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價比」就是門好生意?

劇版《重返20歲》開播,不論是與票房3.64億,豆瓣評分7.2的影版相比,還是與近期熱播的IP改編劇《鎮魂》《扶搖》相較量,成績都相對寂寥。

近年來,在“IP熱”風潮下,“劇影聯動”現象如狂潮般勢不可擋,從《匆匆那年》《何以笙簫默》到《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再到還在籌備、拍攝中的《芳華》《七月與安生》《風聲》,得益於營銷上的相互借力,越來越多影視作品投身“劇影聯動”陣營。

然而,從截至目前已走向市場的作品表現來看,大部分“劇影聯動”作品,成績單羸弱蒼白,只有極少數高開高走,躋身爆款之列。

“高性價比”就是門好生意?

“劇影聯動”前路漫漫。

同一IP的雙重開發,是相互借勢的合作,還是此消彼長的競爭?備受追捧,“高性價比”的“劇影聯動”,真的是門好生意?骨朵將近年來熱播的“劇影聯動”作品進行了梳理與分析,刨除製作水準、演員表現,宣傳造勢等因素上的差異,意外的有了一些新發現。

“先劇後影”模式下的電影:

資本浮躁,爛片頻出

“高性價比”就是門好生意?

先劇後影(不完全統計)

“高性價比”就是門好生意?

先影后劇(不完全統計)

縱覽片單,“劇影聯動”根據播出時間上的先後順序,可大致分為“先劇後影”及“先影后劇”兩類。由於電影市場資本趨利且投資風險更高,儘管2018年“先影后劇”現象不斷升溫,縱覽近年上線的影視作品,就整體數量而言,“先劇後影”的作品仍多於“先影后劇”。

這些“先劇後影”模式下誕生的作品,根據劇版與影版播出間隔時長、內容差異、口碑差異等因素,大致可分為三類。

第一類:IP同步開發,劇、影間隔時間半年內

“高性價比”就是門好生意?

先劇後影(半年內)

此類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微微一笑很傾城》《何以笙簫默》《匆匆那年》《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四部,影版與劇版上線時間分別僅相隔

10天、3個月、4個月、6個月。

除了間隔時間均不超過半年外,它們還同時擁有4大共性:“劇版”爆火,且是女性青睞的愛情題材;主演為當紅高顏值鮮肉、小花;用低成本撬動高回報,票房均在2億以上;口碑撲街,豆瓣評分最高僅5.3,最低低至3.6……

“高性價比”就是門好生意?

一時間,先劇後影+大IP+流量明星,成為新晉“流量電影”工業化生產模式。

為了追逐利益最大化,影版壓縮製作成本,將資金大量投入在IP購買及明星片酬上,而為了趕在劇版餘熱未退之前上映,在製作成本本就薄弱的情況下,劇本改編草率,劇情壓縮粗糙,拍攝製作敷衍,由此炮製而成的電影,質量不盡如人意也就不足為奇了。

第二類:“舊瓶裝新酒”,劇、影間隔時間2至4年

“高性價比”就是門好生意?

先劇後影(2-4年)

劇版爆火後,複製或超越原作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此類電影選擇另闢蹊徑,選擇延用劇版舊名講述全新故事,例如《北京愛情故事》《咱們結婚吧》《新步步驚心》《奮鬥》等。

相較於“IP同步開發”的電影,這類作品沒能逃離口碑撲街的命運,並且票房出現“冰火兩重天”的態勢。影版《北京愛情故事》《咱們結婚吧》口碑雖差強人意,好在有劇版原班人馬加持,票房成績相對可觀。

“高性價比”就是門好生意?

而影版《新步步驚心》《奮鬥》,相較於劇版,演員全換、故事線大改,沒能蹭上劇版熱度,也沒有順利打出“情懷牌”,自然也就沒能撬動觀眾的觀影熱情。最終票房、口碑雙撲,票房分別僅為3221.5萬、567.1萬。

第三類,“老瓶裝舊酒”,劇、影間隔5年以上

“高性價比”就是門好生意?

