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繳納社保與公司繳納社保,有什麼區別?


最近有朋友問我,他離職成自由職業自己交社保後,等未來退休時,領取的養老金會不會比企業一直交下去領的少呢?

答案是肯定的,會!

這都是因為我們國家的養老金,基本遵循一個多繳多得的原則。也就是我們現在繳的越多,將來領得也就越多。

當我們從單位離職後, 就從單位繳納改成了個人繳納。而個人與單位所繳納的險種和繳費比例是不同的。

單位幫我們繳納的社保包含五險一金:即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險,和住房公積金。

而個人繳納的社保只包括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兩種。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及生育險是沒有的。

再拿繳費比例來說:


其中,養老、醫療和失業保險是由個人和企業分別繳納的,一般單位佔大頭(全國各地繳費比例有所不同),例如:

1、養老保險費:單位繳納20% ,個人繳納8%

2、失業保險費:單位繳納2% ,個人繳納1%

3、醫療保險費:單位繳納8% ,個人繳納2%

也就說,單位給我們繳納社保時,雖然我們個人只交8%,但單位還要幫我們交20%。所以說相當於我們整個社保交了28%。

而我們個人繳納社保的時候,由於沒有老闆,意味著沒有單位幫我們繳費,只能自己繳費,所以繳費費率就比較高,達到社平工資的20%。

這也就意味著公司繳納時要比個人繳納的多。更何況個人繳納沒有工傷、生育、失業這三項保險待遇。且單位的醫保卡每月都有一定金額的醫療費進賬,個人的沒有醫療費進賬。

那麼根據多繳多得的原則,同樣的繳費年限下,一般來說自由職業者領取的養老金在退休的時候要比企業職工低一些。

除此之外,個人繳納與企業繳納養老金時,退休待遇以及退休時間也有所差別。

首先女性參保人員退休年齡是:單位女幹部55歲,女工人50歲;個人一律55歲。

男性參保人員退休領取養老金的年齡,沒有單位和個人區別,都是60歲。

在醫療方面,單位社保的醫保卡每月都有一定金額的醫療費進賬;而個人社保沒有醫療費進賬。


綜上所述,個人繳納社保與企業繳納社保相比較而言,企業繳納社保比較划算。不過不管是否划算,社保我們我們是一定要交的,畢竟社保本身還是很合算的。


“防坑”瞭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