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欲哭无泪:三个人负责监督一个人干活,其他人负责推卸责任

私信“绩效”获取薪酬绩效管理100分钟独家内部学习视频!

导读:

案例1:

近日有位读者和我反映:

他是一家家具厂的员工,但是待不下去了。说厂里大概有几十号人,但是领导管理者却有十几个,平均不到五个人就有一个是领导。更有一些老员工,来上班的唯一工作就是打卡,完事后有工作也是指派给别人。这些领导者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过且过,反正也不影响拿工资。就这样懒散的混日子。乐在其中。

老板欲哭无泪:三个人负责监督一个人干活,其他人负责推卸责任

总之:3个人监督1个人干活,还有4个人在偷懒。不仅如此还理直气壮的推卸责任。

案例2:

企业大了,员工也多了,但老板明显感觉到:和前几年相比较,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越来越低,变得也越来越计较了。以前人数少的时候,管理也不费劲,员工积极性很高。现在人多了,管理花了挺多力气,但是效果甚微。

为什么员工的积极性越来越低?症结在哪儿呢?

在创业初期,每个人都可以不计报酬、不计得失、不辞辛劳、不分彼此,甚至加班加点、废寝忘食。

企业一但做大了,那种艰苦奋斗、不计报酬的奉献精神就没了,不分上下班的工作干劲和热情态度也不见了;

关心企业、互相帮助、团结如一人的融融人情氛围也消失了。

老板欲哭无泪:三个人负责监督一个人干活,其他人负责推卸责任

我进行了分析:

老板欲哭无泪:三个人负责监督一个人干活,其他人负责推卸责任

总结:

由以上分析可知,骆老板公司的问题就在于:

首先,对快速成长企业的经营管理缺乏经验;

其次,怎样让高工资发挥激励作用认识不够;

第三,激励手段过于简单,且不配套、不系统。

我认为:惰怠就是一种最广泛、最有害的腐败,人人皆有可能为之,不要以为与己无关。置公司于死地的就是这种惰怠。

这里,我想说:传统的薪酬模式是无法调动员工积极性的:

传统薪酬结构设计:

弹性小:固定的部分比重大,例如非业务岗位的固定部分可达80%以上。无法衡量:员工收入与其价值不能相对有效地衡量出来。 薪酬与员工价值失衡:价值应等于价格,员工付出、创造的结果与其收入没有直接对等关系。工作量=产值+价值缺乏激励作用,无法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消极怠工。物质利益是绝大多数人的第一驱动力,传统薪酬绩效缺乏活力。员工都是抱着打工者心态工作,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干多干少工资都一样。
老板欲哭无泪:三个人负责监督一个人干活,其他人负责推卸责任


给大家特别推荐一种老板与员工共赢的加薪模式:KSF增值加薪法。

这种模式,其特点就是:

1.打破固定薪酬模式,员工的工资收入与他的价值贡献全面融合。

2.让员工为自己干、为自己加薪,全面激发员工创造显性价值的热情。

所以做薪酬模式的激励性非常重要,为了避免高层占据高位不做事,我们必须抛弃传统的薪酬模式,改用KSF薪酬模式。

即通过对员工创造的结果和价值进行量化,与员工所得的报酬进行深度挂钩,强调以“结果”和“价值”换取报酬为导向的企业文化和薪酬全绩效模式。

老板欲哭无泪:三个人负责监督一个人干活,其他人负责推卸责任

KSF是一种能体现管理者和企业共赢的模式:

它一般会给管理者开拓6-8个绩效激励渠道。

在每一个渠道上找到平衡点,超出平衡点即做出分配细节。

这个模式分配的不是企业既有的利润,而是一种超价值的分配。

要求管理者拿出好的结果、效果与企业进行价值交易。

企业赢得的是高绩效、管理者员工赢得的是高收入。

与传统薪酬、绩效模式相比,KSF薪酬全绩效模式着眼于五个要点:

1、大弹性、宽幅:

定量薪酬讲求的是稳定,变量薪酬追求的是激励。

2、高绩效高薪酬:

员工创造的越多,获得的回报就应该越高。多劳多得,才符合人性需求及市场规则。

3、利益趋同:

老板欲哭无泪:三个人负责监督一个人干活,其他人负责推卸责任

·KSF模式的追求结果是:员工收入越高,企业赚的就应该越多。

4、激励短期化:

没有努力的现在,何谈美好的未来。

5、管理者转向为经营者:

管理者为老板打工,经营者必须为自己干、团队一起干。管理者只关注自己的收入,经营者必须创造价值和增值。

本文所讲的:激励性KSF薪酬全绩效模式实操内容及案例,来自《绩效核能》一书,想深入学习的,建议点击以下链接购买!书内附数十个行业案例,送独家视频学习资料。

设计案例:某企业生产经理的KSF薪酬绩效设计表

在KSF模式下,他的薪酬分配:固定薪酬(20%)+宽带薪酬(80%),宽带薪酬的部分薪酬,被分配到6-8个指标当中,每一个指标设定一个平衡点(平衡点选在过去一年的数据平均值,或者是老板和员工达成的共识点),只要达到了平衡点,员工就可以拿到这部分薪酬。

老板欲哭无泪:三个人负责监督一个人干活,其他人负责推卸责任

如果采用KSF薪酬模式,他会有6-8个加工资的渠道,在原有平衡点上:

KI:根据数据分析,我们选取平衡点68720,产量每超过500,奖励经理25元,每降低500,少发25元;以此类推:

K2:辅料成本率:平衡点:6.83%,每降低0.02%奖励8元,每超出0.02%,少发 8元;

K3:工资费用率:平衡点:5.69%,每降低0.01%奖励6元,每超出0.01%,少发 6元;

K4:产品性能合格率:平衡点:30%,每超过5%,奖励经理50元,每降低5%,少发50元;

K5:附件报废率:平衡点:0.51%,每降低0.01%奖励11元,每超出0.01%,少发 11元;

K6:核心员工保留人数:平衡点:11,当月0流失,全发,半年0流失再奖励200元,每流失一人 少发 100元;

K7:..............

总结:

KSF全绩效模式,给员工提供了6-8个加薪渠道 ,员工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创造更好的结果,为自己加薪。
对企业而言,员工更加积极工作,创造了更多更多的价值,拿到 高薪是应该的,而且企业是拿出员工创造的超额利润部分给员工加薪,不会增加企业成本。在这样模式下,老板是希望员工拿高薪的,因为员工拿高薪说明结果导向做的好,做出贡献高,企业也一起获利,这就叫共赢

本文所讲的:激励性KSF、积分式管理模式实操内容及案例,来自《绩效核能》一书,想深入学习的,建议点击以下《了解更多》链接购买!书内附数十个行业案例,送独家视频学习资料。

认为写的不错可以分享给身边的老板朋友们。好的东西从来 不怕分享,公司换一个模式,给自家企业再一次腾飞的机会。

有咨询,有态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