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丨「包不同」回應美年大健康事件

今天,自媒體“觀點”的一篇文章,《美年大健康:如果人死了,你就只能掙一次錢了!》,掀起一番巨浪,文章稱,廣州美年富海門診部辦公室工作4年的前員工曝光,美年大健康不但用冒牌醫生坑客戶,還用法律漏洞坑員工。

美年健康今天開盤即跌停,市值蒸發近68億。

獨家丨“包不同”回應美年大健康事件

而對於這次的風波,美年大健康發了措辭非常強硬的聲明,稱遭遇有組織黑公關。對此,易簡財經找到觀點創始人包不同,對業界關心的幾個問題,包不同進行了回應。

易簡財經:包老師你好,請問你這篇文章透露的信息來源是?你是否確認過內容真實?

包不同:譚翠連是美年大健康的前員工,文章信息是譚翠連本人提供的,譚翠連的鄰居認識我,他們找到我,並告知整件事的來龍去脈,我覺得應該曝光出來讓大家都知道。於是,我們就拉了一個微信群,譚翠連把撰寫好的稿件發給我,我稍作刪減後,發佈到公眾號上。至於內容是否真實,大家可以仔細看文章,裡面提供了大量照片,我手上還有更多的照片沒有放出。

易簡財經:我們注意到,美年大健康的聲明中稱,遭遇了有組織的“黑公關”一說,您怎麼看?

包不同:所謂的黑公關是無稽之談,我們簡單的就是接到爆料,然後審核內容發佈,我此前在傳統媒體做編輯工作,剛剛才出來做公眾號。

易簡財經:美年大健康今天的聲明中其實提出了3個問題,第1個問題,對於文章中提到的“患癌客戶”一事,美年大健康表示,這是因為體檢套餐中沒有能夠診斷篩查腸癌的檢查項目,還稱是為了達到抹黑目的,將其作為“漏診”案例強加於美年,你怎麼看?

包不同:我認為,對於很多潛在的病患消費者而言,他去美年大健康這樣的體檢機構體檢,就是為了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如果體檢不能檢查出自己的身體狀況,那這個體檢有何意義呢?患者很可能並不清楚這個體檢結果的“沒事”,並不意味著真正的安全,等到病患真正來臨時,可能已經無力迴天了。正如我們所寫,生命只有一次,沒有重來的機會。

易簡財經:聲明的第2個問題,對於文中質疑的醫生資質問題,美年大健康也作出解釋,稱該分院以及廣州美年所有醫護人員,均持有國家頒發的相關專業資格證及執業證,你怎麼看這個回應?

包不同:關於質疑醫護人員資質的問題,我相信有關部門會給大家一個說法。目前,從我們讀者留言的反饋看,這並不是個案,很多消費者已經留下不可挽回的結果。我查閱過,此前其他媒體的新聞報道,這並不是美年大健康第一次爆雷。今年6月,他們就因在湖南業務擴張過快,工作人員需求激增,招收了大量不具備從醫資格人員,從事體檢診斷等工作。當時長沙市的監督執法部門就曾表示,“美年大健康體檢中心的確存在違規,存在無執業資格的人單獨上崗操作。”

易簡財經:第3個問題,美年大健康表示,MR、膠囊胃鏡沒有輻射,CT也是低於國家標準輻射劑量的低劑量螺旋CT,在體檢行業首創低劑量監測,確保質量和安全。這個問題你怎麼看?

包不同:關於醫療設備輻射的問題,這是專業問題,需要醫生來解答。

易簡財經:事情發酵後,美年大健康是否有跟您聯繫?

包不同:他們的董事總經理徐可聯繫我了,我也和他表達清楚,我所關注的核心,在於消費者是否切實知道體檢的適用範圍,並不等於完全健康,而檢測機構是否把這個信息告知到位,這才是問題的核心。至於美年和譚翠連本人的勞務糾紛及指責回應,我收到的消息是他們正在溝通。

易簡財經:最後,還希望您能跟我們介紹下,觀點是一個怎樣的公眾號?

包不同:觀點這個公眾號目前有60萬粉絲,都是通過MBA和EMBA同學圈裂變開來的,我覺得用一句話表達:你聽到的只是觀點而不是事實,你看到的只是角度而不是全部。

就拿這次美年大健康這個事來說,那些潛在的患者體檢沒事,並不意味著其他可能性的病不會發生,希望大家能夠愛惜自己的身體,體檢並非萬能,真感覺不舒服,一定要去大醫院!

易簡財經:好的,非常感謝包老師接受採訪。

附:美年大健康的強勢回應

獨家丨“包不同”回應美年大健康事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