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腹泻了?对症下药是关键

小贴士|腹泻了?对症下药是关键

什么是腹泻呢?腹泻在医学上的判断标准是: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每天1次~2次或2天~3天1次),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200克,或含未消化食物、脓血、黏液等。而且,腹泻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门不适、失禁等症状。按持续时间可分为急性腹泻(两周以内)和慢性腹泻(持续时间可达两个月以上)。

导致腹泻的原因多种多样,可分为感染和非感染两大类。感染性腹泻是由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如引起细菌性痢疾的志贺氏菌、引起胃肠型食物中毒的沙门氏菌,还有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非感染性腹泻往往是吃得太多太油太辣引起的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或是过敏、着凉、情绪不佳等引起。

小贴士|腹泻了?对症下药是关键

轻微腹泻有腹痛、拉肚子等症状,如果自己能够找出腹泻原因,未伴有发烧、无力、口渴、尿少等症状,可到药店买些蒙脱石散或肠道益生菌等非抗菌药来吃。

如果伴有呕吐、发热、腹痛、发烧、无力、脓血便、大便呈水样、一天拉十几次等症状,在未明确病因之前,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就诊,以避免陷入用药误区,延误治病良机。

需要提醒的是,由于腹泻一旦发生,需要1天~2天才能转好,不能心急换药;也不能腹泻一停就立即停药,一定要按规定疗程来用药,防止病情转变带来后患。

远离腹泻养成好习惯

预防肠道传染病的重点是防止“病从口入”。盛夏季节,应养成饭前便后勤洗手的良好习惯;不要到一些没有食品经营许可证的小饭店或卫生条件差的路边烧烤摊、大排档吃东西。尽量少吃生、冷、硬食物,尤其是易带致病菌的食物,如螺蛳、贝类、螃蟹等水产品,若食用就一定要煮熟、蒸透,生吃、半生吃、酒泡、醋泡或盐腌后直接食用的方法都不可取。

食物要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吃剩的食物应及时贮存在冰箱内,且贮存的时间不宜过长;取出食用前要加热,以热透为准。凉拌菜可以加些醋和蒜;各种蔬菜瓜果食用前应用流动水充分洗涤。

同时,还需注意清洁环境,灭蝇、灭蟑;尽量减少与腹泻患者的接触,特别是不共用餐饮用具。要合理安排夏季生活,做到工作、生活井井有条,避免劳累,保持心情舒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