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人物:拉斯洛·比利伊

2004年,比利伊被评选为美国著名财经网站SmartMoney最有影响力的30位市场分析人士之一。

拉斯洛·比利伊,康涅狄格州比利伊联合资产管理公司总裁。

这位老哥,是个非常实诚的人。

技术风格

在谈及他的技术风格的时候,他如实的说道:“首先,我们是不做任何营销的。我对技术分析的反感并不是大家把技术分析看成技能,而是因为有些技术分析师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是干什么的。从根本上讲,他们做的就是营销:在CNBC上抛头露面,在报纸上大放厥词,在各种各样的场合发表演说。这也是很多分析师最大的毛病。

在股市上,你能做到的,最多也只是指出某些已经不可避免的强烈趋势,给投资者指出某些基本方向。因为分析师们想的是营销,因此,他们自然喜欢夸大其词,喜欢造势作秀。比如,我想告诉大家的,就是明天早晨会很冷,会下很大的雪。但是到了技术分析师的嘴里,他们会说,明天早晨的降雪量为6?4英寸,温度会下降15度。尽管这根本就是不可预测的,但却是他们想听的。他们喜欢这样量化的确定性;希望有人确实了解这些东西。于是,技术分析师就会投其所好。按照我的风格,就是认识自己的能力所限。这也是我们在市场上能做到的极致。极少有人能达到这样的精确度。能发现趋势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就已经足够了。

点评:认清技术分析的有限性,而不是盲目过分预测。

如何解剖市场

他的方法:

第一、了解市场动向,新闻。

第二、资金流向分析

技术分析在单独使用还是与基本面分析并用时更有效?

么长时间以来,综合使用两种方法已经为我们带来了很多成功。对我来说,单纯使用一种方法就像是用一只手击掌;根本就没有用。只有用两只手才能拍出声音。我们查阅了大量报刊资料,我不仅关注图表分析师推荐的股票,也喜欢那些专心对公司基本面刨根问底、撕烂资产负债表的基本面分析师推荐的股票。然后,我们在别人的基础上做自己的研究。我们希望这样做,我们也正在这样做。

直觉在您的工作中占多大比重?

在这个行业里工作了30年之后,我发现本能的作用远比我自己想到的多。我觉得应该在20%左右吧,不过,这个比重正在缩小。我的目标就是竭尽全力,让直觉部分在分析中的百分比尽可能地接近于零。

点评:跟随交易系统,而不是用情绪,直觉做抉择。

日常工作

每天7点半上班。首先要了解一下海外市场情况,然后再检查我们自己的技术指标,其中就包括一张报表,它通过对比标准普尔500的上涨/下跌线以及对50日移动平均线的偏离,可以让我了解某只股票目前所处的技术状态。我会关注超买和超卖的股票,可能会影响当日股市的新闻事件。当股市在9点半开盘的时候,我要重新评价所有股票。我要研究表面以下的东西:股市正在发生什么,目前的趋势如何发展。我们每天都要进行大量的形态识别研究。如果我们预测的趋势是股市可能下跌1%,并且在开盘后确实下跌1%,那么,我们就有85%的把握认为,市场将会继续下跌。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指标。之后,我们要寻找日交易的机会,或是建立打算长期或短期持有的头寸。到了下午,我可能会研究一下股票市场或是开会指导下属如何工作,但坦率的是,我现在可不像20年前那么勤奋了。股市收盘时,我直接回家。我会把年轻人留下来加班。我发现,今天的经理人也不像20年前的基金经理那样兴趣广泛;他们似乎对市场也不太感兴趣。以前,我们身边还有一些老家伙,了解市场动向,关注市场动态。现在,所有人都有MBA学位,所有人都在追随系统的操作模型。

股票交易在您的生活中占据何种地位?

像我这样的人,根本就不会再梦想去干别的什么事。前纽约证交所交易员、目前的麻省理工客座教授麦克·爱泼斯坦,是为数不多能从这个行当全身而退的人之一。对于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都没有后半生可言,我们的一辈子就交给了市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得这么好,因为我们没有退路可言。所以说,我们对现实并不满足。

欢迎继续关注区块链最前线, 一帆看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