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白:你那麼火,爲什麼還是賣不好?

近幾年,新興品牌“江小白”猶如異軍突起之勢迅速佔領了白酒市場,速度之快令人咂舌,鋪天蓋地的文案衝擊著人們的眼球,流行的同時也引發了無數的爭議,其中最大的爭議就是:

在其火速引爆潮流的背後,其銷量是否與其知名度相匹配,想要通過打情懷牌在白酒市場上另闢新徑,消費者真的是否會甘願為情懷買單?

江小白:你那麼火,為什麼還是賣不好?

銷量是判斷一個產品是否成功的關鍵,我們先來看一組數據,盛初諮詢給的數據是16年銷量4億,而江小白離職的一位高管,則在宣傳案例時稱,江小白的年銷量已經達到10個億,而不管是4億還是10億,在“老村長”茅臺、五糧液麵前都只能算是“蠅量級”。

一方面是傳播量的迅速攀升,另一方面則是其轉化率和留存率的低迷,其銷量連一個普通的二線品牌都不如。

找到產生這些現象原因的關鍵,首先是要明白為什麼江小白這個品牌在一夜之間被人們所熟知。很多人提起江小白知名度飆升的原因都離不開其扎心的文案,如果只是這樣,為什麼依靠文案營銷的品牌這麼多,火的只有江小白?

首先,這離不開其強大的鋪貨能力,在全國上百萬家餐飲店的門面內,我們都可以看到江小白的身影,在你和幾個朋友小聚,需要酒來助興的時候,他就在那兒等著你,正所謂,遠水救不了近火,唾手可及的商品更容易抓住消費者的心。

其二,則是他的產品定位明確

,在每瓶酒都在強調他是古法釀造,與中國悠久的白酒文化綁定在一起時,江小白打著青春小酒的旗號,以“輕”酒的名義虜獲了8090後的心,而之前傳統的白酒營銷重點都在父輩那一代,很少涉及當下的年輕人群體。

江小白:你那麼火,為什麼還是賣不好?

既然江小白的IP如此深入人心,為什麼其轉化卻很少,留存更少?

從以前的“酒香不怕巷子深”到如今的“只求巷子淺,不求酒香”,鋪天蓋地的營銷手段猶如亂花漸入迷人眼之勢佔據了顧客的感官,在面對信息的狂轟亂炸,難免會感覺視覺疲勞,如今,越來越多的品牌都利用走心的文案來引起消費者的共鳴,硬生生插入的文案次數多了,難免讓人覺得審美疲勞,無關痛癢。

另外,江小白過度的將品牌形象轉化為”悶騷禁慾文藝男青年”,這可能更適合一些飲料的品牌,但是放在白酒市場上,無異於將品牌小眾化,與白酒主流市場不符合,畢竟在人們習慣了啤酒配小龍蝦的行為模式時,要人們一時變換口味,可謂是費力不討好,而在一些大場面中,江小白似乎又上不了檯面,無形之中陷入了腹背受敵的境地。

還有的人覺得是價格原因,事實上只要產品直擊客戶痛點,多高的價格都有人買單,在白酒高達四位數的今天,難道會連幾十塊一瓶的江小白都消費不起嗎?

歸根究底,還是要迴歸產品本身,如何將情懷落地是其要考慮的關鍵問題,畢竟對於60、70那一代的人來說,他們喝慣了濃香型白酒,很難接受江小白這樣的小酒,而對於大都數年輕人來說,他們寧願享受幾塊錢的啤酒帶來的快感,也不願花幾十塊錢買令人嗆鼻的白酒,畢竟,白酒不同於新型飲料,不是誰都樂意隨便試試的。

江小白:你那麼火,為什麼還是賣不好?

還記得前幾年大火的凡客,也是依託文案營銷在電商還沒有興起的時候迅速虜獲了消費者的芳心,對於一家企業而言,引爆潮流之後,面臨的問題就是如何使它成為一家“正常的持續的盈利性組織”,顯然,凡客沒有跨過這道坎,一夜之間就在人們的視野當中消失殆盡,如今的江小白也如同凡客一樣,都是在最初引爆了流量,但是之後形勢大好,還是高開低走,我們靜觀其變。

有個關於德國繪畫大師阿道夫·門採爾的故事,就很好詮釋了用心做產品與用心做文案的差別。一個青年人問他:“我畫一幅畫往往只用一天的時間,可為什麼賣掉它卻要等上一年?”門採爾回答道:“請倒過來試試!你花一年的功夫去畫,那麼你只要一天的時間就可以賣掉它!”

因此,江小白要想在白酒市場長期的走下去,在酒的口感上還要多下功夫,畢竟好的營銷策略只是一種助力的手段,而真正能深入消費者內心,讓消費者甘願為情懷買單的還是產品本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