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跡六年後又頻繁亮相,中國欲再得一款抗衡美國的利器?

日前新版殲-31(FC31,為了閱讀方便以下統稱殲31) 戰機再度試飛。這次舉動引發了不小的轟動,其在匿跡了六年之久能再次重新迴歸人們的視野著實不易。殲-31又叫是“鶻鷹”是瀋陽飛機工業集團研製的一款第五代中型隱形戰鬥機,自2012年首飛引起了不小轟動後便鮮有消息傳出,曾一度被國人認為其用途將類似於美國的F35戰機,用來和殲20搭配形成高低搭配。但自殲16服役以來,殲31就徹底處於一個尷尬的境地,中國空軍五代主力戰機的席位被殲20佔據而原本以為能高低搭配的形式用來做殲20的替補,但殲16的服役把這僅有的希望也撲滅了。殲31也真夠命運多舛的。前段時間曾傳出殲31將入役中國海軍航空兵,成為海軍艦載機的消息,但最後也都不了了之了。近日,據一段採訪視頻顯示,殲31戰機模型塗上了空軍機徽展出,殲31在1架殲11戰機的伴隨下完結了一次翱翔測驗。這次連續兩天試飛,是不是意味著FC-31“鶻鷹”戰機有加入軍隊的可能性,實際上也的確如此,就FC31上應用的技術來看,即使這架飛機不裝備我空軍,也完全可以作為一款非常先進的出口型戰機,用來和F35打對臺戲。

匿跡六年後又頻繁亮相,中國欲再得一款抗衡美國的利器?

從網曝新照看,與1.0版殲-31對比,2.0版機身大了一圈2.0版,垂尾由梯形改為後掠、主翼切尖、主翼後緣前掠角度增大。從相片看,第一款單座殲-31有寬寬的梯形尾翼,但是第二款的戰機尾翼的角度匹配非常好,有助於其獲得非常好的隱身性。

匿跡六年後又頻繁亮相,中國欲再得一款抗衡美國的利器?

圖為1.0版殲-31(左)和2.0版殲-31(右)的同角度對比圖剖析以為,從網絡曝光的相片看,第一款單座殲-31有寬寬的梯形尾翼,但是第二款的戰機尾翼的角度匹配非常好,有助於其獲得非常好的隱身性。圖為1.0版殲-31(左)和2.0版殲-31的同角度對比圖,可看到紅圈圈處有明顯改動

匿跡六年後又頻繁亮相,中國欲再得一款抗衡美國的利器?

其實細心的網友會發現沈飛的殲31並非只是一個單型,而是包含四種機型在內的整個系列。換言之,殲31將衍生出海軍艦載型、海軍陸基型、空軍型和外貿型四種機型,此前沙特國王訪華期間兩國簽署了650億美元的超級訂單,其中可能就包括引進中國沈飛研製的殲31戰機。若這一消息屬實的話殲31的裝備之路可能就會從出口開始,且不論中國軍隊最終是否會裝備殲31,就單單說FC31項目能夠得以保留,沒有流產這就是一個莫大的好消息。有網友此時會有一個疑問,中國軍隊都沒裝備怎麼成為抗衡F35的利器的?其實換個角度想想,F35對中國產生的威脅是由美國直接造成的嗎,不是,是由中國周邊進口F35的國家直接產生的,如果殲31也能像F35那樣打開國際軍火市場,不僅能為中國賺取大量外匯,還能鉗制一些對中國敵對的國家。

匿跡六年後又頻繁亮相,中國欲再得一款抗衡美國的利器?

現在全球絕大多數國家都沒有能力研製五代戰鬥機,但迫於美國F35戰機對其盟友的大量出口,無形中對一些國家帶來了壓力,如以色列對伊朗。包括一些發達國家也是如此,其在戰鬥機方面的技術落後大國10到15年,例如英法的陣風、颱風系列戰機就比同級別的F15C和蘇27S系列裝備晚了10年左右,而在中美俄已經普及了相控陣雷達的現在,英法等國依舊沒有在戰鬥機上裝備相控陣雷達和新一代的數字化火控系統。在戰鬥機技術上一直落後第一梯隊導致不少國家在近年以來一直尋求進口戰鬥機,例如英國就拋棄了研發新戰機,轉而訂購美國空軍的F35,而其他二線國家就更不用說了,丹麥、芬蘭、土耳其這些國家從三代機開始就一直訂購米格29或者F16了,四代機上自然不例外。這就為我國空軍研發殲31並且裝備部隊乃至於出口是非常好的時機。

匿跡六年後又頻繁亮相,中國欲再得一款抗衡美國的利器?

在這種情況下我空軍在殲31的基礎上研發出口戰機甚至採購一部分裝備本國空軍就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了,未來有可能的話殲31改造為海軍用的艦載機也是順理成章,同時大量出口會稀釋殲31戰機的研發成本,從而降低單價。

匿跡六年後又頻繁亮相,中國欲再得一款抗衡美國的利器?

各位網友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