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常说“姐死门槛短,哥走侄不亲”,隔代亲真的不亲了吗?

长久以来亲戚之间的关系对老农来说,感觉总是那么的实在和微妙,当有难的时候你就会体会到,绝对的顺序:爱人,亲人,朋友,而平时往往也会忽视了最近的人可能是:朋友,亲人,爱人,三者之间的关系总会在不一样的时间,扮演者不一样的重要性。尤其是生活在人情味较重的农村,亲戚之前的感情来的比较真切,也许是传统观念的原因,农村人结婚的观念从小都会受到父母教育的影响,会让孩子找个离自己家较近的男孩(女孩),有时出家门口就会碰到七大姑八大姨的,这都不是稀奇事。

农村老人常说“姐死门槛短,哥走侄不亲”,隔代亲真的不亲了吗?

也正是由于亲戚之间离的比较近,亲戚关系都比较实在,因为在农村遇到点事相互之间都会帮忙,加上有事没事都会坐在一起商量聊天等。而一些亲戚在表面十分的客气,双方其实却没有表面上那份感情,在农村有着许许多多的关于亲戚关系之间的老话,这些老话听起来了也颇有道理。

一,一代亲,二代表,三代了了了

“一代亲,二代表,三代了了了”,这句老话在现实的生活中更是说出目前亲戚之间的关系,这是说相对第一代人来说:两代人在感情和生活上的方方面面都很亲近,到了第三代上那就有些离的远了,做事什么的表面上维持的多些,实质上的东西就少些了,而到了第四代,有些连基本的称呼可能都不清楚了,有些甚至形同陌路,亲戚之间的感情犹如高山流水,分流越多,相互之间的距离也就越远。

农村老人常说“姐死门槛短,哥走侄不亲”,隔代亲真的不亲了吗?

二,三不亲,姑父姨夫舅的媳妇

农村这句老话口传许久,现今依然被许多农民津津乐道,而三亲指的是姑、舅、姨有血缘关系,三不亲,姑父、姨夫、舅的媳妇是没有血缘关系的,而在现实生活老农觉得不能以偏概全,毕竟一个人的为人处世,相互之间的走动都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农村老人常说“姐死门槛短,哥走侄不亲”,隔代亲真的不亲了吗?

三,外甥是狗,吃了就走

在人们看来无论外甥多好还是外姓,到姥姥家里也被称为“客”,姥姥也会比较待见外甥,而在姥姥家吃完饭后,甩手就走不会帮忙收拾,被外人戏称为“狗”。相反若是孙子吃饭离去的话,却被人们看做天经地义的事情,外人也说不得什么。这句农村老话被念叨了千百年,而在老农看来不能算是贬义词也不能算是褒义词,说的也许更多的是一种现象和关系吧。

农村老人常说“姐死门槛短,哥走侄不亲”,隔代亲真的不亲了吗?

四,姐死门槛短,哥走侄不亲

除了朋友之间,亲戚之间大多数的感情有时候更多的是靠血脉来维持,如果姐姐过世了的话,那姐夫家的关系也就此淡化了。而哥哥走了之后,双方之间的关系也会淡薄,其实在农村也有这样的说法,姨死走后双方之间的来往会少了许多,但舅舅走之后逢年过节还是要去的,不然父母走时娘家也不会有人来吊唁。

农村老人常说“姐死门槛短,哥走侄不亲”,隔代亲真的不亲了吗?

在老话中有着太多诉说着亲情之间的感情,姑舅亲辈辈亲,骨头断了还连着筋;兄弟要和睦,亲朋要帮助,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些俗语可见在血缘关系之间微妙的感情,而亲戚之间微妙的感情,我想几代之后是否会成为陌生人,这个要看平时的互相走动联系了,如果平时都没联系的,就算亲兄弟都会变陌生人,不知道你怎么看待亲戚之间这种既熟悉又陌生的亲情关系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