先劇後影(5年以上)

迎合觀眾懷舊心理,“老瓶裝舊酒”新型營銷方式應運而生。這類“劇影聯動”模式下誕生的電影,與劇版時間間隔越長,懷舊味就越濃厚,就越容易勾起觀眾的懷舊情。影版《將愛情進行到底》《武林外傳》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請回原版人馬,打出懷舊旗號,總有觀眾“為情懷買單”。

1998年熱播的電視劇《將愛情進行到底》,承載著眾多80後青春記憶。13年後電影版上映,李亞鵬、徐靜蕾時隔多年再次聚首,吸引了不少懷舊青年。然而走進電影后,觀眾沒有機會回味青春往事,反倒為注水的劇情唏噓不已。最終影片票房2.04億,劇情被吐槽“狗尾續貂”,歌曲《因為愛情》成最大贏家。

“高性價比”就是門好生意?

無獨有偶,劇版熱播5年後,影版《武林外傳》上映,誠意十足的集齊了身價暴漲的原班人馬,儘管最終贏得1.9億票房,吐槽聲卻也從未停歇過。影片6.4的豆瓣評分,在低分頻出的中國電影市場裡不算低劣, 然而與劇版9.4的高分比起來,也很是捉襟見肘了。

“先劇後影”小結

縱觀片單,“先劇後影”模式下誕生的電影,迄今為止,沒有一部作品評分比肩原劇。小部分票房、口碑雙撲,大部分票房高口碑爛,被觀眾吐槽“吃相難看”,上映前“超越原作”的豪言壯語,都成為了事後“打臉”的笑話。

“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如今此類電影現狀尷尬,各個環節都脫不了干係。

在資本層面,近年來國內電影總票房屢創新高,票房的繁榮激發資本迅速湧入市場。資本逐利的本性,與電影的藝術性存在天然齟齬,市場浮躁是致使“先劇後影”模式下影片質量遠低於預期的重要原因。

“高性價比”就是門好生意?

而在製作層面,能將“生命”延伸至大熒幕的電視劇,往往口碑與點擊量齊飛,觀眾期待值高,對電影的要求自是“水漲船高”,而相比於電視劇,電影更考驗導演的鏡頭語言能力、編劇講故事實力、演員演技,打造出一部優質電影的門檻更高,難度係數更大。

在內容層面,電視劇先入為主,電影將原本上百小時的故事壓縮為2小時,勢必要壓縮情節,刪減線索,不論做了“減法”的故事呈現效果如何,就目前的觀影環境來看,

很少有觀眾願為“減法”故事買單。實際上,網絡小說動輒長達數百上千章,內容體量也更適合電視劇改編,而非電影。

“高性價比”就是門好生意?

在IP開發層面,在以上列舉的影片中,IP僅經歷“電視劇→電影”一次開發的影版《將愛情進行到底》《武林外傳》《北京愛情故事》《咱們結婚吧》,票房與口碑相對更成功,而IP經歷“小說→電視劇→電影”二次開發的影版《匆匆那年》《步步驚心》《三生三世》《何以笙簫默》口碑坍塌現象更嚴重,IP在電視劇開發階段迎來高光時刻,

電影的二度開發,只能趕上IP的“餘溫”了。如何持久、精細化運營IP、開發IP,仍是從業者們面臨的難題。

“先影后劇”模式下的電視劇:

保持水準,偶有爆款

“高性價比”就是門好生意?

先影后劇(不完全統計)

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由“先影后劇”模式下誕生的電視劇作品有十餘部,其中不乏《紅高粱》《白鹿原》《神話》等口碑與熱度齊飛的佳作,它們熱播時引發的“觀眾效應”,甚至比電影更為成功。

相比於“先劇後影”電影口碑幾乎100%坍塌的尷尬現狀,這些成功的“先影后劇”作品,到底做對了什麼?這是我們接下來要探討的話題。

它們做對了什麼?

“高性價比”就是門好生意?

