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不是「貪」的

本期導讀:佛法是“心法”。學佛法的目的,就是要讓我們的心安住在究竟諸法的實相上,而不是住在諸法的外相上。本期推出“心的世界”系列之《大乘百法明門論》第六講,探討我們的心歸何處?我們心真正依靠什麼?我們如何認識心所行相,剖析它,通達二無我,通達緣起,通達眾緣和合。

功德不是“貪”的

佛言祖語:貪慾增煩惱,此無有真實,不果所願求,受種種苦惱。——《佛說帝釋所問經》

學誠法師法語:實際上我們一切的障礙、一切的問題都不是外在的,都是我們內心上面的問題,都是內心上面自己給自己造成的障礙。外在都不是什麼問題,問題都是我們內在的,所以就需要從內在來下手、來遣除。


文章:功德不是“貪”的

我們常常說唸經也好、持咒也好、用功也好,能夠增長多少功德、多少福報等等。我們用功、修行、辦道固然能夠增長很多很多的功德,但是我們是不是真正、有沒有得到那麼多的功德?這個就很難說了。

因為你不斷去串習(增長功德),如果沒有辦法通達、瞭解“人無我”跟“法無我”,可能我們所增長的只是對這些功德的一種貪著。實際上面我們所增長的都是內在的一種貪心——根本煩惱,它不是在增長(功德),因為沒有得到功德。功德不是“貪”的,所以你這個“貪”功德本身就是一個煩惱,本身就是一個問題。

功德不是“貪”的

所以我們學《百法》,目的就是用這種《百法》來分析一切事物,來分析我們的起心動念,分析我們人、自然、社會,目的就是要斷除煩惱障和所知障——二障。斷二障才能證二空,證二空就登初地,就是要登地,見諦。所以如果我們不能通達二空,那我們都是很難的。

實際上我們一切的障礙、一切的問題都不是外在的,都是我們內心上面的問題,都是內心上面自己給自己造成的障礙。外在都不是什麼問題,問題都是我們內在的,所以就需要從內在來下手、來遣除。

這樣的話就是需要對我們內心的一些問題、內心的一些狀態、內心的煩惱、內心的善法瞭解非常清楚,我們才有辦法來決定今天、明天、今生、後生自己要做什麼,不做什麼。所以我們如果對法相很瞭解的話,才有辦法對“人無我”、“法無我”進行深入的觀察。(4)(未完待續)

——摘自學誠法師2009年5月北京龍泉寺開示《心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