭為繼承人,父死子繼,宋朝江山已趨一統,宋太祖身體也很康健,立兒子為繼承人才是江山永固的最佳選擇。

宋太宗稱帝,誰是最大障礙?宋太祖晚年為何要把趙普罷相?

趙普恰恰是擁護皇子一派的代表。

年過三十的趙光義當然不甘心放棄皇位,於是他聯絡了許多大臣,用了許多計謀,一而再,再而三的陷害趙普。趙普這個人脾氣很倔,手段也很多。只要他在朝廷,趙光義就很難得逞。

可是,最終宋太祖選擇罷黜趙普相位,改讓擁護趙光義的盧多遜進入朝廷。

莫非宋太祖自己也想兄終弟及,傳位弟弟嗎?

當然不是。宋太祖確實疼愛弟弟,但是,在傳位的問題上,兒子自然比弟弟親近。只是,宋太祖很自信——過於自信。他把趙普放出朝堂,但是並沒有剝奪趙普宰相級別的政治待遇。他的目的是想把繼承問題先緩緩,趙普離開,雙方的派系鬥爭就能緩和。

畢竟趙光義作為晉王、開封府府尹已經許多年,有了一股強大的勢力。趙匡胤不想在當下就染上兄弟的鮮血。

於是,他在罷黜趙普後,也開始給兒子加官進爵,後來更給長子趙德昭找了一個手握重兵的岳父,並提議把都城從開封遷移,前往洛陽。主管洛陽的大臣,恰恰就是趙德昭的岳父。

若遷都成功,趙光義這一派就成了無根浮萍,必然受到重創。

當然,趙光義這一派絕不會輕易答應,他們派出許多人反對遷都,連趙光義本人也親自出馬,表示不滿。

為了不立刻翻臉,宋太祖再次選擇妥協。按照宋太祖的設想,他身體還很棒,國家主要考慮的問題還是統一。滅掉北漢之後還要滅遼。等過幾年再讓長子立個軍功,就可以封王。他還有足夠的時間完成佈局,最終兵不血刃解決繼承人問題。

宋太宗稱帝,誰是最大障礙?宋太祖晚年為何要把趙普罷相?

可是,宋太祖萬萬沒有想到,就在開寶九年,宋太祖發動對北漢的統一戰爭,把所有跟隨多年的心腹大將調離京城之後,弟弟趙光義就展開了攻勢,用毒毒殺了宋太祖。

宋太祖一死,因無宰相撐腰,無大將護衛,宋太祖的長子趙德昭根本無力爭奪皇位。加上當時宋太祖的皇后宋皇后有私心,在宋太祖去世之後,竟然饒過長子趙德昭,宣召幼子趙德芳入宮,以至趙光義最終奪權成功。

幾年之後,宋太祖的兩個兒子都莫名死亡。

反倒是趙普,在和宋太宗趙光義一番談判之後,重回朝堂,再次擔任宰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