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虛構,親近史實《三國志》之:「正一天師」張魯

東漢末年,天下動盪。地方豪強假借鎮壓黃巾起義招兵買馬、互相兼併,形成群雄爭霸的局面。諸侯中有的出身於漢室宗親:如劉虞、劉焉、劉表等;有的出身於豪門巨族:如袁紹、袁術、曹操等;還有的出身於地方軍閥:如董卓、馬騰、孫策等。而出身低微,卻能割據一方數十年之久,最後得以善終還福澤綿長的,除了“正一天師”張魯外,也是再無別人了。

張魯的故事得從他爺爺張陵開始說起。

張陵,漢國沛郡豐(今江蘇豐縣)人,他在後世有個顯赫無比的名字叫張道陵。《漢天師世家》說他是“漢初三傑”留侯張良後裔、廣陵太守張綱的孫子,但是張綱生卒年為公元108—143年,而張陵的生卒年據說是34-156年,顯然榫卯不合。

張陵年輕時曾入太學,性好學,博五經,深諳黃老之道,精通圖讖之書。後來棄官學道,在江西龍虎山煉丹修行,後聽說蜀人純厚易教化,且多名山,遂在耄耋之年入蜀傳教,在鶴鳴山創建正一盟威道,簡稱正一道。時有弟子三千,教區二十四。

拒絕虛構,親近史實《三國志》之:“正一天師”張魯

(張道陵)

張陵死後,其子張衡繼行其道。張衡死,衡子張魯繼為首領。張魯的母親盧氏好養生,徐娘半老而風韻猶存,“兼挾鬼道”,經常往來於益州牧劉焉家。張魯因而得到劉焉的信任,被任命為督義司馬,與別部司馬張修共同攻擊當時的漢中太守蘇固。

別部司馬張修和張陵、張角一樣都是修道之人。早年在漢中傳道行醫,被他看好的病人要施米五斗,所以號為“五斗米師”,所行之道也被稱為“五斗米道”。

早先,張角率領太平道教徒發動黃巾起義,張修也在漢中率五斗米道教眾響應,遭到漢中太守蘇固的鎮壓,敗退巴郡後為劉焉招攬。

拒絕虛構,親近史實《三國志》之:“正一天師”張魯

(張修)

張修殺死蘇固、攻下漢中,不曾想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又被張魯所殺。張修的部眾和他所宣揚的“五斗米道”也都被張魯全盤接管。自此,張魯擁有了自己的軍隊,正一道和五斗米道也合二為一。

在劉焉授意下,張魯截斷長安通往巴蜀的棧道,殺死漢朝使者。劉焉以“米賊作亂,阻絕交通”為由斷絕與朝廷的聯繫,而張魯也在劉焉的默許下,採取“政教合一”的方式統治漢中。因其政策寬惠,轄下的漢人及巴夷少數民族都樂意接受,因此強大起來。

拒絕虛構,親近史實《三國志》之:“正一天師”張魯

(張魯)

194年,劉焉病死,劉璋繼位。劉璋因張魯驕縱不聽號令,殺死了張魯的母親盧氏和其弟張徵,二人遂成死敵。劉璋以龐羲為巴西太守,數次征伐張魯不勝,反被張魯襲取巴郡,據巴、漢而自成一方諸侯。

211年,赤壁戰敗後重整軍馬的曹操以討伐張魯為名開始對關中用兵。西涼韓遂、馬超據潼關抗擊曹操,為躲避戰亂,關西百姓從子午谷逃往漢中的有數萬家之眾。為平定西涼軍馬,曹操無暇顧及漢中,遂拜張魯為鎮民中郎將,領漢寧太守。

當時,有百姓從地下挖出一塊玉印,教民們因此想尊奉張魯為漢寧王。張魯的謀士閻圃勸說:“漢川百姓有十萬多戶,財產富足而土地肥沃,四周更是崇山峻嶺、十分險固。上可輔助天子,建立齊桓公、晉文公那樣的功業,其次也可以像竇融那樣割據一方,不失富貴。如今奉皇帝之命設置官員,凡事皆可自主,根本不必稱王,還是不要招來災禍為好啊!”張魯聽從了他的勸告。

215年,曹操再次征討張魯。張魯想要交出漢中投降,但他的弟弟張衛不同意,率領數萬兵馬在陽平關與曹操作戰失利。張魯聞訊又想投降,閻圃又獻計說:“如今被迫投降,肯定得不到曹操的重用,不如先到巴中據守,然後再獻禮稱臣,這樣才會得到重用。”

張魯帶著部隊退往巴中前,部下想將帶不走的府庫器物全部焚燬。張魯說:“我已有歸順朝廷的意願,但這一意願沒能讓曹公知曉。今天我們離開,不過是避開鋒芒,並沒有別的意圖,寶貨倉庫應歸國家所有。”於是將寶物妥善安置後才離去。曹操聞知,對張魯的行為深加讚許,以張魯早有歸順之意,特派人前往慰問。

張魯退守巴中後,劉備欲接納張魯到蜀漢。閻圃又勸說:“要不然向北投降曹操,要不然就向西投奔劉備。”張魯作態說:“寧願做曹操的奴僕,也不做劉備座上賓!”,遂帶著全家投降曹操。至此,張魯割據一方几近三十年。

曹操任命張魯為鎮南將軍,待之以客禮,封閬中侯,食邑一萬戶。封張魯的五個兒子及閻圃等人為列侯。又替自己的兒子曹宇(曹衝同母兄弟,後封燕王,其子曹奐為曹魏最後一任皇帝)娶張魯的女兒為妻。

216年,張魯去世,諡號原侯,長子張富繼承其爵位。

張魯投降後,曹操把漢中居民數萬戶遷往長安等三輔要地。五斗米道教徒利用曹魏政權寬待張魯家族之機,或明或暗地在中原大地上開始傳播五斗米道,後竟成為道教正統。東晉末年,“五斗米道”改稱為“天師道”。

後來,張魯第三子張盛棄官入江西龍虎山傳道,奉張道陵為道教創始人、稱“祖天師”,張衡為第二代“嗣天師”,張魯為第三代“系天師”。天師道強調血統,由張氏一脈世襲罔替,自張盛開始世居龍虎山,直至1949年,第63代天師張恩溥跟隨蔣介石退往臺灣。

拒絕虛構,親近史實《三國志》之:“正一天師”張魯

(張恩溥)

中國歷史上自秦漢統一以來,王朝更替頻仍,國祚短則數十年,長者亦不過二三百年。唯有兩大家族福澤綿延,兩千多年來封賞不斷世受膜拜,這就是曲阜的孔子世家和龍虎山的天師世家。相比於萬世師表的至聖先師孔子,弄鬼作妖的“正一天師”張魯又有何德何能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