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名校對英語閱讀量要求竟這麼高!如何奮起直追?

編者的話:在剛剛結束的亞洲之行中,跟隨特朗普出訪的女兒伊萬卡對社會議題的侃侃而談,不禁讓人感嘆不僅是隻有顏值,更有智慧值。從曼哈頓的查賓學校到賓夕法尼亞的沃頓商學院,伊萬卡所受的名校教育和閱讀訓練,或許正是她思維敏捷、駕馭各種演講的基礎。國外名校到底對閱讀有怎樣的要求、留學生可以怎樣適應這種強度,願看過這篇文章,你也能有所準備。

國外名校的留學生最不適應的一點往往就是超高強度的閱讀量,本科和研究生階段都如此。尤其是在上討論課(seminar)之前,幾百頁的各種資料和書籍閱讀任務是家常便飯,為了論文寫作更是需要廣博而深入的閱讀。

可以說,留學生提高“生存能力”的根本法則就是提高閱讀能力,而這也被認為是國內外高等教育反差比較大的一個方面。一起來看看國外名校對閱讀的要求吧。

國外名校對英語閱讀量要求竟這麼高!如何奮起直追?


國外高校閱讀要求:你必須適應的第一關

大學的閱讀量因各自專業和選修科目而異。美國印第安納大學開展的一項調查中(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顯示,人文類、社會科學類專業的學生每週花在閱讀任務上的時間是最長的,商科次之,工程類專業最少。 排名如下:

1. Arts &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2. Biological Sciences, Agriculture, & Natural Resources ; Business ; Health Professions ; Social Service Professions

3. Physical Sciences, Mathematics, & Computer ; Communications, Media, & Public Relations ; Education

4. Engineering

曾有美國留學生總結:在美國讀大學,你需要完成數量龐大、內容精深的閱讀任務,體裁主要是教材和期刊文獻,而話題可以非常廣泛,閱讀材料的文化背景也會給你的理解帶來挑戰。不論你在出國語言、學術考試中拿到怎樣的成績,壓力都是相當大的。

然而並不是只有中國留學生會覺得閱讀任務壓力山大,國外大學中普遍存在著這種壓力感。據英國媒體的一篇報道,謝菲爾德大學的一些教研人員表示現在很多學生都覺得完整讀完一本書是一件嚇人的艱鉅任務,因為一方面注意力越來越難集中,另一方面書中的概念和詞彙太過複雜帶來理解障礙。

該校環境地理學教授Jenny Pickeril無奈地說:“對於指定的文本,學生讀得很痛苦,覺得語言和概念都太難了。有一個學生向我建議了一本他們覺得讀起來更容易投入的書。這是一本好書,但它不夠學術,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應該推薦一些更容易讀懂的書。”

學術二字,區分了大學閱讀的特點,而中國同學要在面對學術難度的同時,也面臨語言關。可見做好充分的閱讀準備,不論是學科學術內容上的還是語言上的,是多麼必要。

大量的閱讀是批判性思維的奠基。萊斯特大學組織和消費學教授喬·布魯伊斯(Jo Brewis)提到,之所以希望學生們能多閱讀,是因為大量的閱讀能幫助他們在作業和考試中寫出更加深思熟慮的論點(arguments),向評閱者展現出他們已經充分考慮了各種討論和爭議,並基於此提出了這個合理的觀點。

國外名校對英語閱讀量要求竟這麼高!如何奮起直追?


中小學階段就在培養主動閱讀者

閱讀習慣需要培養,在中小學階段,國外學校就已經對閱讀的強調形成了體系。而且教學方法並不單純看重閱讀速度和數量,而是培養主動閱讀者(active reader),著重構建閱讀和思考之間的關係。

美國大學教授聯合會網站上,有一封給高中生的公開信,開宗明義便寫道:“我給你的幾個關於為大學做好準備的建議,其實歸根到底,都和閱讀有關。大學要求的深閱讀,並不是簡單的記憶和瀏覽,而是要求有反思、持續的注意力和智力上的投入,而這些對以後的人生也至關重要。”作者認為,作為進入大學的準備,閱讀的價值從不應該被低估,即使如今高等教育愈發傾向於STEM教育和職業教育。

美國的中小學假期,老師會鼓勵大家在暑期閱讀,一般會開列必讀和選讀書單,而學生需要在閱讀後交出讀後感。

比如紐約名校聖瑪麗高中今年的暑期閱讀書單,以給為進入大學做準備、上AP課程的高年級學生的書單為例,既有《憤怒的葡萄》這種現代經典,也有女性、種族等等議題的特定書目:

國外名校對英語閱讀量要求竟這麼高!如何奮起直追?

美國的共同核心課程標準(Common Core)要求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就要Participate in shared research and writing projects,也就是說一個小學低年級的學生需要圍繞某個話題閱讀一系列相關的書籍或者文章,然後進行寫作。而美國小學生入學時就會獲得一件和大學生相同的禮物——一張印有自己姓名和學號的學校圖書證,從小就學會去圖書館借書還書,已經是孩子們的必備功課。


想要完成任務 你需要掌握方法


北京四中國際校區的校長談到閱讀的重要性時曾說:我給高一學生的閱讀量目標是5000頁原版圖書,大約20本書。沒有足夠的閱讀量,孩子參加不了國外課堂的討論,也不可能有建設性的課堂貢獻,如果平時表現很糟,他會越來越覺得自己不行,越來越躲在角落裡面去,最終他是白念甚至出現心理問題。

當你初到國外大學,往往會被每週幾百頁的英文閱讀量嚇住;但是你可以學著如何提前著手準備以應對這種情況,讓適應的過程更加順利。那些看上去不可能完成的閱讀任務,在當你掌握了適當的高效閱讀技巧後,或許就不會那麼壓得人喘不過氣了。我們綜合了美國康奈爾大學、達特茅斯學院和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等名校的閱讀建議,供你參考。

1. 學會有選擇性地速讀

大學往往要求在有限的時間裡進行大量閱讀,所以學會有選擇性地閱讀就非常重要了。首先,你可以區分那些課程必讀(required)和推薦閱讀(suggested)。而就一篇資料而言,有時候你需要仔細地閱讀整篇文章,有時候你只用閱讀某些相關信息——某幾頁甚至就是某些段落。直接提取文字中的“乾貨”,而跳過一些比如說敘述性的東西,這是需要習得的技能。

2. 帶著問題閱讀

帶著問題閱讀,去有意識地尋找那些能回答這個問題的答案和信息。這個問題可能很多時候就是你作業研究問題裡的關鍵詞。有些時候,也可以先翻看每章後面的問題。

3. 在閱讀前,整理好你已知的知識

對某個主題舊有的積累和知識,會對你閱讀新材料大有助益。你可以先整理對於相關話題已有的知識,無論是來自課堂還是其它閱讀材料

4. 學會做讀書筆記

學會做筆記會幫助閱讀者更好地記憶,下劃線、標重點、寫下一些總結段落,時刻記錄下有用信息和觀點的來源,記下書名、作者、出版機構,這樣等你再需要的時候就能輕鬆找到它們,務必要記下重點內容的頁碼!

如果暫時讀不懂原文,先看中文版瞭解專業內容也未嘗不可,不過一定要讀最好的翻譯版本。

國外名校對英語閱讀量要求竟這麼高!如何奮起直追?

希望大家都能養成閱讀這個重要習慣,留學之路順利而富有收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