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能放下,菩提也會轉爲煩惱

如果不能放下,它便也會成為我們煩惱的根源,這便是菩提也會轉為煩惱。如果我們貪濁善、貪濁清淨,我們便不能真正獲得無上正等正覺。且聽印竹、印安如是我說~

如果不能放下,菩提也會轉為煩惱

印安說

應該如何領悟佛法?«金剛經»援引佛陀的箴言:“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怎樣理解法與非法?«壇經»上說:“非善非不善,不二之性即是佛性。”

印竹說

憨山大師曾說過:荊棘叢中下足易,明月簾下轉身難。當善已成就了我們的生命高度,讓我們放下善很難,但佛性之光的顯現是必須要善惡不思的!

不思善不思惡,是慧能大師對惠明禪師說的一句話。當五祖弘忍將衣缽交給慧能,連夜離開黃梅五祖寺的時候,慧能曾多次遭遇追殺。其中的惠明曾是一名武將,當慧能大師已經穿越江西來到廣東,還是被這位惠明追上了。他是武將,慧能絕不能與他硬拼,於是他就將衣缽放在一塊石頭上,自己躲到了石頭後面。

惠明看到衣缽,伸手就抓,沒想到無論怎麼抓都抓不動。這個時候,惠明心中有所領悟,他忽然知道了為什麼師父弘忍大師會將衣缽交給慧能,於是他說:“請留給我一些話吧!”六祖慧能於是便說:“

不思善,不思惡,此刻,什麼是明上座的本來面目?

惠明突然恍然大悟,無言感嘆半晌,並追問道:“還有什麼秘密?快告訴我!”六祖慧能說:“可以告訴你的就不是秘密了,其實秘密的東西就在你心裡。

這一千多年前的神秘對話,讓六祖慧能逃過了爭奪袈裟的劫難,最終在廣州的光孝寺剃度,開東山法門。

那什麼是“不思善不思惡”呢?難道就是在心裡已無念,已對善惡沒有分辨了嗎?不是這樣的。禪宗祖師說善惡不思,便是善惡路頭相次覺,便是善惡相遇的時候如同走到了路的盡頭,它們的對立化解了,不再有對立,它們是一體的。惡一轉念便是善,善一轉念便是惡。

然而,當人們不知道的時候,可能無意間做了很多惡,當知道什麼是善的時候心中無比懺悔,如獲至寶,並發現行善對自己生命的重要。然,恰恰就在這個時候,同樣需要我們轉身,這便是憨山大師所說的“明月簾下轉身難”。

當我們獲得法寶,就如同沐浴在明月之中;當我們見到自性,當佛陀的弟子們成就了無欲的清淨大阿羅漢,他們的轉身比走上荊棘路還要難。這麼好的東西為什麼要放下呢?但佛陀告訴他們:如果不能放下,它便也會成為我們煩惱的根源,這便是菩提也會轉為煩惱。如果我們貪濁善、貪濁清淨,我們便不能真正獲得無上正等正覺。

萃辰天心書院,願國學智慧走進千家萬戶……

講 師 簡 介

如果不能放下,菩提也會轉為煩惱

付健(印竹)萃辰天心國學傳播集團總裁

萃辰天心國學傳播集團總裁,中國國學院執行院長,成人教育專家,國內多所大學客座教授。自2007年創辦萃辰天心書院,先後在書院開講《金剛經》《心經》《史記》《道德經》等經典課程,並倡導開設中國式禮拜——半日禪修,研發首創“明心見性香茶花”系列課程,並在CCTV接受著名主持人陸一鳴採訪,暢談國學,著有自身感悟散文集《跟隨》一書。

國學不僅是知識更是能量,相信國學的力量!——付 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