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最窝囊的上将,一生犯5错,死后蒋只说了4个字,字字无情

在国民党军队之中,有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将领。其中,有一个人,实力比肩胡宗南,曾在抗战中立下大功,却被百姓大骂;一生忠心耿耿,却被无情抛弃的将军,被

称为国民党最窝囊的上将。此人就是“中原王”汤恩伯。

汤恩伯,浙江武义人,原名汤克勤,以字行。出身农民家庭,因惹上官司而投军避难。后来被陈仪看中,保送日本留学。归国后开始长期从事军校教育工作,因表现突出,被张治中一路提拔,直至军长。

国民党最窝囊的上将,一生犯5错,死后蒋只说了4个字,字字无情

抗战中,汤恩伯带领所属部队,先后参加了南口战役、山西战役和台儿庄战役,在数次关键战役中给日军以重创,一时被称为“抗日铁汉,”成为了抗日名将,实力迅速壮大。此后,他又凭借随枣会战、冬季攻势和枣宜会战三次取得捷报的战功,而当上了第1战区上将副司令长官,全权指挥河南驻军。此时的汤恩伯拥兵5个集团军,近40万人。

国民党最窝囊的上将,一生犯5错,死后蒋只说了4个字,字字无情

可此后,汤恩伯的命运却开始急转直下。1942年—1943年,河南发生大饥荒,却仍需要担负全境驻军的补给。这使的地方怨声载道,对军队的怨气越来越大。而汤恩伯却仍然征集劳力修建军事设施,终于让百姓的怒气表面化,将汤恩伯形容为“水旱蝗汤”4灾之一。

1944年,日军投入其中国派遣军约80%的兵力,发起规模巨大的“一号作战”。在这场贯穿中国南北战场的会战中,汤恩伯的河南驻军首当其冲。关键时刻,第1战区却对敌情判断作出了致命的错误指示,导致日军大迂回成功,整个第1战区各路部队呈现出“兵败如山倒”的一幕。

而汤恩伯部队在撤退过程中,又遭到被饥饿逼急了的当地民团袭扰,损失相当惨重,蒋大为震怒,当即大骂蒋汤为窝囊废,下令将蒋鼎文和汤恩伯撤职。“中原王”就此落马,曾经叱咤中原的汤恩伯兵团从此一分为三,再也不复当年风采,慢慢失去了蒋的信任,这也为他后来的悲惨命运埋下了伏笔。

国民党最窝囊的上将,一生犯5错,死后蒋只说了4个字,字字无情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一路溃败。汤恩伯的恩师陈仪,劝说汤恩伯起义。可他却对蒋死心塌地,不仅不识时务,还将此事告诉了蒋。且还跟蒋谈条件,极力力争,希望可以保陈仪一命。汤恩伯自认自己一片苦心,可两方都不领情。结果陈仪被软禁,汤恩伯也被免职。

汤恩伯丢失了官职,又落了一个卖师求荣的骂名,再次被同僚们骂为窝囊废,里外不是人。随国民党败退台湾后,他郁郁度日,渐感身体不适,便申请出国就医。蒋却说:有大过之人还想出国就医,浪费国币!于是拖延下来,等他病情恶化,被确诊为十二指肠癌后,申请才得到批准。

国民党最窝囊的上将,一生犯5错,死后蒋只说了4个字,字字无情

可去哪都行,汤恩伯偏偏选择去了日本。抗日时期,日本人对他十分仇视,去日本就是自找苦吃,最终他死在了日本医院的手术台上。据说,汤恩伯在手术时,打了麻药却没起作用,疼痛不已拼命挣扎,却被死死按住,直至身亡,死状极惨。死讯传回台湾,蒋追封其为二级陆军上将,但不屑的说了4个字:“死了也好。”可谓字字无情。

国民党最窝囊的上将,一生犯5错,死后蒋只说了4个字,字字无情

纵观汤恩伯的一生,他犯有5错。忠心抗战,却不关心百姓死活,此是一错;国民党穷途末路,蒋心胸狭窄,他不识时务,选择愚忠,此是二错;不听劝说,还出卖老师,此是三错;出卖老师,又维护老师,此是四错;抗日却又去日本治病,此是五错。其实,他的命运和选择,虽然看似荒唐,实则早已随着国民党的命运而注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