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号称“第二罗马”,神圣罗马帝国为什么却长期四分五裂呢?

在欧洲历史上,一直有“三个罗马”的概念,“第一罗马”是古罗马帝国,“第二罗马”是神圣罗马帝国,“第三罗马”是沙俄帝国(也有说是奥斯曼帝国)。“神圣罗马帝国”从962年奥托大帝在罗马加冕为帝到1806年皇帝弗朗西斯二世在帝国议会宣布退位,一共存在了八百多年,简直比平均寿命不足三百年的中国历代王朝长寿多了。

敢于号称“第二罗马”,神圣罗马帝国为什么却长期四分五裂呢?

神圣罗马帝国徽章

然而,这个国祚绵长的神圣罗马帝国却始终不能像中国那样形成中央集权制度,抑或是像英国、法国那样形成近代早期的专制王权国家,反而一步步走向皇权空虚、分裂割据的局面,直到1648年被拿破仑所灭。那么,导致神圣罗马帝国一步步走向分崩离析的原因是什么呢?

敢于号称“第二罗马”,神圣罗马帝国为什么却长期四分五裂呢?

一、选举制度导致诸侯难灭

神圣罗马帝国的前身是东法兰克王国,在911年,东法兰克国王孩童路易死后绝嗣,朝堂之上一时群龙无首,朝堂之外各大诸侯纷纷摩拳擦掌,准备竞争国王宝座。最终,康拉德一世经由东法兰克四大公爵以及美因茨大主教的选举,如愿登上了东法兰克王国的王位。

敢于号称“第二罗马”,神圣罗马帝国为什么却长期四分五裂呢?

法兰克王国分裂

然而,康拉德一世以选举的方式登上王位反映了东法兰克王国中央权力的衰微,也进一步导致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造就了东法兰克王国乃至神圣罗马帝国由诸侯选举皇帝的传统,这就使大诸侯贵族在皇帝的选举中拥有了讨价还价的筹码,皇帝候选人往往为了争取选帝侯们的选票而大肆许诺下方部分皇帝特权,从而一步步削弱中央权力,养肥了地方诸侯。

敢于号称“第二罗马”,神圣罗马帝国为什么却长期四分五裂呢?

神圣罗马帝国选帝侯

此外,选举皇帝的制度制约了帝国内部的统一力量,虽然选举中会爆发内战,但双方的目标是迫使对方承认自己继承皇位的合法身份。而不是通过战争消灭异己,兼并土地,进而达到在军事上一统帝国的地步。

二、神权制衡世俗王权

神圣罗马帝国中的“神圣”二字代表的意义是基督教“君权神授”的宗教合法性,而我们知道,在基督教世界里的精神领袖是教皇,教皇是上帝的代言人,负责捍卫基督教的意识形态,而皇帝或者国王只是负责保护着基督教世界的世俗统治者,他同时也是一个普通的上帝臣民,必须接受教皇的管理。

敢于号称“第二罗马”,神圣罗马帝国为什么却长期四分五裂呢?

卡诺莎之辱

因此,当神圣罗马帝国接受了教皇赐予的皇冠时,同时也承认了自己的权力并非至高无上。特别是当教皇的力量凌驾于神罗皇帝之上而引发权力争夺的时候,即使是身为虔诚基督徒的神罗皇帝也不惜冷血相争。但是,当这样的权力争夺发展到皇帝被教皇开除教籍的时候,给神圣罗马帝国旗下各路诸侯贵族们呈现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从此,皇帝的威权再也无法形成对诸侯贵族的震慑力。

三、消耗在罗马情结下的军事实力

在我们的常识中,罗马帝国的本体应该就是今天的意大利半岛,而神圣罗马帝国却远在阿尔卑斯山脉北侧,这里在罗马帝国时代是罗马军队与日耳曼蛮族长期对峙的地方。从这个角度来说,神圣罗马帝国这个头衔原本就不伦不类。

但正是为了证明“罗马帝国”的名副其实,让历代神罗皇帝对于征服意大利无不心心念念。他们不远千里率领军队翻越阿尔卑斯山,打败北意大利各大城邦,在罗马加冕为帝,宣称自己对意大利的统治权。但在他们离开意大利北归之后,被打得满地找牙的北意大利城邦又纷纷背后捅刀,反复无常的北意大利注定是神罗皇帝们头疼的问题。

敢于号称“第二罗马”,神圣罗马帝国为什么却长期四分五裂呢?

红胡子腓特烈

例如战绩彪炳的腓特烈一世作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在位长达36年,打过胜仗无数,手下拥有一支身经百战的军队,从而在军事实力上压服神罗各大诸侯和贵族。

然而,即使这样雄才伟略的皇帝,却有29年的时间浪费在与意大利城邦的拉锯战当中。他五次亲征意大利,同罗马教皇、伦巴第城市同盟争夺统治权,一心为意大利的统治权而奋斗。为了集中精力征服意大利,腓特烈一世甚至不惜放弃对神罗本土的经营,颁布“有利于诸侯的法规”,促使帝国诸侯贵族从具有离心倾向的神圣罗马帝国领主身份转变为帝国内部分裂割据的邦国国君。

敢于号称“第二罗马”,神圣罗马帝国为什么却长期四分五裂呢?

1789年的神圣罗马帝国版图

而正是此口一开,神罗从一个尚且有机会转向中央集权的联邦式体制彻底沦为各自为政的松散邦联,从此之后,历任神罗皇帝再也无力整合破碎的国土。

四、短命皇帝加速了帝国的崩盘

无论是早期的拥有实权的统治者还是后期有名无实的精神领袖地位,神圣罗马帝国至少象征着统一的力量,而与之相对的是诸侯贵族们所代表的分裂势力。在这样的形势之下,当一个成熟且长寿的皇帝坐镇时,神圣罗马帝国尚还能得到回光返照的机会。

如萨利安王朝亨利三世当神罗皇帝时,他在神圣罗马帝国建立了强大的王权统治,仿佛让人看到了帝国转型的曙光。但当1056年亨利三世突然死去的时候,继位的是仅有六岁的亨利四世,一时间各大诸侯贵族们纷纷借机窃取王室领地,想尽办法削弱皇权,使帝国中央权力再度陷入衰退期。

敢于号称“第二罗马”,神圣罗马帝国为什么却长期四分五裂呢?

一百多年之后,当霍亨斯道芬王朝亨利六世在位时,神圣罗马帝国中央皇权再度强势起来,亨利六世扫荡六合,扩张领土,威服诸侯,一时之间,神圣罗马帝国往日荣光再现。但1197年,他成为又一个死于壮年的皇帝,留下了仅有两岁的腓特烈二世,导致皇位被韦尔夫家族的奥托四世所攫取。

对于任何一个帝国来说,长寿的君主往往拥有更加强势的权力,而年幼的君主多半是任人摆布的旗子。神圣罗马帝国的不幸就在于它每一次即将迎来蜕变的曙光时,都遭遇了强势君主的英年早逝,在一次次中央权力崩盘的历史当中,神圣罗马帝国也一步步走向沉沦,直到最终沦为可有可无的躯壳。

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头条号:阿赖耶识社,每周都有新鲜有趣的历史话题一起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