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岩茶闻香姿势的日常

在金庸的小说里,各型各款的绝世武功可以说是层出不穷。大理段氏的六脉神剑,古墓派的玉女剑法,少林七十二绝技的燃木刀法,峨眉武学的四象掌法......那比武场面描绘的,简直是让人热血沸腾。

而在岩茶的江湖,也是如此。

关于岩茶闻香姿势的日常

很多刚刚接触岩茶的朋友容易认为只要茶叶闻起来香、喝起来也清甜就是好茶,其实不尽然,香也分雅俗高低、纯净杂乱、粗陋细致,应该仔细分辨,一如欣赏巴黎的香水。

今天Y老师就要为大家解锁几个岩茶的闻香姿势。

关于岩茶闻香姿势的日常

01

干茶香,确定岩茶的第一印象

如果要把岩茶的干茶外形当作确定印象的第一步,实在是太多槽点了。说人话,那就是脸太黑,腰太粗,完全就是泰森那个级别的。所以呢,对于岩茶,咱们可不能当一个外貌主义者,咱们评的是内涵。

武夷岩茶的冲泡工具以盖碗最为普遍。

将盖碗用沸水温润后,投入干茶,盖上碗盖轻轻摇动,掀开碗盖后,深嗅,得到的香气就是岩茶给予我们的第一印象。

关于岩茶闻香姿势的日常

通过这样的干嗅手法,一者可以知道茶叶是否返青或者有异杂味,再者可以从判断茶叶的火工高低,初步掌握当下这款茶的风格。

当然,毕竟这还只是初步的判断,真正了解岩茶好坏还是得开汤。

02

盖香,等茶汤沥干后闻

冲水出汤后,掀开杯盖,嗅闻杯盖的茶香。

关于岩茶闻香姿势的日常

盖香是区别茶叶品种特征及品质高低的重要环节。

可以通过热嗅、温嗅和冷嗅三种方式,也就是刚出汤的时候闻一闻,过一会儿闻一闻,冷了之后再闻一闻。闻的内容包括香气的高低、纯或杂、幽或锐、香型、变化、是否持久等等。

记得Y老师第一次接触到瑞香的时候,那感觉可以用奇妙来形容了,自己仿佛化身为一名调香师,又仿佛生活在一座百花园当中,花团锦簇,香气甚好,甚至有些迷离,不知道该用什么形容词来描述那一刻的感官。脑子里出现的就是邓超的浮夸的表情:“Amazing!!!Unbelievable……”

也正是从那时开始,正式开始对岩茶着迷。

03

水香得湿闻,挂着汤水闻

闻岩茶的水香有两种方式,一是冲水后,不出汤,闻杯盖的香气;另外一种是用审评的汤碗和汤勺代替公道杯,出汤后闻汤勺的反面。

一般而言,受水汽的影响,没有出汤闻香气会比出汤后闻更弱一些,但是能更清楚的了解茶汤的香气是否干净,而闻汤勺能更清楚判断茶叶的香型。

闻落水香时,口腔鼻腔要共用。

喝岩茶时常会听到茶友说这泡茶的香气落水了,这并不是闻出来的,而是喝出来的。喝岩茶讲求“细啜慢咽”,而啜茶就是慢慢吸入空气,让茶汤在口腔内翻滚,可以充分地感受茶汤的香气。

此时还可以闭上嘴巴,从鼻子呼出空气,能进一步感受茶叶的香气。有些品质好的岩茶可能盖香不显,但香气溶于水。

04

闻叶底香,感受茶叶的本质香

闻盖香的同时,有的人会习惯性地闻闻叶底,尤其是泡到最后,好的岩茶叶底会带有淡淡的木本的气息,这是茶叶最本质的味道,也是能反映茶叶山场和工艺的味道。

就像著名网红何承熹,花了8年整成了范冰冰。

讲真的,实在不懂这位同志的脑回路。即使整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DNA一验,你不还是要原形毕露?

Y老师内心OS:美就够了!

05

杯底香,跟红酒一样,看挂杯

一泡岩茶喝完以后,倒掉叶底或者将叶底反扣在杯盖上,深嗅盖碗底部残留的香气。

这种香气大多是清幽的花香或果香,香气不会太浓,但是可以了解一泡茶的香气是否持久、挂不挂得住杯,就像越是醇厚幽醴的酒,它的张力越好好,挂杯也就多而持久。

为此,我们还试过用高脚杯闻岩茶的香,具体咋样这又是另外一个话题了,不过建议大家可以先试着玩一玩。

关于岩茶闻香姿势的日常

武夷岩茶的香气易识不易感,大家且喝,且品,且静心,一朝感知,也算是为品饮的种种增添一种乐趣。

今日互动话题:

你有什么特殊的“玩”想法吗?留言区告诉我们,别私藏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