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腹瀉時最怕家長做這5件事!看看你中了幾條

 近段時間,有很多家長都在問寶寶腹瀉不止是怎麼回事?其實,寶寶出現這種現象除了因為嬰幼兒腸胃尚未發育成熟外,一些外界的因素,同樣會改變寶寶的大便性狀和次數。究竟哪些是導致寶寶腹瀉的主要誘因?寶寶夏季腹瀉又最忌諱哪些事兒呢?想要知道答案就仔細閱讀下面的內容吧!

1

夏季導致寶寶腹瀉的原因

貪涼/冷食

夏季氣溫高,不管是大人還是寶寶都喜歡吃一些清爽的食物和冷飲來消暑。但是如果沒有節制,大量飲用或食用瓜果、涼水、飲料、冰淇淋等食物就容易發生非感染性的腹瀉現象

飲水不足

夏季寶寶出汗較多,體液(唾液、消化酶等)都會隨之減少,如果沒有及時補充水分,就會導致寶寶消化不良,從而引起腹瀉現象;

致病菌繁衍

夏季的溫度和溼度是致病菌繁衍的最好時期,由於嬰幼兒腸胃發育不成熟,抵抗病菌的能力弱,一旦護理不周就容易在致病菌猖獗的夏季發生腹瀉;

食物腐壞

夏季食物易腐壞,如果無意間讓寶寶吃到變質的食物,哪怕是輕微的變質,都會對寶寶造成傷害,腹瀉也就隨之而來了;

腸道損傷

寶寶腸道一旦損傷,就會被諾如病毒、輪狀病毒所襲擊,而且這類病毒還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傳染性;

衛生問題

例如水質不潔餐具、奶具清潔不到位,就會導致細菌和寄生蟲進入寶寶體內,從而引起腹瀉。

2

寶寶腹瀉時最忌諱的5件事

1

不能食用高糖分的食物或液體

寶寶腹瀉時,胃腸道無法正常運作,很難幫助寶寶消化與吸收,體內的礦物質和鹽會隨著腹瀉而丟失。如果家長給正在腹瀉的寶寶餵食高糖分的食物或飲料,只會導致寶寶腹瀉加重。

2

不可擅自用藥

寶寶腹瀉了,很多家長會根據以往的“經驗”擅自給寶寶服用藥物進行治療,這種行為很容易加重腸道損傷,引起脫水。所以2歲以下的嬰幼兒服用藥物前,一定要諮詢專業的兒科醫生。

3

不注重衛生

腹瀉寶寶的排洩物含有感染源,不管是家長還是寶寶接觸後,都容易因此而患上感染性腹瀉。所以在護理寶寶前後,無論家長還是寶寶都應清洗雙手,避免交叉感染。

4

不容忽視脫水的危害

腹瀉容易導致寶寶出現脫水現象,嚴重時會損傷寶寶的大腦和器官,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寶寶腹瀉期間,家長一定要注意給寶寶適當補充水分,以防止脫水。當寶寶出現尿量減少、囟門凹陷、少淚、眼窩凹陷等脫水症狀,一定要遵醫囑口服補液鹽溶液或靜脈輸液治療。

5

不要隨便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有利有弊,家長千萬不要認為抗生素是嬰幼兒抵禦病菌的“盔甲”,在某些環境下(如病毒性腸炎),它也可能成為致病菌襲擊的“軟肋”。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或腹瀉進行時,都不要輕易給寶寶服用抗生素。一來會降低免疫力,二來則會使腹瀉更加嚴重。

如果確診是細菌性腸炎,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抗生素。但如果只是

病毒性腸炎,千萬不能使用抗生素。如果需要化驗,家長可將寶寶的便便放入保鮮袋內,並在2個小時內送檢,以便查找原因,對症治療。

由於每個寶寶的年齡不同和飲食習慣不同,其排便次數也會有所差異,但只要是有規律且體重增加正常,一般問題不大。但如果寶寶便便的性狀和數次與以往差異很大(出現水樣便或有粘液),且伴有脫水、高熱、精神差等異常症狀,家長應及時帶寶寶就醫診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