酹樽:軍隊領導指揮體制的演變趨勢

軍隊領導指揮體制是軍隊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關乎“軍隊誰來用,怎麼用的問題”,也是軍隊機體正常運轉的“中樞及神經系統”,確保了戰爭機器的有效運行。同理,其體制結構的不適將會導致軍隊體系的僵化和癱化。當前,世界各國的軍事變革的也繞不開對軍隊領導指揮體制的改進和變革。

酹樽:軍隊領導指揮體制的演變趨勢

一、軍隊領導指揮體制的作用

軍隊領導指揮體制即行駛軍隊領導指揮權的一種制度,其目的是達到對軍隊的控制和指揮。最初的領導指揮權集中於某一集權統治者,而後隨國家制度和政體的變化,軍隊指揮體制呈現出層級化、分權化、法治化、結構化的特點,但其目的作用始終是為服務於政治利益而保持軍隊控制和使用的有效性。

二、推動軍隊領導指揮體制演變的因素

軍事力量生成與使用的環境催化著軍隊制度體制的進化。翻看軍制的演變史,從結構看,經歷了網狀結構——樹狀結構——層級結構的過程;從權力的設置看,由最初的軍政等所有權一體到後來的軍政分權或部分分權等;從職能分化上看,區分出了領導決策系統、指揮系統、行政管理系統以及作戰指揮和平時的建設管理系統。

酹樽:軍隊領導指揮體制的演變趨勢

導致這些演變的因素有:

1.軍事科學技術變革帶來的作戰樣式、指揮方式、兵力配置的變革。

2.戰爭規模、作戰時空區域對兵員數質量的要求

3.經濟基礎下的戰爭效率最大化

4.社會政治環境下人的價值觀和兵員的服役觀以及國家集體的國防觀念

三、當前軍隊領導指揮體制的趨勢特點

在信息化戰爭的條件和市場經濟的背景下,從軍事作戰需要和戰爭能效的最優化出發,形成了聯合指揮、扁平化的層級縮減、作戰與管理分化、作戰與訓練分化、軍種一體化、軍力模塊化、突出法制的權威的特點。

以美俄為例,都突出訓建、軍政的分離,充分提高越發複雜的作戰指揮的職能專業效率,結合本國的特點和、地區分劃、指揮層次建立相應的領導指揮體制,不斷提高作戰指揮權的統一程度。我國提出的“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的新領導指揮體制也反應了這些現實要求。

酹樽:軍隊領導指揮體制的演變趨勢

四、未來領導指揮體制預想

假想一下未來的戰爭,該會有以下特點:

1.兵(人)的精幹高效

2.指揮弧短、集成快

3.火力高能快速、常規戰鬥進程快速化

4.出現新作戰樣式,以奇制正,奇正相持

5.無人化、超空間化、時間精準化

以此妄加推計,未來的軍隊領導指揮體制結構會更簡單,因其複雜的方面將會寫於“芯片程序”之中,指揮的藝術將會有一次新的時代昇華,最高的領導組織只負責與政治體制的對接和作戰目的的下達,各指揮者更像是在玩某一策略遊戲,醉心於指揮技藝的提升,訓練和作戰的差別將會縮小,軍隊建設主要體現在作戰外軍事技術力量團隊的貢獻,思想統一和指揮成為管理和建設軍隊的主體。(酹樽:2018年6月16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