滷菜中各種香料圖文介紹以及作用,附上滷菜配方和操作方法

最近和朋友們聊了關於滷菜的一些介紹。很多朋友提到不少關於香料問題,烹調提鮮、增色添香,以及對香料的品種、特性、使用等很多問題。今天就一些常用植物(草本)香料做一下簡要的介紹,並附上圖片,以供大家購買時做參考。

上一篇我們介紹了八角、砂仁、排草、小茴香、藿香、山奈、甘草、白扣、草寇、畢波、草果,今天接著介紹其他的香料。

不喜歡的大神或者噴青可以繞道,切勿進行人身攻擊。不噴也不會憋壞肚子。這裡只是作為分享和交流的平臺。有更好的經驗,可以相互交流。

12:桂皮

也叫肉桂,外皮呈棕色,內皮暗紅棕色或黑棕色,呈卷狀。加入滷菜可使肉類祛腥解膩,芳香可口,香氣;入口醇厚回甘,口留餘香。廣西產桂皮較好,初嘗帶麻味,細品回甜。

口乾舌燥、咽喉腫痛不宜食用。

滷菜中各種香料圖文介紹以及作用,附上滷菜配方和操作方法

13:靈草

也叫靈香草,又名零陵香,有濃烈香氣,性味甘平。因其香味濃烈,在滷菜和麻辣火鍋中一般用量不宜過多。以免搶味。

滷菜中各種香料圖文介紹以及作用,附上滷菜配方和操作方法

14:香茅草

具有一股濃郁的檸檬香味,在滷菜中使用能夠調和其他香料的中藥味,聞起來香味宜人,增加食慾

滷菜中各種香料圖文介紹以及作用,附上滷菜配方和操作方法

15:丁香

丁香分公丁香和木丁香,一般滷菜用公丁香,香味濃郁,品嚐有舌麻的感覺。因其香味過於濃烈,用量不宜多,家庭用兩三顆即可,否則搶味厲害。

16:黑胡椒

黑胡椒辛辣味道濃烈,有較強的去效果。適合做牛肉、內臟(如豬肚)等滷菜,生拌涼菜的時候,加入黑胡椒粉,使菜品清爽中帶點微辣。

17:香果

圓形,殼堅硬。香氣微濃,用於滷菜或者熬湯增香。有抗氧防腐的作用。

滷菜中各種香料圖文介紹以及作用,附上滷菜配方和操作方法

18:香葉

曬乾的香葉,用於滷菜、燒菜菜品。香葉的香氣清香誘人,具有桂皮和香果的混合香味。滷菜中的作用,以脫臭為主,增香為次。

滷菜中各種香料圖文介紹以及作用,附上滷菜配方和操作方法

19:當歸:

當歸香味特濃奇特,略帶一點藥香味,滷菜中不宜過多,壓制異味的不錯選擇。在滷製雞肉和牛肉時,可以適量增加用量。

20:陳皮

又叫橘子皮、是柑橘皮曬乾後的成品,色紅,香味濃郁。有去腥增香的效果。在滷製兔肉和牛肉時可以增加用量。代表菜有陳皮牛肉、陳皮兔丁等。

滷菜中各種香料圖文介紹以及作用,附上滷菜配方和操作方法

21:白芷

多見於切片呈白色,微香、微苦味、滷菜中用於去異味、增香。鴨肉製品可以增加用量。最近本人用於炒制麻辣小龍蝦,1000克小龍蝦用量50克,效果還不錯。

22:佛手

氣味清香淡雅,在滷製油膩重的如豬肉類加入,可使肥肉吃起來不會太油膩。一般幹雜店沒有賣,藥店可以買到。

23:千里香

氣味微苦帶麻辣味。一般少量使用,在滷製麻辣菜品時可以適量加入

滷菜中各種香料圖文介紹以及作用,附上滷菜配方和操作方法

24:木香

辛香味、有點微苦,可增加香味,有抗菌作用。在豬肉類滷菜中常使用。因為有苦味,不宜大量使用

25:良姜

也叫高良薑,棕紅色或者棕黃色,有辛辣和芳香氣味,可調味增香。調製滷水的好調料。

滷菜中各種香料圖文介紹以及作用,附上滷菜配方和操作方法

26:梔子

紅色,對於滷水有增色效果,其他的如增香、提味效果不明顯

27:香菜籽

可去腥、去羶、增香。菜籽淡黃色,氣味芳香,味微辣,滷水中常見用料,能有效提升滷菜的香味,算是萬能百搭的香料

以上基本就是常用的滷料,在滷製菜品時需要適量搭配,如果開店,最好有固定的搭配比例。不一定所有香料都全用哦。才能使菜品的香味和口感保持穩定。

彭州板鴨

麻辣鴨頭

五香滷豬耳朵

滷菜中各種香料圖文介紹以及作用,附上滷菜配方和操作方法

五香纏絲兔

滷料配方:100斤水(基礎配方)

八角50克、川砂仁20克,排草20克,小茴香30克,山奈50克,藿香50克,甘草30克,白扣30克,草寇20克,畢波20克,草果30克,肉桂40克,靈草20克,香茅草30克,丁香10克,黑胡椒50克,香果40克,白芷40克,陳皮40克,幹辣椒50克,香葉30克,香菜籽40克,木香20克,當歸30克