“先劇後影”模式下的成功作品

《紅高粱》《白鹿原》《神話》之所以爆火,離不開兩大原因。首先在製作層面上,三者同時有經典IP+豪華演員陣容+優秀製作團隊加持,這三大因素排列組合自帶爆款基因。

其次,這幾部作品受電影“光環”影響相對較小,雖仍面臨觀眾“先入為主”的壓力,但程度溫和。例如影版《紅高粱》1988年上映,時間間隔26年,對於新成長起來的這批觀眾來說,劇版《紅高粱》可以算作全新的故事,而影版《白鹿原》《神話》則本就還沒到“經典”的程度。

“高性價比”就是門好生意?

以劇版《白鹿原》為例,電影版《白鹿原》由於時長限制,不得不從3小時剪輯為156分鐘,小說裡大部分經典內容沒機會呈現,豆瓣評分6.3,算不上一部經典影片。劇版《白鹿原》不僅有時間上的優勢,在劇本、演員、服化道等方面都精心打磨,高水準還原小說,大IP加上良心製作,爆火也就順理成章。

在2010年,穿越劇還沒有大火時,劇版《神話》保留電影版核心創意、人設,在內容及角色上都做出合理化豐富,充分發揮題材上的先發優勢,所以大受歡迎。

劇版《紅高粱》邀請來多年不演電視劇的大演員周迅挑大樑,自帶宣發效果,而與此同時,能成功吸引周迅出山的劇本與製作團隊也是不容忽視。

“撲街”的理由大相徑庭

“高性價比”就是門好生意?

“先劇後影”模式下“撲街”作品

由於“倖存者偏差”,如今覆盤成功的“先影后劇”作品,總結出的成功原因充滿著相似性,而撲街的作品,撲街的理由也大相徑庭。往往逃不開“單一的擴充電影內容無創新”“演員咖位有限”“宣傳不到位”三大原因。

不過相比於“先劇後影”質量不盡如意人意,“先影后劇”作品在製作上則相對“良心”得多。大部分評分在6.0之上。儘管收視率、點擊量不盡如人意,但從製作層面上來說,“先影后劇”模式下誕生的電視劇,基本不算是粗製濫造的作品。

更高“爆款率”原因

相比於“先劇後影”,“先影后劇”作品有著更高的“爆款率”。究其原因,首先還是與時間有關。

除《杜拉拉昇職記》,劇影聯動播出時間僅隔3個月之外,大部分作品,影版與劇版播出時間間隔較長,例如《紅高粱》兩版相隔26年,《神話》5年,《畫皮》3年,就連間隔時間相對較短的劇版《失戀三十三天》,與影版熱映時間也相隔了兩年。

誠然,“先影后劇”在劇本擴張、演員組盤以及拍攝製作等方面有著難以跨越的時間限制,然而拋開這點不談,即使在立項上,“先影后劇”也普遍比“先劇後影”後知後覺得多。

“高性價比”就是門好生意?

IP是否適合“先影后劇”模式開發?怎樣改編更符合電視語言?這樣的“後知後覺”則為從業者們留有了更多思考空間。

其次,在製作與內容層面上,由2小時的電影擴充為一部40集以上的電視劇,可以呈現電影裡沒有展開的諸多細節,可以擴充支線,即便觀眾看過電影,瞭解劇情大概走向,在觀劇過程中,還是可以獲取大量新鮮情節和內容。

不過,“先影后劇”作品的“擴充”與“改編”也是把雙刃劍,由於電影“先入為主”,習慣電影快節奏敘事風格的觀眾,面對電視劇詳盡的“長篇幅”,也常會對電視劇有節奏拖沓上的不滿。比如劇版《紅高粱》就曾因此引發爭議。

“高性價比”就是門好生意?

小結

與一人之力就可以把控內容走向的小說不同,影視劇作品是集體創作的結晶,在編劇、演員、導演、製片、出品,每一環節都對影片最終效果起著決定性影響。這也是影視劇作品質量難以預估,低於預期的重要原因。

就目前走向市場的作品表現來看,無論是“先劇後影”“先影后劇”,還是席捲行業的“網文IP熱”,都不是一勞永逸,一本萬利的買賣。IP如何開發,如何放大價值而不是消耗價值,仍是目前從業者們亟需認真思考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