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飛汽車以資抵債給東安動力,恐汽車夢斷

在進軍汽車行業35年後,哈飛汽車最終還是倒在了轉型的半路上。作為曾經風靡一時的汽車品牌,“哈飛”的年銷量有過12萬輛的輝煌歷史,這個數據在17年前還是可圈可點的。在此之後的幾年,哈飛發展急轉直下,到2008年負債累計達近10億元。2009年,哈飛汽車被併入中國長安汽車集團進行重組,隨後成為其下品牌的代工廠。

哈飞汽车以资抵债给东安动力,恐汽车梦断

然而“哈飛”的衰落也使得國內知名發動機公司——東安動力業績不佳,甚至一度由於欠款問題還鬧上了法庭。8月6日晚間,東安動力發佈公告稱,公司將與哈飛汽車簽署《抵債協議書》,哈飛汽車將以零部件及動能業務相關資產抵償對東安動力所欠部分貨款,資產價格經雙方協商確定為7113.31萬元。由於東安動力此前已將哈飛汽車欠款金額全額計提減值準備,本次抵債將增加公司2018年盈利7113.31萬元。

哈飞汽车以资抵债给东安动力,恐汽车梦断

哈飛業績不佳 東安動力受累上庭要說法

哈飛汽車是東安動力控股股東——中國長安的全資子公司哈爾濱哈飛汽車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主要向東安動力採購汽車發動機。多年來,哈飛汽車一直是東安動力的第一大客戶,2011年東安動力對哈飛汽車的銷售額高達6.67億元,佔前五大客戶合計銷售額近一半。

實際上除合作關係外,哈飛汽車的欠款問題也由來已久。2007年,東安動力的應收賬款從2005年、2006年的5個多億猛增至超過14億元,其中哈飛汽車的應收貨款就超過了13億元(其中包括應收賬款12億元,剩餘為應收銀行承兌匯票和應收商業承兌匯票)。對此,東安動力於2007年底與哈飛汽車制定了還款計劃,後者承諾將於2010年8月將所欠款項償還完畢。

長安集團曾試圖通過資金輸血,讓哈飛作為長安汽車代工來拯救哈飛。不過,由於2012年哈飛汽車銷量嚴重下滑、經營困難、資金緊張,儘管其大股東中國長安一方面要求哈飛汽車嚴格按照還款協議執行,另一方面給予哈飛汽車相應的資金支持,但截至2012年末,哈飛汽車仍欠東安動力貨款4.43億元,未完全履行還款協議。此外長安集團旗下上市公司長安汽車2012年的年報也顯示,哈飛汽車2012年虧損7.6億元。

道哥說車翻看東安動力年報後還發現,2015年,哈飛汽車以土地、房屋等資產清償債務,共償還1.2億元,仍低於此前承諾的金額。據東安動力2016年11月23日公告顯示,截至2015年6月,哈飛汽車欠東安動力貨款約2.63億元。東安動力多次催告仍未償還,遂提起民事訴訟,由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受理,同年7月13日一審開庭。隨後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一審判決哈飛汽車敗訴,要求判決生效後10日內償還,並負擔135.5萬元的訴訟費用。不過由於判決尚未生效,並且哈飛汽車已資不抵債,判決執行與否仍具有不確定性。

哈飛易主 淪為長安福特代工廠

根據2015年6月工信部網站發佈的《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第274批),在擬發佈的新增車輛生產企業名單中,長安福特汽車有限公司哈爾濱分公司赫然在列。公告中,“黑龍江省哈爾濱經濟技術開發區哈平路集中區徵儀南路1號”這個原哈爾濱哈飛汽車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的生產廠址也正式易主,成為長安福特哈爾濱分公司生產地址。

時任長安集團總裁的張寶林此前表示,長安福特哈爾濱新廠前期將延續哈飛汽車之前的工作,繼續代工長安悅翔V3,年產能為8萬輛,之後將開始生產長安福特代號為C346和I06的兩款新產品,計劃實現12萬輛的年產能。有業內評論認為,哈飛被長安汽車收購後最終也沒能逃脫被利用後遭拋棄的命運。雖然長安汽車方面曾多次表示,不會放棄哈飛品牌,但實際上留給哈飛汽車的是成為零部件製造商。這家擁有35年造車經驗的自主品牌,改革的結果就是成為歷史。

然而“嫁給”長安兩個月之後,哈飛便爆發了大規模的員工維權事件。身處快速擴張期的長安並沒有把許諾的資源給到哈飛,長安對哈飛採取的主要動作便是裁員、停止新車研發、降低成本。在這樣的思路之下哈飛汽車產量從2009年的22.5萬輛下跌到2014年銷量僅有1971輛,此時的哈飛已經完全淪為“代工廠”。

哈飞汽车以资抵债给东安动力,恐汽车梦断

表面看來,投身長安福特的哈飛有了一絲的好轉,但長期以來的虧損狀態讓哈飛背上了大量的債務,僅靠代工寄人籬下的哈飛獲得的利潤有限。此時的哈飛已經與離開長安轉投北汽懷抱的昌河走上了截然不同的發展道路,在北汽集團的支持下,昌河汽車已經逐步重新回到了業界的視線裡。對於未來,仍處在虧損下的哈飛還看不出一絲希望。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7398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