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社会的形成源于中国两千年前的道家思想

美国社会的形成源于中国两千年前的道家思想

前言:人类社会的思想是多元化的,每个成年人都有自己认同的思想,不同的思想促使不同的行为。拥有共同思想的人群居在一起,就促使了共同行为,共同行为产生了共同的文化,共同的文化产生了共同的国家。文化不分优秀和落后,是一类人行为的表现。文明不同于文化,文明是一种代表着人类理想社会的发展方向,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是中国人为了追求理想社会产生的,道家思想是华夏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主旋律。

两千多前的华夏民族,在天下大乱的春秋战国时期,华夏人面临着一个重大问题,用什么办法结束这战火纷飞的乱世,让人们过上长治久安的幸福生活。对于这个问题,诸子百家纷纷登场,道家、墨家、儒家、法家、阴阳家、名家、兵家、医家、纵横家、农家、杂家等各成体系,希望用本家思想来拯救这失道的乱世。

诸子百家中以道家、墨家、儒家三家最为有名,道家思想源于上古黄帝思想,到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以老子、杨朱、庄子为主的道家学派。老庄思想传承至今人人尽知,可是风靡一时的杨朱思想却未流传下,当时社会有这样一句话:

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可见当时天下的言论最流行的是道家的杨朱思想和墨家的墨翟思想。杨朱思想到底是什么?为什么秦汉之后几乎销声匿迹?这种思想去哪里了?

美国社会的形成源于中国两千年前的道家思想

介绍杨朱思想的系统书籍并不多,大多已经失传,但是可以在道家、墨家、儒家的书籍中看到杨朱的身影,现存最完整的书籍是《列子.杨朱篇》,其中最有名的一部分如下:

杨朱曰:“伯成子高不以一毫利物,舍国而隐耕。大禹不以一身自利,一体偏枯。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禽子问杨朱曰:“去子体之一毛以济一世,汝为之乎?”杨子曰:“世固非一毛之所济。”禽子曰:“假济,为之乎?”杨子弗应。禽子出语孟孙阳。孟孙阳曰:“子不达夫子之心,吾请言之。有侵若肌肤获万金者,若为之乎?”曰:“为之。”孟孙阳曰:“有断若一节得一国,子为之乎?”禽子默然有间。

孟孙阳曰:“一毛微于肌肤,肌肤微于一节,省矣。然则积一毛以成肌肤,积肌肤以成一节。一毛固一体万分中之一物,奈何轻之乎?”禽子曰:“吾不能所以答子。然则以子之言问老聃、关尹,则子言当矣;以吾言问大禹、墨翟,则吾言当矣。”孟孙阳因顾与其徒说他事。

翻译成白话文的意思是:

杨朱说:伯牙子高(伯益,人名)不肯用一根毫毛去利于万物,舍弃王位,隐居耕作。大禹不肯为自己谋利,却累的半身不遂。上古之人损毁自己一根毫毛去利天下,是不肯给的,将天下的全部去奉养一个人,是不可取的。人人都不损一毫,人人都不去图谋天下,天下就会得到大治。”

禽子(人名)问杨朱说:“去掉你身上的一根毛用来济世,你愿意这样做吗?”杨子说:“世间不是一根毛所能济的。”禽子又说:“假如可以济世,你愿意这样做吗?”杨子不回答。禽子又问孟孙阳(人名)。孟孙阳说:“你不明白杨子的心意,我替他说。假如侵害你所有肌肤你可以获得万金,你愿意去做吗?”禽子回答说:“我愿意。”孟孙阳说:“假如断掉你一关节你可以得到一个国家,你愿意去做吗?”禽子沉默了好长时间。

孟孙阳说:“一根毛比肌肤微小,肌肤比一根关节微小,这是很明白的道理。可是一根毛积累多了就成了肌肤,肌肤积累多了就成一关节。一根毛固然是身体的万分之一,你为什么轻视一根毫毛呢?”禽子说:“我不能回答你的问题,可是以你的言论去问老子和关尹,你说的很正确;以我的言论去问大禹和墨翟,我说的是正确的。”孟孙阳因为要和门徒说事离开了。

由上可知:杨朱的中心思想是“贵己”、“重生轻物”。展开来说有三个要点:

1、“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这是杨朱的政治理念,人人都要重视自己的利益,不要去损害别人的利益,天下人的利益不能让一人独有,这样天下人的利益就可以保障,天下就可以大治,这就是“贵己”思想。

