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結石的原因 成因及過程介紹

膽結石的患者常會由於結石帶來生理上的疼痛,那麼膽結石的原因有哪些呢?對於疾病,在我們的生活中,可能在自己不知道原因的情況下,觸碰了不應該的,進而發生身體上的疾病。所以下面就一起來學習一下相關的諮詢吧。

膽結石成因及過程

膽結石的原因 成因及過程介紹

作為結石形成的一般規律,它們具有膽汁成分的析出、沉澱、成核及積聚增長等基本過程。其發病機理包括幾種要素,首先,膽汁中的膽固醇或鈣必須過飽和;其次,溶質必須從溶液中成核並呈固體結晶狀而沉澱;第三,結晶體必須聚集和融合以形成結石,結晶物在遍佈於膽囊壁的粘液,凝膠裡增長和集結,膽囊排空受損害有利於膽結石形成。

膽固醇結石----膽固醇結石形成的基礎為膽汁中膽固醇、膽汁酸以及卵磷脂等成分的比例失調,導致膽汁中的膽固醇呈過飽和狀態而發生成晶、析出、結聚、成石。大部分膽汁中的膽固醇來源於肝細胞的生物合成,而不是飲食中膽固醇的分泌。膽固醇結石的形成,主要是由於肝細胞合成的膽汁中膽固醇處於過飽和狀態,以及膽汁中的蛋白質促膽固醇晶體成核作用,另外的因素則應歸因於膽囊運動功能損害,它們共同作用,致使膽汁淤滯,促發膽石形成。此外,目前還有一些研究顯示,膽囊前列腺素合成的變化和膽汁中鈣離子濃度的過高也可能促發膽石形成。在部分患者中,膽石形成的前提條件是膽泥生成。所謂膽泥,是由含膽固醇晶體的粘滯的糖蛋白組成。這種膽泥在超聲下可以查見,並且可能是膽絞痛、胰腺炎或膽管炎患者進行輔助檢查所能發現的唯一異常處。

膽結石的原因 成因及過程介紹

膽色素結石----包括黑色結石和棕色結石兩種。黑色結石主要在患有肝硬變或慢性溶血性疾病患者的膽囊內形成,而棕色結石則既可在膽囊,又可在膽道內形成。細菌感染是原發性膽管結石形成的主要原因。原發性膽管結石在亞洲十分常見,感染源可能歸咎於寄生蟲如華支睪吸蟲或其它不太清楚的病因。

膽結石患病隨年齡增加而增加,並且好發於女性。育齡婦女與同齡男性的患病比率超過3:1,而七十歲以後則下降到2:1。懷孕、肥胖、西化的飲食、全胃腸外營養等因素可增加膽結石的患病風險。另外,人種因素亦與發病相關,如美國西部印第安人患病率超過75%,是全球膽石最高發的人群。

膽結石的原因 成因及過程介紹

1983~1985年對我國26個省市11342例膽石患者調查顯示,膽石的分佈、類型與地域、飲食、職業、感染相關。在飲食習慣中,凡蛋白質、脂肪、或糖類其中任何一類吃得多者,其膽囊結石或膽固醇結石發病率較高,而普通飲食或蔬菜吃的多得則膽管結石和膽色素結石增高。城市膽管結石:膽道結石約為3~5:1,農村為15:1。職業中職員膽囊結石接近70%,膽管為20%;工人中膽囊結石接近60%,膽管為30%;農民中膽囊結石僅25%,膽管佔65%。膽固醇結石73%在膽囊,17%在肝內外膽管;膽色素結石62%在肝內外膽管,27%在膽囊。在美國,約有10%~20%的男子和20%~40%的女子患膽石症,後者每年造成約10000人死亡。因與膽石有關的疾病而每年都有50多萬人的膽囊被切除,其費用超過60億美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