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博「秦汉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赏析(3)

2005年陕西省咸阳宫殿遗址出土的秦代陶回纹方地砖(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属铺地砖,方形砖面被十字界格划分为大小均匀的4区,饰不同形式的回纹。中国古代生产与使用砖的时间大约始于西周,最初多用于铺设地面。战国晚期至秦代,陶砖的生产趋于定型,逐渐成为重要的建筑材料。秦代陶砖分砌墙用的条形空心砖和铺设地面的方地砖两种,砖上多饰有几何纹、植物纹、动物纹等图案。

国博「秦汉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赏析(3)

2005年陕西省咸阳宫殿遗址出土的秦代陶玄武纹空心砖(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属砌墙用的条形空心砖,灰陶质,长方形边框内一对玄武相向而行。

国博「秦汉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赏析(3)

玄武纹是由龟和蛇组合而成的瑞兽,为「四灵」(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之一。

国博「秦汉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赏析(3)

四灵也是象征四方的神灵,其中玄武代表北方。

国博「秦汉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赏析(3)

1993年陕西省兴平市黄山宫遗址出土的秦代陶夔纹大瓦当(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泥质灰陶,呈半圆形,当面饰有2条变形的夔龙图案,画面左右对称,周边以柔美曲线组合升腾状龙形,并分出头、身、尾三部分。

国博「秦汉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赏析(3)

该瓦当纹饰与辽宁绥中石碑地秦朝行宫建筑遗址出土的夔纹大瓦当几乎相同。

国博「秦汉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赏析(3)

1993年陕西省兴平市黄山宫遗址出土的秦代陶凤鸟纹大瓦当(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泥质灰陶,呈半圆形,当面饰有2只变形的左右对称的凤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凤鸟常被视作祥瑞的神鸟,可以攘灾纳吉,驱邪避灾,还常与和谐美好的爱情相联系。

国博「秦汉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赏析(3)

1993年陕西省秦雍城遗址出土的秦代陶联珠云纹瓦当(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泥质灰陶,圆形,无筒瓦,当面中心为凸乳钉,乳钉外饰有凸弦纹一周,内饰一周联珠纹;双线界格不穿过当心圆,将当面分为4区,每区内饰云纹一朵。联珠纹系由一串大小相同、彼此相连的圆形或圆珠形组成的装饰图案,属中国传统几何纹样,常作为分区或分栏及边饰之用。

国博「秦汉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赏析(3)

雍城自秦德公元年至秦献公二年(公元前677年—前383年)一直作为秦国都城,是秦国都城中使用时间最长的一座都城。

国博「秦汉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赏析(3)

1993年陕西省凤翔县豆腐村制陶作坊遗址出土的秦代陶动物纹瓦当(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泥质灰陶。当面饰有虎食猪纹和鱼纹。秦代瓦当上的动物纹饰丰富,有龙纹、凤纹、虎纹、獾纹、鹿纹、蟾蜍纹、四兽纹等,尤以鹿纹最多。纹饰类型大体可分为单体动物纹饰和复合型动物纹饰两种。该瓦当纹饰属于复合型动物纹饰。

国博「秦汉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赏析(3)

1979年陕西省秦始皇陵兵马俑3号坑出土的秦代青铜矛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藏),为格斗兵器中的长兵器,矛头通体宽扁,中部起脊,直刃前聚为锋,椭圆筒形骹,骹之两棱同锋刃对直,两侧有固定钉孔。

国博「秦汉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赏析(3)

1993年陕西省秦始皇陵兵马俑1号坑出土的秦代青铜长剑(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藏),为格斗兵器,格与剑身为一体。

国博「秦汉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赏析(3)

秦始皇陵兵马俑1号坑出土青铜剑30多件,有的剑身上残留剑鞘痕迹。经测试,这些秦剑有特殊的铜锡比例,坚硬而又具有韧性,外层含铬,系经过铬盐氧化处理,故虽经两千多年的地下掩埋,依然锋芒毕露,没有生锈。

国博「秦汉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赏析(3)

1987年陕西省秦始皇陵兵马俑1号坑出土繁荣秦代青铜铍(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藏),属格斗兵器中的长兵器,由矛和剑演化而来,由铍(pī)首,柲(柄)、柲(bì)末的铜镦组成。青铜铍起源于春秋,盛行于秦至西汉时期,西汉以后逐渐被铁铍取代。