2、“世固非一毛之所济。”这是杨朱的人生理念,天下之人要重视自己的身体,保护好自己的身体,身体是一切之本,这就是“重生”思想。

3、杨朱认为个人利益高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得以保障,就没有什么集体利益,集体利益自然可以得到保障,反对以天下利益的名义损害个人利益,这种思想类似西方美国的“民主和自由”思想。

美国社会的形成源于中国两千年前的道家思想

美国建国时的《独立宣言》这样写道:

我等之见解为,下述真理不证自明:凡人生而平等,秉造物者之赐,拥诸无可转让之权利,包含生命权、自由权、与追寻幸福之权。

兹确保如此权力,立政府于人民之间,经受统治者之同意取得应有之权力;特此,无论何种政体于何时坏此标的,则人民有权改组或弃绝之,并另立新政府,本此原则,以成此型式之政权,因其影响人民之安全幸福至巨。

深思熟虑后,当得此论,即建立长久之政府,不应以无足轻重之理由改组,而基于已知之过往,世人宁可容忍积重难返之邪僻。然当连串之滥权者与篡夺者执迷不悟,迫人民屈伏于绝对专制下时,推翻此政府,是其权利,是其义务,并为未来之安稳提供新保障.....

由上可知:美国的《独立宣言》蕴含三大重要思想:独立、民主、自由。

1、美国社会思想源于人人都是造物主所赐,拥有生而平等的各种权利,特别是生命权、自由权和私人权利。这和杨朱的“贵己”和“重生”思想完全一致,美国的法律很少有死刑,这与杨朱的“重生”思想是一样的。

2、美国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是人民赋予政府管理公务的权力,如果政府破坏人民权力,那么人民有权改组或者另立政府。这就是美国的民主思想,人民权力高于政府权力,人民有权解散和推翻不为人民服务的政府。这种说法思想和杨朱的思想一致,个人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得以保障是政府存在的前提。

3、美国社会是联邦制国家,各个州高度自治,军队是职业军队,不属于任何一个政党,只属于议会,只属于人民,因此美国人不会担心哪个政党会以控制军队,这就保证了“民主和自由”,人与人之间相对独立。杨朱思想同样有“民主和自由”,自己做好自己的事,不去干涉别人,所谓的“政府”完全可以不存在,天下就会大治。

美国以“民主和自由”思想为基石,成为当今世界最强大的国家,那么杨朱思想为什么自秦汉之后几乎消失匿迹了呢?原因有三:

一、当时中国处于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已经失去了管理天下的能力,主要原因是“以德治国”的思想被摒弃,周天子的继承是世袭制,世袭制难保周天子中会出现昏君和无能之辈,周天子的无能造成天下大乱,诸侯纷争,战火纷飞,平定乱世采用杨朱思想必然会和王权产生极大冲突,王权天授的思想不会接受杨朱的民权思想。

二、秦国的崛起更是排斥杨朱思想,秦国为虎狼之师,自商鞅变法后采用以法治国和兵家治国,秦始皇能消灭六国关键在于将军功与爵位绑定在一起,杀敌有功者奖赏,临阵脱逃者重刑。这种王霸思想虽能取一时之功,但是终究还是要灭亡的,因为这种做法违背人的天性,夫兵者不祥之器。

秦始皇消灭六国后,焚烧大量书籍,主要采用法家思想治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杨朱思想与秦始皇的思想对立,当然不会被秦始皇认同,因此成为末流思想。

三、周朝的宗法制和礼乐制度,是杨朱思想无法在中国流行最重要原因。周朝的宗法制和礼乐制度,在汉武帝时期演变成为儒家的三纲五常。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儒家思想作为治国的主要思想,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得以强化,从此中国陷入了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不可自拔。杨朱思想历经两千年的封建社会,逐渐被人淡忘,仅在民间流传。

综上所述:杨朱思想类似美国的“民主和自由”思想,虽然在春秋战国时期风靡一时,但是随着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强化,逐步淡出了政治舞台。道家思想中杨朱一派虽然没有在中国流行,但是却在美国流行,从而促使了美国的强大。美国的前身是殖民地,没有宗法制和礼乐制度的束缚,没有王权天授的束缚,没有儒家三纲五常的捆绑和人身依附,没有皇帝的专制,这些先天土壤正好适合杨朱思想的生长,从而奠定了美国成为超级大国的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