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肖男,文化为文物之源|藏拍·人物

鞠肖男,文化为文物之源|藏拍·人物

无论从文物界到茶学界,有关历史的一切就成为了鞠肖男无法摆脱人生轨迹。20年文物求索,10多年画廊浮沉……收藏家、文物鉴定家,在自觉与不自觉之间,他都要去追根溯源。这些都成为他苦涩回甘的一种负累,物质与精神交泰的一种责任,也是一种纯粹又执着的愉悦。

鞠肖男,文化为文物之源|藏拍·人物

究竟“文化”与“文物”

在单刀直入采访主题时,很少有受访者在提问之前反客为主,鞠肖男则一开始就开始坚持要讲文化,“必须要在说文物之前一定要讲讲文化,从文化才能够讲到文物,否则就是妄谈。”

他说起文化来,真的会双眼放光,再加上幅度不断加大的肢体语言,激情毫不掩饰,让聆听者也被感染,跟着有些小激动。他说这些年的国学热风起云涌,第一阶段是经济好了大家开始重视,现在到了第二阶段就是国学的实际运用。大家都在说“中国文化有力量”,但文化如何有力量,又对当下生活以及工作有何影响,有一个前提,就是“一切事物都要追根溯源”。因此首先一定要先把“文化”二字分开来解析透彻——文,代表文明的某些事物特性的符号,比如文字这样高级的知识系统,最终把人类和动物根本区别开来。文字,就是进入文明的象征;化,教化的功能,化事、化物。这种解释事物的功能就是化解矛盾,化戾气为祥和。

鞠肖男,文化为文物之源|藏拍·人物

鞠肖男在整理文物

他强调,二者合一就是文化的核心,只有将“文化”读懂了、读通了、研究深入了、进入实际运用了,才能真正享受到有品质的生活。而文物是最能够承载文化的物质,其文化价值是其它一般事物不可比拟的,更要求追根溯源,以评判其是否能体现出当时的最高水平。文物价值是一项涉及到制造技术、造型技术、意识形态、审美标准等的综合性考量。

鞠肖男很认真地说,一定要以考古学的价值来认知文物收藏这一行。当然也包括拜访好老师,懂得欣赏文物的精彩之处,好物一定有时代特征,也具有当下的市场特性……收藏不是赌大运,也不是被事件所左右,更不是炒作。收藏到了一定程度,就是真正的情怀,对人对事的通透。也只有在这个行业里,能够看到大藏家们为文物一掷千金,又可以将毕生的无价收藏捐献给国家。

鞠肖男,文化为文物之源|藏拍·人物

云冈石窟北魏佛造像,现陈列于国家博物馆

他还分享了收藏文物的一条铁律,学术价值越高的市场价值就越大。所谓的投资有方,其实就是根据个人对文物整体综合价值的判断能力。只有对文物进行过深入研究,有独到的眼光和品味,文物价值的极大发掘就是利用知识提前“卡位”而已,精品始终会有“上位”机会。他说他特别羡慕书画大鉴藏家徐帮达,当初在上海由李涛、吴湖帆两位大家亲自指点,每天过眼古字画达2000幅,那样的学习机会现在不可能再有。

鞠肖男,文化为文物之源|藏拍·人物

东汉龟钮金印 次车骑军章

在诸多艺术门类中,综合性越强的艺术价值越高,比如排在第一位的建筑。他很清晰从立体的三维到平面的二维变化容易,从二维往三维却是难的。所以他把选择收缩到与雕塑相关的门类,又选择最狭窄和最稀有的金石类,而且又是金石类里最稀有的青铜器和古代佛造像。这两项可谓大多数收藏者难忘其项背的追逐目标,拥有一件终生都会视为重器。

