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匯率合理區間對我們生活將產生重大影響?

作者莫開偉系知名財經作家|知名財經評論家

針對近期外匯市場出現的波動,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將繼續實行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深化匯率市場化改革,運用已有經驗和充足的政策工具,發揮好宏觀審慎政策的調節作用,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同一天的上午,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在香港出席“債券通”週年論壇時也表示,有信心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的基本穩定。央行高層連續表態顯示我國有能力、有信心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於合理區間。


人民幣匯率合理區間對我們生活將產生重大影響?

但是,有人不禁會問人民幣的“合理區間”到底在哪兒?央行也一致認為,6.5左右為我國匯率較合理水平,那麼確定此合理水平的標準是什麼呢?這要從匯率的決定因素說起。

人民幣匯率合理區間對我們生活將產生重大影響?

從外匯交易層面來看,選擇外匯還是持有本幣,取決於保值、支付和投機需求;而從經濟要素角度出發,一國長期匯率取決於其經濟基本面。匯率理論告訴我們,影響匯率的因素可分為三類。

第一類為古典匯率理論所強調經濟基本面的的變化,主要包括通脹、經濟增速和貨幣供應量等變量,這些因素主導了匯率的長期趨勢。

第二類為國際金融理論所強調的外匯市場上供需關係變化所帶來的幣值波動,包括國際收支平衡表中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下的差額,以及本幣的國際化程度等。

第三類影響因素來自行為金融理論所強調的微觀交易主體認知偏差所導致的市場異常波動。

人民幣匯率合理區間對我們生活將產生重大影響?

綜上,合理的匯率水平應該能夠使市場達到均衡狀態。這裡的均衡狀態按照時期長短可分為利率平價,購買力平價等。因此,此處的問題就變為怎樣測度出一國的均衡匯率水平。

學術界關於均衡匯率的估算方法主要包括基本面均衡匯率、行為均衡匯率、持久性均衡匯率與均衡實際匯率等。上述方法又可以劃分為兩大類:

第一類主要以購買力平價為基礎,即均衡匯率最終由兩國的物價水平決定;

第二類則試圖通過建立以經濟基本面因素為基礎的結構式計量經濟模型來估算均衡匯率。

人民幣匯率合理區間對我們生活將產生重大影響?

從3月總理會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時表示,我們也不會通過主動使人民幣貶值來刺激出口,這樣不利於中國經濟轉型升級。中國將繼續推進金融市場化改革和法治化建設,堅持自主性、漸進性、可控性原則,穩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

根據中國經濟基本面和金融穩定的需要,使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區間雙向浮動,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李總理表態稱目前的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應該已經處於舒適區間,當時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為6.5左右。

總理的表態是基於國際國內經濟金融環境做出的綜合結論,然而我們還應看到,當前很難說有一個合理均衡匯率為各方所能接受,在此情況下,我們只能在推進過程中逐步認清怎樣的匯率水平才是合適的,需要綜合考慮經濟基本面、貨幣政策、外貿、人民幣國際化等多方面的因素。

人民幣匯率合理區間對我們生活將產生重大影響?

首先,人民幣匯率不應該持續大幅度地貶值。匯率有波動是正常的,出現貶值也是正常的,但在短時間內出現持續大幅度的貶值,對整個經濟體卻是有害的。

因為貶值會通過信心持續走弱的方式,抑制境內投資與消費。而市場始終存在著非理性的預期,因此放任波動甚至於希望“一貶到位”,這樣做往往會使匯率超調,帶來市場匯率非理性地大幅震盪。

短期內,人民幣出現持續大幅度的貶值,整個經濟體是難以接受的。事實上在其他金融和實體經濟領域,價格出現大幅波動幾乎也都是難以接受的。

比如,股市短期內持續暴跌,投資者必然遭受鉅額虧損;房價暴跌可能會使整個經濟體感受到巨大的壓力;等等。在經濟持續存在下行壓力、國際收支逆差和美聯儲加息的環境下,人民幣存在貶值壓力和預期並不奇怪。

現在的問題不在於貶不貶值,而是在於貶值要能夠控制在一個合理的幅度內,能夠讓整個經濟體在運行過程當中逐步加以接受。

因此,應控制人民幣的貶值幅度,讓它在一個比較合理的範圍內進行波動,具體來說就是要在金融資產平均投資回報率上下波動。為此應實施相關的有針對性的政策和措施。

人民幣匯率合理區間對我們生活將產生重大影響?

長期來看,人民幣匯率走勢還要取決於基本面,基本面越是強勁,匯率越能得到支撐,越能獲得基本平衡。當前,中國經濟有望繼續保持中高速增長,國際競爭力依然較強,國際收支保持順差,外匯儲備充裕,財政狀況較好,金融體系穩健。

在當前世界經濟的深度調整期,和相當多的主要經濟體相比,這樣的基本面狀況都當屬強勁之列,也足以保證外匯市場對人民幣匯率的信心,人民幣匯率不會單邊下跌。

人民幣匯率合理區間對我們生活將產生重大影響?

近日來看,人民幣快速貶值主要受到五方面的影響:

一是中美貨幣政策分化,中國貨幣邊際結構性寬鬆,美國加快加息;

二是中美經濟週期不同步,加大人民幣貶值壓力;

三是中美貿易摩擦升級;

四是美元指數走強導致非美貨幣紛紛貶值;

五是美元走強、特朗普減稅、金融市場波動加劇,資本回流美國,新興市場均現資金流出。

因此人民幣當前面臨一些支撐因素的同時,也面臨諸多壓力。支撐表現在我國經濟韌性強、通脹溫和、系統性風險得以控制和人民幣國際化程度增強。壓力有中美貨幣政策分化、中美貿易摩擦、金融週期頂部、經濟增速換檔陣痛導致的貶值風險。

人民幣匯率合理區間對我們生活將產生重大影響?

總之,中長期來看,我國宏觀經濟韌性凸顯,跨境資金管理嚴格有效,金融市場開放正吸引大量海外資金投資境內證券市場,人民幣匯率不存在持續下行、大幅偏離均衡水平的基礎。

我國要運用已有經驗和充足的政策工具,發揮好宏觀審慎政策的調節作用,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而且,保持人民幣匯率支行在合理區間也是有能力、也一定能做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