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麼拼,家裡肯定沒錢吧

前幾天,有同事在工作群分享了一條微博:

你這麼拼,家裡肯定沒錢吧

現在很多年輕人,沒有家作避風港,當想起:

工作累時,父母的嘮叨;

工作丟了時,有家也不想回;

再多的煩心事,也不好再跟家人提;

遇到困難時,家裡人的不不理解,甚至一些冷嘲熱諷和風涼話。

但相比較這些,打擊更大的,是那些和錢有關的時刻:

自己的未來,被家裡的存款限制了。

很多人說中國父母是“窮盡式育兒”。童年時期,父母會盡其所能保證孩子的衣食無憂。

但在進入成年人社會後,很多人馬上就會意識到:

在真正關鍵的分叉口,父母能幫自己的,其實很有限。

父母不是不願意幫忙,而是隻能幫你到某個階段,再多就超出了他們經濟承受能力。

所以只能一邊不甘心,一邊無可奈何:

不知道後邊該怎麼退,前方該怎麼走。

站在路中間,非常迷茫和無助。

——這一代裡,有很多年輕人,遲早要面對“身後沒燈火,身前白茫茫”的現狀。

其實,對這樣的父母,我們一開始是有怨氣的。

——家裡沒什麼門路,也不夠有錢,大事基本都幫不上。

能不怨麼?明明一開始什麼都能給,漸漸發現有些事真的無能為力。

上大學時,讀者@ 一隻猹 的 iPhone 6s 丟了,在商場裡找了一下午都沒找到。

晚上回家她跟爸爸說想再買一個蘋果,但爸爸遲遲沒有開口,最後說把家裡的舊手機給她,她說不用,直接掛了電話。

——憑什麼周圍的人都有的東西,我不能輕易得到?

往往是在這種小事上,我們開始意識到:別人唾手可得的東西,我們卻要倍加珍惜。

而類似讀研、出國、結婚這樣的大事,得他們耗盡自己,才能滿足我們基本的需求,

朋友趙祺宿舍四個人,有兩個決定出國。其中一個大一就去了英國,報牛津的短期項目,看著室友發的朋友圈,她非常羨慕。

大三時,她揹著爸媽考了雅思,知道成績那天,才特高興地給爸爸打電話,說“爸,你知道我首戰多少嗎,7.5。”

她爸挺高興,問她考這個是為什麼。

“出國。”

爸爸一下就沉默了。

過了一會兒,爸爸說,“你看媽媽現在沒工作乾的都是散活。爸爸一個月拉出租就掙一萬塊。

你要出國,基本就要去借了,但爸爸的新車貸款沒還完呢。”

知道“家人只能幫你到這裡”,就像是被澆了一盆冷水,但一下就清醒過來

家人可以供我們讀大學,但他們也只能幫我們到這裡了。

你這麼拼,家裡肯定沒錢吧

除了怨,看著別人家的小孩,我們還會不甘心。

朋友阿莫說,他和他創業公司的老闆今年都是 27 歲。

兩個人關係很好,經常加班到 11 點去吃宵夜。

有天晚上阿莫的老闆提起,“其實公司有我爸投的錢。不多,50 萬不到。

他特別希望我開垮了,這樣就能讓我回去接管他的廠子了。”

“當時真的很受刺激。”

都是同齡人,有人想的是不能把公司搞垮,否則得回去繼承家產;

而自己每天想的是,如果這份工作沒有,那下季度的房租家裡都不一定能支持。

心裡沒什麼怨恨,就只是不甘心

這聽來很無力,因為這不是老闆和他的差距,這是家庭的差距。

而這不甘心從一出生,就註定發生

意識到“父母只能幫你到這裡”時,就到了人生下一個階段。

——這個階段你遇到的問題,別人真的沒法幫你解決的。

這時候,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躲起來,像鴕鳥一樣,以為把頭鑽進沙子裡,這些問題就會被躲開。

讀者 @LJ 當初不想結婚,不敢承擔責任,在和女友快結婚時,失聯了三個月。大年夜那晚,他女友和媽媽在家裡著急,他一個人住在雲南的小旅館,孤獨、慌張、無力。

原本一路順風,到了這種關口,你發現前面的路別人幫不了你,這突如其來的無力感,能讓任何一個人陷入無助。

而且你越長大,越會遇到更多,即使面對,也解決不了的事:

結婚,沒有錢真的會失去一個人;

生病,真的會讓我背上十年的債;

買房,真的會耗盡父母一生的心血。

這些問題,你只能在自己成長過程中的某一瞬間,接受它。

朋友阿照,結婚時,他爸已經 58 了,一輩子放羊,種胡麻,存款也就三萬塊錢。

婚房 60 萬,25萬首付,有10萬都是和親戚拿的;彩禮要了7萬,都是幾個舅舅湊的。

所有的錢,都拿去娶媳婦了。

辦婚禮那天,他看著爸爸穿著伯伯淘汰的西裝,曾經的怨,不甘心,那一刻都成了不忍心:爸爸已經儘自己所能了啊。

也是在這時候,我們理解了自己怨過的父母。

其實也不僅是那一刻。自己家裡的經濟狀況,很小時候就是有所感知的。

只是自欺欺人了很久而已。

不甘的時候、抱怨的時候、委屈的時候,我們的心裡只有一個不容易:

為什麼只有“我”不容易。

父母的不容易被我們忽視了很久。

意識到家人只能幫你到這裡的那一刻,是人生重要的轉折。

經歷了不甘心、憤怒、傷心,再慢慢冷靜下來後,會意識到:

父母都想送你到儘可能遠一點的地方,每個你順風順水甚至欣賞風景的路上,背後都是他們在偷偷唸叨:

再努力一點吧,再送他們多一程,哪怕一程都好。

同事林小四第一次理解父母,是在去年剛來北京時。

她爸原本在糧食局工作。2006年,國家取消了農業稅,她爸所在的部門宣佈解散。

一個 40 多歲男人,拿了一筆遣散費,失業了。

但 20 多年體制內工作,已經讓她爸失去了其他的謀生技能,家裡也慢慢變得困頓。

林小四前段時間說要租房,一下一萬多,她爸聽到後,忽然說:“如果我年輕時好好幹,也不至於你現在這麼辛苦。”

——父母親口承認“我幫不了你”,會讓我們覺得很無力,前路就是要靠自己。

但也會讓我們找到,自己真正的位置在哪裡。

我們都曾對自己的人生野心勃勃。

在進入成人世界之前,這種野心給我們能量、勇氣、給我們向前衝的奔頭;

但總會遇到這一天,發現有道籬障橫在面前。我們發現自己再也衝不過去了。

這當然讓人挫敗。

但如果讓自己陷在這份挫敗裡,人生真的會停滯不前。

沒有退路的每一天都讓人隱隱不安:前有狼,後有虎,頭上還有積雨雲,腳下還有崎嶇路。

在最難的時候你也許會想:如果家裡經濟條件更好些,我是不是會少些恐懼,少些無力。

——但你遲早要放棄這種只會折磨你的幻想。

在人生的上半場,儘快找到屬於你的真實起跑線,才能心無旁騖。

接下來要做的只有一件事:

拼上一切,向前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