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揚州發布「打假」大數據 食藥領域立案查處犯罪案件42起

日前,江蘇省揚州市打擊侵權假冒工作領導小組發佈上半年打假大數據:今年1月-6月,全市累計出動執法人員

1.3萬餘人,檢查各類經營主體9450餘家,立案查處侵權假冒案件570餘件

數據披露

其中,食品藥品案件302件

今年1月-6月,全市累計出動執法人員1.3萬餘人,檢查各類經營主體9450餘家,立案查處侵權假冒案件570餘件。年初,市打假辦被表彰為“全國打擊侵權假冒工作先進集體”。

在打擊製假售假方面,揚州市以食品藥品、醫療器械、家用電器、保健品、玉器漆器、工藝美術品、汽柴油、長毛絨玩具等行業為重點,市質監部門出動執法人員2485人次,檢查生產銷售單位979家,立案查處案件27起,涉案金額67.69萬元。

圍繞熱點問題,比如,食用農產品、農業生產資料、食品藥品以及電梯、氣瓶、壓力容器、煙花爆竹、易制爆危險化學品等涉及民生和公共安全等熱點問題,市商務部門加快產品溯源體系建設進程,揚州市重要產品追溯信息管理平臺建設已進入方案制定階段。

在食品藥品領域,市食藥監管部門查處違法行為302件,罰沒款合計550.97萬元,移送公安機關查辦違法犯罪案件67件,取締無證經營14個,責令停產停業1家。

在農資市場方面,檢查整頓農資市場73個次,檢查農資經營企業1242個次,受理投訴舉報3起,查獲各類有問題的農資產品3.29萬公斤,立案查處違法案件20件。

網絡違法22件,罰沒90萬元

在商標保護方面,揚州市以馳名商標、地理標誌、涉外商標專用權和老字號商標為保護重點,組織開展了打擊商標侵權“溯源”專項行動。上半年,市工商部門廣泛收集企業在省內外遭受商標侵權的案件線索,及時對14件涉揚案源進行分類查處。

在查處侵犯著作版權行為方面,出動執法人員830人次,對印刷企業、出版物市場、車站碼頭等2779家經營單位進行執法檢查,查處案件2起,沒收非法出版物2484件;在實施知識產權“護航”行動方面,市知識產權部門出動執法人員60人次,檢查生產流通企業12家,查處涉嫌假冒專利產品65件。

此外,上半年揚州市持續推進互聯網領域打假,網上檢查網站網店4613個次,實地檢查網站網店476個次,查處網絡違法案件22件,罰沒90萬元。通過省電商協作調度平臺處理了電子商務平臺(阿里巴巴)專利侵權糾紛案件31件。

典型案例

一批“傍名牌”產品被查

破獲假冒“3M”商標口罩案

針對侵權假冒違法犯罪行為,上半年,全市公安機關共立案92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40名,搗毀製假售假窩點33處,涉案金額1.2億餘元;市檢察機關受理侵權假冒類犯罪案件15件19人,批准逮捕14件18人,審查起訴36件50人;經法院審理,依法作出判決17件29人,保持了打擊侵權假冒行為的高壓態勢。

江都區公安機關偵辦了假冒“3M”註冊商標案系列案件,從破獲的江都某防護用品廠假冒註冊商標案件入手,深挖上下游線索,查獲成品、半成品假冒“3M”註冊商標的口罩和防護面具22萬隻以及大量紙板箱和外包裝盒,價值1000餘萬元,抓獲犯罪嫌疑人15人,被評為2017年-2018年度全國知識產權保護十佳案例。

寶應縣公安機關通過網偵方式,破獲在淘寶網銷售假冒“紅雙喜”乒乓球拍的犯罪團伙,在廣州、深圳、揚州三地抓獲犯罪嫌疑人6名,繳獲假冒註冊商標商品1600餘件,銷售額達5000餘萬元。

儀徵市公安機關破獲的假冒洋河夢之藍、天之藍品牌白酒案件,繳獲假冒洋河品牌白酒300餘箱,抓獲犯罪嫌疑人7名。

一批有毒有害食品案破獲

查處含非法成分“美國偉哥”

上半年,全市公安機關立案查處食品藥品違法犯罪案件42件,抓獲犯罪嫌疑人121人,提起公訴82人,辦結或在辦案值超百萬重大案件4件。其中,廣陵區查獲添加非法成分的性保健品貨值金額近500萬元。

專案組前期初查發現嫌疑人張某某有多次買入、賣出添加非法成分的性保健品的行為、數量較大且在揚州租有兩個倉庫。經查明,張某某通過性保健品展銷會、性保健品網站等渠道購買添加非法成分的性保健品並在揚州市6處及蘇州太倉南門街附近、崑山錦溪鎮等地的小型性保健店進行銷售。

專案組依法對張某某在揚州的兩處倉庫進行搜查,在一處倉庫查處“艾力達”“美國偉哥”等添加非法成分的性保健品60餘種8萬餘粒;在另一處倉庫內查處“人參腎寶”“黃金瑪卡片”等添加非法成分的性保健品50餘種24萬餘粒,貨值金額近500萬元。經鑑定,張某某倉庫內有100餘種性保健品均檢測出西地那非或他達拉非非法成分。

通訊員:揚商宣;記者:陳高君

江蘇揚州發佈“打假”大數據 食藥領域立案查處犯罪案件42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