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健身至今你也没想过吧~?

这个问题,健身至今你也没想过吧~?

问:斌卡,有个问题我想问很久了……为什么训练的器械,叫做杠‘铃’,哑‘铃’。

这里面我只有一个“杠”字是能理解的……完全不能理解是怎么起名的。

答:

问的好哈哈!我估计有好多同学,健身至今也没想过这个问题。

其实,杠铃和哑铃,都是英文直译过来的。杠铃——Barbell,杠一样的铃。哑铃——Dumbbell,哑的铃。还有壶铃——Kettlebell,壶一样的铃。

这个问题,健身至今你也没想过吧~?

而其中,杠铃的命名,又是根据哑铃来的。在1711年,《牛津词典里》才出现哑铃Dumbbell这个词

“I exercise myself an hour every morning upon a dumbbell, that is placed in a corner of my room…My landlady and her daughters…never come into my room to disturb me while I am ringing.” (注意这里用哑铃锻炼,使用的词是 ringing)

“每天早晨我都会用哑铃锻炼一小时,它放在我房间的角落里…我的女房东和他的女儿,从未在我训练的时候打搅我”(听起来主人公似乎期盼着本子或者A片里的剧情……)。

1774年,本杰明富兰克林也在自己的著作里,提到过哑铃训练法。

而哑铃,顾名思义,其实就是哑的铃——没声音的铃。

这个问题,健身至今你也没想过吧~?

在中世纪到近代的欧洲,大家每天都会敲响教堂的大钟(也是Bell,请看上图中红字‘TacoBell’,也翻译成塔可钟)。

这个问题,健身至今你也没想过吧~?

17世纪英国诺尔庄园的敲钟装置

而很多村民就觉得,敲这玩意儿好累啊!跟锻炼身体一样!那我平时要是想锻炼身体呢?就去教堂敲钟?这我还不被上帝用雷劈死!

于是一种既能锻炼身体,又不会叮叮当当烦人的训练器械就被发明出来了。由于它一开始是根据铃(钟)发明的,所以,它被命名为Dumb(哑的,不会说话的)Bell(铃,钟)。

这个问题,健身至今你也没想过吧~?

另一说呢,则是哑铃这种类型的器械,早就被发明出来了。只是之前没有特别统一的制式和名称。而后来,大家发现它们的长相很像敲钟装置上图的这个部分,所以都管他们叫做哑铃。

总之,都跟教堂里的钟有关。而后面的杠铃、壶铃,就是他的弟弟妹妹了(其实只是名字上的弟弟妹妹,美索不达米亚的一些石雕上就有类似壶铃的玩意儿,虽然不知道是不是做这个用的)。

这个问题,健身至今你也没想过吧~?

一个公元400-800年的石制哑铃状雕塑(不确定是否为哑铃)。现存放于美国巴尔的摩的博物馆

至于我们中国古代,也是有类似的东西,石锁和石担。石锁就是个类似哑铃、壶铃一样的玩意儿,很多人都见过。其实这类玩意儿国外也有类似的,叫做Dannie Stone。而石担,就是类似杠铃一样的训练器械(目前我没太查清这两样的历史发展。有机会做做功课,给大家再讲讲)。

古典的健身器械是怎么发明发展的?戳这里→论“如何优雅的去健身”。

古代健身房是啥样?戳这里→健身的祖师爷,就是九头身的奠基者。

问:斌卡啊,你说最燃烧热量的训练动作,就是大肌群的复合基础动作,其次是大肌群的安全动作,这些都远远高于单关节鼓励训练、小肌群的训练。

到底什么是基础动作,什么是安全动作

答:

这个问题,健身至今你也没想过吧~?

首先呢,每个部位的训练动作都可以按照其动作特点、相关关节的活动角度,被分为多关节的综合动作和单关节的针对动作。

这个问题,健身至今你也没想过吧~?

多关节综合动作,以自重重量、大重量、多关节活动为主,如:深蹲、硬拉、卧推、引体向上等,都算是综合动作。综合动作被认为有着最好的增长力量的效果①。

由于这些综合动作刺激目标肌群增长是最为有力的,所以也被叫作基础动作。这些动作有更多的相关肌群参与其中,能做起的重量更大。

正是由于参与的肌群过多,需要调配这些肌群活动的神经功能也相当复杂,所以训练过程中更容易导致神经功能和附带小肌群的疲劳。

这个问题,健身至今你也没想过吧~?

其次,在健身房训练的同学,健身房还有一类器械,其动作特点从本质上看和基础动作相类似,也是多关节、大重量训练,但是器械提供了固定发力点,所以相对更稳定,也更安全,我们管它们叫安全动作。

固定器械的安全动作,可以通过固定点限制具有协同作用的关节运动,专注于目标肌群的发力和动作,既可以减少协同肌群和相关神经不必要的疲劳,又可以冲击一下目标肌群的大重量。

这个问题,健身至今你也没想过吧~?

所以适合在基础动作后,进一步、深层次地锻炼你想训练的肌群。比如一开始,你已经做过杠铃卧推了,一些参与的小肌群比如前锯肌已经力竭。这时你可以采用固定器械卧推,由于固定器械比较稳定,不会上下晃动,你的前锯肌不用参与控制平衡,你可以放心地让胸部承受大重量,而不必担心砸到自己。

这个问题,健身至今你也没想过吧~?

在居家训练中,虽然没有固定器械的参与,但是选择的原理是相同的。你可以在训练的一开始使用大重量或者爆发力进行少次数的训练,这些动作会更多地消耗神经和力量。接下来使用中等重量多次数的训练,一样能保证你的训练效果最优。

这个问题,健身至今你也没想过吧~?

这个问题,健身至今你也没想过吧~?

这个问题,健身至今你也没想过吧~?

这个问题,健身至今你也没想过吧~?


①Kraemer, W. J. "Strength training basics: designing workouts to meet patients' goals. " Physician & Sportsmedicine 31.8(2003):39.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