由于鞠肖男对古代佛造像的深刻理解,他现在还受一些著名寺庙所托,设计制作各类佛教题材造像。他很谦虚地说,用考古精神而言就是凡事都要讲个究竟。

收藏必须有情怀

大学毕业后鞠肖男就在商业部从事与文物相关的工作。从那时开始,文物就再未从他生活里离开。在供职的第10年,他有过短暂的迷惑,这个精力充沛的年轻人突然有一个渴望: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此后,他左冲右突,寻找人生价值的各种可能性,犯过无数错误,也承认自己是一个文博界里的异类。3年后,异类最终选择的却是正途,做海外文物的回流工作,先后为国家博物馆、国家文物局、保利文物馆、上海博物馆、龙门石窟提供入藏文物。他为保利博物馆提供过数十件青铜器;为国家文物局、上海博物馆、龙门石窟研究院、国家博物馆提供古代佛造像藏品。

鞠肖男,文化为文物之源|藏拍·人物

北朝云冈石窟飞天

在鞠肖男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在2000年。北京饭店重新装修,当时的北京市委书记贾庆林来视察工作,希望北京饭店作为面向国际的文化窗口一定要有文化。于是北京饭店负责人就找到他来问计。他很快就给出了一个《文化长廊》的方案,首展就是古代佛像展,将博物馆级的藏品在一个商业场所里进行展示,这是一个在当时特别大胆的想法,尤其是落地执行对他更是个极大的考验。

鞠肖男,文化为文物之源|藏拍·人物

五代木造像哼哈二将

那时鞠肖男是中国文物学会(注:学会为政府支持的研究机构)会员,身边都是老专家、老学者,大家都很喜欢和爱护这个勤奋刻苦的年轻人,纷纷为他出主意、找资源提供、学术支持。

展览未开,名声先红。最早被吸引来的竟然是敦煌守护人、著名画家常书鸿的女儿,前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常沙娜。在一个灰暗的地下仓库见到那尊2米高的北宋彩绘木造像后,这位女先生太惊喜了,爬上爬下足足看了两个半小时。鞠肖男问她,您都看些啥啊?女先生回答,首先开相要从不同角度去看,还有服装的结构,饰品的材质,当时运用的色彩逻辑……

鞠肖男,文化为文物之源|藏拍·人物

宋 彩绘木雕观音菩萨坐像 高200厘米

现陈列于国家博物馆

展览如期进行,和预想时一样引起了极大反响。鞠肖男最得意的是当时中央美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师生们都纷纷前来参观、临摹。其中他迎来了一位特殊的观众,著名雕塑家,也是央美的曾竹昭老教授,当时已届九十高龄。鞠肖男专门为老先生准备了轮椅,方便把老教授在展场里推来推去。鞠肖男说,曾老先生对文物的鉴定和常沙娜完全不同,他的观展方式是扫一扫,一眼过,然后闭着眼睛歪着头琢磨半天,曾教授认为自己是看气象的。

鞠肖男,文化为文物之源|藏拍·人物

盛唐时期佛头

众人拾柴火焰高,自此以后为他打开了在海外寻找文物回流的大门。那些年,他自己都忘记了到底登堂入室了多少大藏家们的收藏空间,而且这个群体非常特别,自私又无私。自私的意思是,这个私密性很强的爱好常常让他们孤独;无私的是一旦发现后代不喜欢这些宝贝,他们宁愿捐给国家,也不留给后代。与他们的接触中,鞠肖男自己也在做着某些改变,他也从做文物经营的行家逐渐向研究型的藏家转变。

如果说命运拥有既定轨迹,那鞠肖男在这个越老越值钱的行业里会成为一位兼具眼光与品味的文物专家和收藏家。他说,收藏到了一定地步就是会有情怀而古物,其实就是古代文化的“化石”。

-END-

鞠肖男,文化为文物之源|藏拍·人物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如需转载请后台联系

《收藏/拍卖》杂志现进驻媒体平台有:微信公众平台、今日头条、网易艺术、新浪微博、搜狐新闻、腾讯天天快报、大粤艺术、一点资讯、雅昌艺术网、时代财经APP等主流媒体平台,部分文章同步更新,形成新一媒体传播矩阵。

欢迎邀请加入更多媒体平台!如想商务合作,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或微信scpm200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