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丹心杨继盛

杨继盛,字仲芳,嘉靖二十六年二甲进士,与他同科入选的还有张居正、王世贞、汪道昆、刘应节等对明朝未来影响甚大的一群大神。有英雄就会有狗熊,黑白总是会一同存在。在那个众神降临,风起云涌的时代,还有一位臭名昭著的大奸臣——严嵩。​

严嵩作了很多恶,杀忠臣,排除异己,贪污腐败,够可恨的了吧。但因着对手都是刚烈的主,不喜欢阿谀奉承明世宗,他这个会拍马屁、会装可怜的大尾巴狼就成功俘获了世宗的心。一个喜欢马屁精下属的领导,不是好领导。世宗是个喜欢听好话而又犹豫多疑的人。这样的人从来就不欣赏刚正不阿。

严嵩大概学过心理学,他利用世宗多疑的性格整死了和他对着干的首辅夏言以及镇守河套的总督陕西三边军务曾铣。严嵩是快活了,但是河套的百姓不快活了。他为了满足自己报复的心理,害死了镇守边关的大将,导致河套地区在鞑靼的骚扰下永无宁日。这一年是嘉靖二十七年,继盛才考中进士不久,还没有资格上书弹劾严嵩。

其他人面对彼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严嵩,都聪明的选择隐藏锋芒,保存羽翼,静静的等待铲除奸臣的时机。

千古丹心杨继盛

《明史·杨继盛传》:俺答躏京师,咸宁侯仇鸾以勤王故,有宠,帝命鸾为大将军,倚以办寇;鸾中情怯,畏寇甚,方请开互市②市马,冀与俺答媾,幸无战斗,固恩宠。继盛以为仇齿未雪,遽议和,示弱,大辱国,乃奏言十不可、五谬。

嘉靖二十九年,继盛终于调升京师,任兵部车驾司员外郎。这一年,鞑靼践踏河套,俺答蹂躏京师。世宗任命仇鸾为大将军,要他上阵杀敌。仇鸾跟严嵩是一丘之貉,根本没有打仗的本事,他知道如果战败了,遭到世宗厌弃事小,被治罪丢了荣华富贵就真要了他的命。于是他极力主张议和,并提出开设互市买卖马匹。继盛认为议和乃是奇耻大辱,于是上奏提出十不可和五谬。

可惜那会没有社交平台,如果有的话,继盛必定会因为弹劾仇鸾而上头条。世宗看了继盛的奏疏很是心动,他召来大臣们商议,但是,他多疑犹豫的老毛病又犯了。仇鸾舌灿莲花的乱说了一通,皇帝陛下又变卦了,于是继盛被下了狱,还被贬为狄道典史。

继盛第一次弹劾奸臣,就被驳回。他被贬官的地方很多杂居的番人,他们没怎么读过书,杨继盛就找来三位经师教番人读书。当地的番民都很尊敬他,称他为“杨父”。 和苏轼一样,继盛也是一个随遇而安的人,不论被发配的多偏远,他都能好好的干出一番事业。

千古丹心杨继盛

如果继盛能一直远离权利中心,或许会长命百岁。可惜朝政风云变幻,昨天还是队友,今天就成了死敌。仇鸾和严嵩为了争宠撕的热火朝天。俺答并没有遵循议和条约,时常骚扰边境。世宗怒了,将仇鸾革职查办。也许是严嵩私底下恐吓威胁了仇鸾,又或者他坏事做太多得了的报应(俺答进犯京师,仇鸾重金贿赂对方改道蓟州),仇鸾背上生毒疮死掉了。

世宗想起了被仇鸾抹黑的继盛,将他一路晋升诸城知县、南京户部主事和刑部员外郎。和世宗一样,严嵩也想起继盛弹劾仇鸾时慷慨激昂的样子,越想越觉得继盛深得他意,于是他也加了把力,让继盛改任兵部武选司。