国博「秦汉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赏析(3)

1974年陕西省秦始皇陵兵马俑1号坑出土的秦代青铜箭镞(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藏),属远射兵器。西汉景帝初年以前,军中箭镞多用青铜制造。景帝时期,开始制作铁箭镞,武帝末年,青铜箭镞逐渐减少,铁箭镞开始普遍使用。

国博「秦汉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赏析(3)

1968年河北省满城汉墓[M1]出土的西汉玉具铁剑(河北博物院藏)。

国博「秦汉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赏析(3)

用玉来装饰剑首、剑格和剑鞘的剑,被称作玉具剑。

国博「秦汉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赏析(3)

玉具剑上的玉饰包括剑首、剑格、剑璏(wèi)、剑珌(bì)。

国博「秦汉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赏析(3)

以玉装饰剑的做法始于西周时期,战国时期玉剑饰逐渐流行,至西汉时期,玉剑饰使用不仅广泛,而且更加系统。

国博「秦汉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赏析(3)

此套玉具剑的玉饰上均浮雕螭龙纹。

国博「秦汉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赏析(3)

1979年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大武乡齐王墓5号随葬坑出土西汉金籥青铜戈、金鐏(淄博市博物馆藏)。

国博「秦汉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赏析(3)

戈为古代常用格斗兵器中的长兵器,但从该戈材质和制作工艺来看,应是非实用作战兵器,当属汉初齐国王室仪仗兵器。

国博「秦汉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赏析(3)

其造型优雅、装饰豪华,展现了齐国发达的金器细工工艺。

国博「秦汉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赏析(3)

1984年江苏省徐州市狮子山楚王陵兵马俑坑出土的西汉早期陶执兵俑(徐州博物馆藏),俑立姿,戴帻(zé),上穿双层紧袖长襦,下着长裤,扎行滕,脚蹬圆头平底靴。

国博「秦汉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赏析(3)

双手拱执于胸前,原应执有长兵器。

国博「秦汉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赏析(3)

这类陶俑有的背负箭箙(fú),属步兵俑。

国博「秦汉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赏析(3)

1984年江苏省徐州市狮子山楚王陵兵马俑坑出土的西汉早期陶跽坐驭手俑(徐州博物馆藏),俑跽坐姿势,左手握缰绳,右手持鞭驭车状。

国博「秦汉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赏析(3)

这种陶俑与秦始皇陵二号铜车马上的驭手俑形象非常相似,应为战车上的驭手俑。俑的头部和身躯分开烧制,颈脖下端做成圆锥体形,正好插入身躯颈部事先留出的孔内。俑身原有彩绘已全部脱落。

国博「秦汉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赏析(3)

狮子山兵马俑坑发现于1984年,是继陕西临潼秦始皇兵马俑、咸阳景帝陵兵马俑之后又一重要发现,出土兵马俑2300余件,包括官吏俑、发辫俑、战袍俑、跽坐驭手俑、甲胄俑等多种类型。

国博「秦汉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赏析(3)

同墓出土的西汉早期陶跽坐甲胄俑(徐州博物馆藏),俑跽坐姿,头戴胄,胄的形制与狮子山楚王墓中出土的铁胄相同;俑左手中空,右手作抓握状,原应持兵器。

国博「秦汉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赏析(3)

他们出土时与跽坐驭手俑同为一组,排列有序,共22排,每排8-11个不等,共计有212个,应为一个军阵。跽坐甲胄俑一个是车兵中弓弩手的形象。

国博「秦汉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赏析(3)

1984年江苏省徐州市羊鬼山汉墓出土的西汉早期陶马(徐州博物馆藏),与狮子山兵马俑坑出土的陶马形制几乎相同,应为两骖两服。

国博「秦汉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赏析(3)

陶马形体健壮,唇后端有一贯穿两侧的圆孔,应为装马衔处。有的马胸前残留有红彩。

国博「秦汉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赏析(3)

整匹马为分模制作:马耳单独模制,头颈用双模制作,身躯也用双模制作,墙壁厚重,下部留口;马四肢模制成型,多为实心体,个别后腿上部中空;马尾亦用模制成实心体。

国博「秦汉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赏析(3)

马体各部件烧制后,再进行粘接、涂彩。

国博「秦汉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赏析(3)


注1、文中照片皆为作者四库全叔拍摄。

注2、文字参考展览说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