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細胞存儲行業現狀分析:臍帶血存儲率僅1% 成長空間巨大

幹細胞存儲行業現狀分析:臍帶血存儲率僅1% 成長空間巨大

利用幹細胞庫進行幹細胞製劑的標準化生產和保存已經成為當前國內外的主流趨勢。加強細胞庫的建設,尤其是臨床級幹細胞庫的建設,為研究者提供臨床級幹細胞系,對於促進幹細胞的臨床轉化至關重要。

臍血儲存(臍血庫)是目前國內幹細胞行業中最成熟也最重要的產業化項目。我國目前只出臺了針對臍帶血造血幹細胞製備與存儲的管理辦法,以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為來源的幹細胞存儲庫均為以公益為原則採集的、供全社會的有需要的患者配型使用的、且禁止跨省採集的公共庫。

幹細胞存儲的主要市場仍在新生兒相關的業務,隨著分離等技術的成熟和臨床研究的深入,新生兒幹細胞存儲種類正在從臍帶血造血幹細胞轉向胎盤、臍帶等來源的間充質幹細胞。

目前我國由衛生部批准的具有運營資質的臍帶血幹細胞庫有7個:北京市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上海市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廣東省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浙江省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山東省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四川省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天津市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

國內從事幹細胞存儲業務的具有代表性的企業主要為:深圳北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源協和幹細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博雅控股集團、廣州賽萊拉幹細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昂賽細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等。

國家目前尚未對臍帶血造血幹細胞之外的儲存業務確立監管規範,在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和資本市場青睞的刺激下,包括A股上市公司在內的許多企業在全國各地競相開展幹細胞儲存業務,市場競爭日趨激烈。

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佈的《2018-2023年幹細胞治療現狀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從規模上看,中國7個有牌照的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仍然是市場主力。博雅生命、北科生物等企業,雖營收規模尚不及上述7家,但技術優秀、增長迅速,均已獲得AABB等高質量認證,發展為平臺型企業的潛力巨大。

幹細胞存儲的技術門檻低(入門難度低,但高標準的實現自動化、工程化存儲的技術難度很高),因此出現了大量的小公司,行業魚龍混雜。另有大量小型公司和跨界公司追逐熱點,進入幹細胞相關行業,技術能力良莠不齊。

目前幹細胞以臍帶血存儲為主,其他幹細胞存儲業務尚處於起步階段,市場主要集中在7個有牌照的省市地區。2014-2017年,中國幹細胞存儲市場規模逐年擴大,2017年達到32.1億元。

據新思界產業研究員調研,中國臍帶血存儲率僅為1%左右,而發達國家臍帶血存儲率達到15%-20%。中國臍帶血存儲行業還有很大成長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