严嵩以为继盛弹劾仇鸾而没有弹劾他,是因为和他一个阵营。他大概没有意识到嘉靖二十七年的杨继盛,还没有能力弹劾他这个大权臣。毕竟那个时候既没有论坛也没有新闻发布会,还是个小兵的继盛只能拿小本子记住他的恶行。

千古丹心杨继盛

继盛是个刚直的热血青年,食君之禄,担君之忧是他做人的准则。他想到自己接连升迁,更加应该不畏强权,为朝廷报恩。于是刚刚上任不久的继盛,就上书弹劾严嵩,一篇《请诛贼臣疏》,细数严嵩五奸十大罪。

可是世宗很生气,严嵩是他的宠臣,深得他的信赖,他觉得继盛脑子有病。严嵩更是恨得牙痒痒,他利用奏疏中“召问二王”一事煽风点火。世宗本就大动肝火,听到严嵩挑拨,更加恼怒,他问继盛为什么要在奏疏中牵引两位王爷。继盛讽刺的说:“除了两位王爷,还有谁不怕严嵩?”

此言一出,继盛被廷杖一百。昏君和奸臣憎恨忠义之辈,但心中尚有正气和热血的人,谁不欣赏杨继盛?

行刑前,继盛的朋友托人给他送了蛇胆,让他用来止疼,继盛接了。另一位苗姓校尉也给他送了一壶酒,告诉他可以借此酒来吃蛇胆。继盛拒绝了他:“椒山自有胆,何必蚺蛇哉!”椒山是他的名号。杖刑后的继盛,“两腿肿粗,相摩若一,不能前后;肿硬若木,不能屈伸。止手扶两人,用力努挣,足不覆地而行入狱。”

继盛伤的很重,亲友给他送的药被拦截,还被转移到条件很差的民监,严嵩是要他死在牢里。可继盛实在太坚毅,他摔了瓷碗用碎片来割身上的腐肉,自己给自己清理伤口。看管他的狱卒吓得发抖,继盛自己却淡定自如。朝审时,来看继盛的人,堵塞了整个道路......

千古丹心杨继盛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严嵩以为下了大狱的继盛必死无疑,可继盛在众人的保护下,于诏狱里活了三年......有人为他据理力争被贬官,有人为他四处奔走制造舆论力挽狂澜,还有人为他求到严嵩面前,希望严嵩高抬贵手饶他不死,连锦衣卫指挥使陆炳都在暗中保护继盛,太多人被继盛的正气打动,这个人做了他们不敢做的事,面不改色的接受身体上的摧残,再多的肮脏似乎也无法腐蚀他维护朗朗乾坤的决心。

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这句话真的不对,历史上有太多侠肝义胆的读书人,为了家国天下将生死置之度外,有的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留下。

世宗厌恶继盛,但没有想杀他。严嵩每每提及此事都不了了之,也不知道有多少人费尽心力和严嵩周旋才稳住现有的局面。明面上世宗不发话杀人,严嵩便只能关着他;想暗地里折磨死继盛,保护他的人又太多。三年看起来似乎很短,其中的艰辛难以言喻。

最后,严嵩想了个阴险的招数,他知道世宗不会杀继盛了,便在处置闽浙总督张经等人奏疏上不显眼的位置加上了继盛的名字,世宗看奏折的时候没留意名单,便草草批准。

千古丹心杨继盛

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生前未了事,留与后人补。天王自圣明,制作高千古。生平未报恩,留作忠魂补。

这是杨继盛就义前写的诗。他被杀那年40岁,八年的仕途生涯没有浇灭他的一腔热血,杨继盛永远是那个胸中有浩然正气,丹心能照千古的少年郎。

嘉靖四十一年,继盛的老师徐阶,在与严嵩隐忍周旋了多年后,终于等到铲除严嵩的机会。彼时的世宗已经了解到一些严嵩父子的罪行,他多疑的心思这次对准了严嵩,徐阶立即撕掉伪装已久的面具,联合自己的阵营,上述弹劾严嵩父子。不久,严嵩被没收财产凄惨死去,他的好儿子严世蕃也被斩首。

害人者,终于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继盛的英灵终可安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