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俄戰爭日本打贏了,爲何二戰中日本卻不敢動蘇軍一指頭

1904年,日本為了和沙俄爭奪中國遼東半島、朝鮮半島的控制權,在中國東北地區進行一場大戰,最終以日本勝利,美國的調停結束戰爭。但是在二戰中,即使蘇聯已經被德國打的千瘡百孔,日本也依然不敢對蘇聯有絲毫的覬覦之心。

日俄戰爭日本打贏了,為何二戰中日本卻不敢動蘇軍一指頭

日俄戰爭

國土面積和資源決定了日本的戰爭潛力遠不如蘇聯。

蘇聯的國土面積是日本的幾十倍,而日本作為一個小島國,不僅國土面積遠遠小於蘇聯,對應的各種戰爭資源簡直就是蘇聯的一個小零頭。雖然日本在日俄戰爭中得了便宜,但是主要原因還是沙皇被國內的動亂整的沒有精力來和日本對戰。這種情況到了蘇聯時期則完全不一樣,看看蘇德戰爭,我們就知道,德軍前期一路勢如入蘇聯境內幾百公里,德軍都攻到莫斯科城下,最後還是被蘇軍反攻回來了。

日俄戰爭日本打贏了,為何二戰中日本卻不敢動蘇軍一指頭

日俄戰爭油畫

雖然蘇聯得到了一定數量的美國援助物資,但是最重要的還是蘇聯自身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和豐富的工業資源,使得蘇聯可以短時間內生產大量的戰爭武器和德軍硬拼。在蘇德戰場中,蘇軍通常都是用4:1的交換比和德軍作戰,就是說蘇聯損失4輛坦克、4架飛機,才能擊毀德軍的一輛坦克、一架飛機,有時候這種戰損的比例會更高,但是蘇聯依然憑藉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將德軍拖垮。單叢資源上看,日本的戰爭能力根本無法與蘇聯相提並論。

日俄戰爭日本打贏了,為何二戰中日本卻不敢動蘇軍一指頭

影視劇中的日軍

日本作為一個島國資源十分有限,日本人偷襲珍珠港也是被美國卡住其資源的脖子,沒辦法了只能採取狗急跳牆這一策略。1941年,美國對日本進行石油禁運,這對於百分之八十石油都要從美國進口的日本來說,無疑是釜底抽薪。日本企圖派出代表團與美國談判解決石油問題,但是美國始終不鬆口。日本其實並不想與美國全面開戰,偷襲珍珠港也是為了逼迫美國與其談判,但是日本忽略了美國人的底線,這一打直接就將日本拖向戰爭的深淵。

日俄戰爭日本打贏了,為何二戰中日本卻不敢動蘇軍一指頭

偷襲珍珠港

武器性能上,日本就沒有能夠拿的出手的傢伙。

二戰時期,雖然日本在亞洲戰場上的武器性能佔有很大的優勢,但是當放眼世界大舞臺,日本還真的沒啥牛逼的武器。相反蘇聯的T34坦克,喀秋莎火箭炮都是戰爭中的大殺器。雖然T34坦克性能上比不上德軍的虎式、黑豹的主戰坦克,但是對付日本卻綽綽有餘。日本從二戰開始到結束,日軍陸軍的武器基本上都看不出大的變化,步槍最多的就是三八大蓋、機槍就是歪把子、最先進的坦克就是97改,但是這些武器放到蘇聯戰場上就是一個笑話。

日俄戰爭日本打贏了,為何二戰中日本卻不敢動蘇軍一指頭


三八大蓋

日本值得一提的就是海軍的戰艦和空軍的零式戰鬥機,零式戰鬥機是二戰初期日本研發的一款單發單座戰鬥機,但是隨著美軍戰鬥機性能的提升,零式戰鬥機也隨之淪為“空中打火機”,但是日本從海上進攻蘇聯的概率基本為零。

日俄戰爭日本打贏了,為何二戰中日本卻不敢動蘇軍一指頭


零式戰鬥機

人是戰爭的根本因素

日本的人口數量和蘇聯相差太遠,這樣就導致日本的後備兵員數量不足。蘇德戰爭中,蘇聯損失的人員數量是2700萬,但是蘇軍依然打贏了德軍。試想一下,如果日本損失2700萬人,日本還有戰爭能力嗎?

日俄戰爭日本打贏了,為何二戰中日本卻不敢動蘇軍一指頭


神風特攻隊

​二戰後期的神風特攻隊,就是一個日本兵員不足的最好寫照,由於日本飛行員數量的不錯,日本不得不採取這種自殺式的襲擊方式襲擊盟軍的艦隊,神風特攻隊的許多駕駛員都只進行過一些簡單的飛行訓練,許多飛行員的航時只有短短的十幾小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