以下為各肉類滷製品在以上滷料基礎配方上的增減方法:

滷豬肉類的:加佛手20克,沙參15克,良姜10克、木香20克

滷鴨肉類:加白芷30克,孜然10克,陳皮30克

滷雞肉類:基礎配方減去排草,靈草,畢波,加當歸30克,沙參30克、山藥片40克

滷牛肉類:加桂皮20克,陳皮20克,白芷30克

兔肉類:加陳皮30克,當歸20克,

動物內臟類:加黑胡椒20克,陳皮20克,山奈20克,良姜30克

滷菜禁忌:滷製菜品過程中建議不加味精和醬油(生抽、老抽都不能加),味精久煮澀口,醬油久煮使菜品發黑

滷菜注意事項:滷製內臟的滷水都為一次性使用,所以每次滷製內臟時,最好單獨取一些老滷水,另起鍋滷製,用完即倒掉。其他肉類滷水可循環使用。

糖色炒制:鍋裡倒入100克菜油,500克冰糖(能使菜品亮色),中火將冰糖炒化,然後開小火慢慢炒制,期間不停攪動,待冰糖汁變成棕色,並且由大泡變成小泡時,加入準備好的開水250克,燒開用小火慢慢熬製20分鐘左右,糖色就炒好了。

滷水底湯製作:水100斤,豬腿骨10斤,牛腿骨10斤,老母雞半隻約2斤(勿用市場上的冷凍雞架)。先將豬骨,牛骨,雞焯水,去掉血水,然後放入100斤水中,加入生薑500克,蔥250克,花椒100克,胡椒50克,料酒250克,大火燒開,小火熬製8小時。熬好之後撈出雞肉、豬骨,牛骨,再用細紗布過濾一遍熬好的老湯,濾掉所有的肉渣,滷水的底湯就做好了。

五香滷水調製:所有香料用紗布袋裝好,用溫水浸泡30分鐘,去除香料的異味,然後將香料包放入熬製好的底湯中,加300克鹽和糖色,小火熬製2小時左右,熬出香味即可。

麻辣滷水製作:在五香滷水中加入花椒200克(根據口味增減),幹辣椒750克(根據口味增減)

滷水的保存:夏季滷菜之後,將菜品撈出後,將滷水燒開靜置不動,晚上再燒開一次,冬季隔天燒開一次即可。滷水在滷製1周以後,要用紗布過濾一次,以濾掉滷水裡的肉類殘渣。如果家庭少量自制,可以放冰箱保存。

肉製品滷製方法:所有的肉類製品,在滷製之前需加入姜、蔥、料酒、鹽醃製,夏天醃製2小時,春秋醃製3-4小時,冬季醃製6-8小時,然後將醃製後的肉製品洗淨,進行焯水,以去除多餘的血水和腥味。然後將滷水燒開,放入生薑、料酒,投入需要滷製的原料,大塊的需改刀或者用竹籤刺些小孔,以便入味。大塊的先下鍋,小塊的後下鍋,菜品滷製到8分熟時,加入雞精增鮮,然後關火,讓菜品在滷水裡浸泡1-2小時。滷製過程中,隨時觀察菜品的顏色,如果顏色淡了,即可加入適量糖色,因為糖色偏甜,所以加入糖色的同時,適量加點點鹽分。

蔬菜類、豆製品滷製方法:一般蔬菜可以直接滷製,對於澱粉含量重的,如土豆、藕一類的,則要單獨滷製,否則滷水很容易變得粘稠。豆類製品也需要另起滷水單獨滷製。

關於滷菜顏色:很多剛開始做滷菜的朋友炒制不好糖色,這時可以適當的用些紅米上色,具體方法是在原材料焯水的時候,加入紅米,使原材料在滷製之前就帶有一定的底色,這樣,滷製的時候上色更容易。紅米是一種安全的上色原料,和大米、黑米是一類的,屬於穀物類,所以可以放心使用。

關於香料包更換:香料包一般是滷兩次才更換一次,每次根據滷製菜品的多少適當添加。上面寫到的香料配方,一次料包可以滷120斤肉製品,一般來說,第一次下的香料包,在滷製半小時之後,聞到香味很濃郁時,即將料包撈出,待菜品撈出 鍋之後,再將香料包放入鍋中,以便第二次滷製,第二次滷製就不需要再將香料包撈出了,這樣每次滷製的菜品香味基本就一致了。

關於滷水鹽味:如果是醃製過的菜品,滷水的鹽味就和我們平時炒菜的鹽味一致就可以了,對於沒有醃製過的菜品,如蔬菜類,則滷水鹽味要偏鹹一點。

注意事項和處理方法:1:在滷製菜品的過程中,如果滷水上面漂有泡泡,一定將泡泡儘可能的撇去

2:如果滷水時間長了變得粘稠,可以將滷水倒掉一些,加入新的骨頭湯,也可以用新鮮 豬血或者雞血1000克,凝成塊後直接倒入滷水中燒開,然後將滷水過濾一次即可。

以上就是我們自家滷菜的配方和操作過程,才疏學淺,有不恰當的地方,歡迎大家交流學習,也可以私信我。如果您覺得還算滿意,請幫我們點贊並轉發,讓更多的朋友能夠受益。

附上自家滷菜配方和滷菜操作方法:(僅供參考,不喜勿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