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不應該以小廠家來辯解自己供貨量不足的問題!

小米手機大家都非常的熟悉,“為科技而生”這句口號大家也可以耳熟能詳。小米手機從2010年開始發佈第一臺手機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八年之久,現在小米手機也已經逐漸成型,再也不是當初那個靠軟件為生的廠家。小米手機被人們稱為價格屠夫,這個稱號的得來不是沒有意義的。無論是小米的旗艦機還是小米的紅米系列,在手機的同等配置,同等定位中的價格都是屬於相對低下的。特別是小米的旗艦機,從2010年到2016年間,小米所發佈的旗艦機都沒有突破兩千元的大關,可是相對於其他手機廠商,採用最新的處理器,相機,主流外觀設計等等一系列加成,不到達四五千都是給我們面子了。從這側面可以看出小米手機的價格定位是特別親民的。

小米不應該以小廠家來辯解自己供貨量不足的問題!

可是,雖然小米手機的價格親民,但是小米手機有一點是我們大家接受不了的。那就是小米手機的營銷模式!小米手機的營銷模式主要是預售+搶購。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飢餓營銷模式”這個模式小米手機屬於鼻祖了,也正是小米手機才可以把這個營銷模式發揮的玲離盡致。 每個時間段定時定量發售小米的手機,幾乎主流的熱門手機我們用戶要是沒有中彩票的運氣和超5G的網速是根本不可能搶到的,就例如今年的小米8,幾乎都是秒售。或許你在開搶前一分鐘還在努力看著倒計時,但是開搶的一秒鐘後你就會發現這樣一段文字:抱歉!以售罄。對於這樣的營銷模式才是小米手機獲得如此知名度的主要法寶吧?

小米不應該以小廠家來辯解自己供貨量不足的問題!

我們還可以發現一個很搞笑的情況,我們幾乎搶破頭顱都買不到的小米手機居然在網上有賣,而且還是全新沒有開封的。唯一一點不同的就是我們需要加價才能購買,一般是超過市場價三百到四百塊錢,並且這些商家似乎有源源不斷的貨源提供,這樣我們就不禁要想:不是說沒貨嗎?為什麼黃牛就有那麼多的小米手機出售?

小米不應該以小廠家來辯解自己供貨量不足的問題!

每次我們問到小米供貨量摸問題的時候,我們只會得到一個答案:小米只是一個小廠,供貨量無法跟大廠相比較。但是,那為什麼紅米系列的供貨量要遠遠高於小米的旗艦系列呢?小米手機發展了這麼久,難道所謂的供貨量還是跟八年前那樣?這個就值得我們思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