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残胃癌的诊断与治疗

重视残胃癌的诊断与治疗

文章来源: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8,21(5)

19世纪末,随着胃大部切除吻合技术的成熟,消化道溃疡疾病接受胃切除手术成为了流行的治疗方法,随之产生的是术后残胃病例的增多。1922年,美国梅奥医学院Balfour教授第一次归纳总结后提出,消化道溃疡术后导致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残胃发生癌变。自此以后,学者们开始关注一类新的疾病——残胃癌(gastric stump cancer,GSC)。

最初,GSC专指消化道溃疡疾病胃切除术后5年以上残胃发生的癌变。由于消化道溃疡术后残胃出现癌变通常需要漫长的潜伏期,因此,对于残胃癌大规模的研究始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新英格兰杂志》、《外科年鉴》以及《柳叶刀》等权威杂志均曾大篇幅多角度阐述此类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随着治疗药物的更新,因消化道溃疡行胃切除手术的病例逐步减少;与此同时,以日韩为代表的胃癌高发国家开始建立全民内镜筛查体制,早期胃癌检出率持续增高;加上胃癌D2根治术的规范化普及,使得胃癌术后长期生存成为了普遍现象,并使得胃癌根治术后残胃再次发生新发癌成为了现实。

因此,自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日本胃癌学会将胃癌根治术后10年以上残胃发生的新发癌也纳入了GSC的范畴。自此以后,以日韩为代表的东亚国家发表了一系列胃癌术后GS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研究。然而,与良性疾病术后残胃癌变不同,胃癌即使根治术后其残胃也可能发生新发癌或复发癌,两者单纯依靠时间间隔很难明确区分,故自1998年开始,日本胃癌学会基于本国胃癌诊治的现况,开始采用"残胃上的癌(carcinoma in the remnant stomach,CRS)"的概念,它将残胃上发生癌变的所有类型如新发癌、复发癌、残留癌、多灶癌等均包含其中,不再区分首次手术胃疾病性质、切除范围和重建方式,并且没有约束特定时间间隔,但要求所有病例均应明确标注初次手术病变性质、术后发生残胃癌时间间隔以及残胃癌病灶部位,以便今后病例总结分析。这一概念提出后,以中日韩为代表的东亚国家开始将其认同为广义的GSC,并在随后对其进行了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

正是由于GSC这一疾病涵义在不同时期的演变,以及其诊治策略的不断进展,使得国内外学者对这一曾经熟悉的疾病,近10年来开始出现了一定的争议和困惑。主要包括:

(1)结合目前我国胃癌诊治水平,GSC的定义如何选择适用范围。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和《中华胃肠外科杂志》历经1年时间召集国内外学者反复交流讨论,并且成立了中国残胃癌诊治协作组。协作组在充分文献综述的基础上,进行了既往研究的荟萃分析(见本期姜可伟教授团队相关文章),同时积极开展了国内多中心大样本的残胃癌回顾性研究(研究结果尚未发表),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形成了《中国残胃癌定义的外科专家共识意见(2018年版)》并于本期刊登发表,共识建议"良性疾病行胃切除术后5年以上或者胃癌行胃切除术后10年以上,残胃发生的新发癌"更符合残胃癌的定义。对于国内少部分胃癌诊治中心,其胃癌筛查水平、诊断、治疗(特别是规范化手术)、临床病理记录体系及规范已达到日本水平,可考虑应用"残胃上的癌"的概念(即广义残胃癌),但应严格参照日本胃癌学会的方法,详细记录诊断相关信息。希望该共识可以在现阶段有利于指导临床实践。

(2)胃癌根治术后GSC的涵义扩展,使得这一古老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有了一定变化,包括其诱因良恶性疾病之间也可能存在差异。本期陈凛教授团队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全面的述评和论著研究。

(3)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研究显示,GSC常发现病程较晚,手术切除效果不佳、预后差。然而,随着内镜、影像等手段的完善,早期检出率提高,GSC的治疗手段和效果已有所不同。本期季加孚教授团队详细阐述了影响残胃上的癌(即广义残胃癌)预后的因素和改善预后的措施;陈凛教授团队通过论著研究探讨了GSC与胃癌术后复发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差异;薛英威教授团队通过论著研究文章探讨了残胃上的癌(广义残胃癌)与原发胃癌预后的比较。

(4)残胃癌的手术治疗选择不同于原发癌,由于二次手术的影响,特别是胃癌术后GSC由于淋巴结根治性清扫的影响,手术切除范围、淋巴结清扫范围、手术方式(内镜、腹腔镜、机器人或开腹)均有所差异。本期梁寒教授团队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解答和论述;同时,余佩武教授团队也对机器人手术治疗残胃上的癌(广义残胃癌)进行了临床探索性研究。

(5)胃癌术后GSC由于首次手术对于淋巴回流的破坏,再次手术淋巴结转移的方式、范围和转移情况均明显不同。因此,如何评价其转移的标准和预测发生转移的高危因素近来成为热点。本期王杉教授团队和周志伟教授团队将对此进行论著研究分析。

(6)我国目前整体的胃癌诊治水平尚有待提高,早癌筛查率较低,胃癌根治术后复发率较高。因此,国人残胃癌的特征有其特殊性。本期李子禹教授团队和周岩冰教授团队均结合本中心数据分析了残胃上的癌(广义残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

希望通过本期"残胃癌"重点刊相关内容的详尽阐述分析,让读者对GSC这一类疾病的研究进展、共识与争议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以满足目前临床诊治的需求和未来进一步研究的开展。

参考文献【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