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二战海军表现如何?

手机用户59694060241


伟大的卫国战争中,尽管苏联海军的功绩被陆军和空军的光芒所掩盖,但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英勇是无法被磨灭的。

以1941年的基辅防御战役为例,当时有一支名为平斯克区舰队的海军区舰队奉命在西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防区交界处实施军事行动。根据俄罗斯国防民族学院人文学院军事历史教研组副教授、历史学副博士亚历山大·雷萨亚所述,在1941年基辅保卫战中: “1941年7月中旬,德军已经接近基辅。在此期间,水兵们所担任的主要是防御者的角色,他们配合着西南方面军部队的军事行动。当时,平斯克区舰队按照海军人民委员和总参谋长的指示,于 7月14日前完成了普里皮亚季、别列津诺和第聂伯河舰艇支队的组建。”

8月16日,第聂伯河支队的舰艇成功完成了掩护西南方面军左翼部队撤退到第聂伯河对岸的艰巨任务。第聂伯河支队的舰艇在完成了主要任务后陷入了与基辅隔绝的困境中。德军认为这些舰艇已成煮熟的鸭子,注定覆灭。然而,方面军司令员和区舰队司令员事先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第聂伯河支队于8月17—19日在卡涅夫地区实施了对基辅方向的突围行动。被困的舰艇利用苏军第 26 集团军炮兵部队和德军炮兵之间的炮战(双方共投入了 300 余门火炮),在炮火声的掩护下航行到了卡涅夫并对德军发起了突袭,一举突破封锁向第聂伯河上游驶去。苏军的炮火摧毁了德军位于卡涅夫和第聂伯河右岸的火力点,并且掩护了舰艇前行,同时舰艇上倾泻的炮弹也掩护了友军的炮兵阵地。舰队的所有舰只都保留到了基辅撤军的最后时刻。根据苏联官方战史记载,第聂伯河水手直接参加基辅战役始于 8月 6日,其用来支援基辅城防南部临河侧翼而组建的基辅舰艇战斗群包括:炮艇“克里姆林宫”号和“劳动”号、浅水重炮舰“弗利亚金”号和“斯摩棱斯克”号、巡逻舰“普希金”号和其他舰只。该战斗群由 С. 帕列切克少校指挥。装备了榴弹炮和远程海军火炮的浅水重炮舰和炮艇在两周多的时间里协助苏军地面部队击退了德军对维塔利托夫斯卡亚地区基辅防御圈南翼的多次攻击。他们占据了第聂伯河左岸附近的炮击位置,经常用精心伪装过的军用舰只袭击纳粹的炮兵连。德军的火炮一开火,便立刻暴露了其阵地位置,苏军舰艇便通过事先标定的坐标参数集中侧舷火力摧毁德军的远程火炮。摧毁了德军的火炮后,浅水重炮舰“斯摩棱斯克”号舰长 Б. 尤欣(Б. Юшин)上尉收到了一张友军步兵们写的纸条,上面写着对他们的炮击表示感谢的言语。防御基辅南翼的其他舰只在行动中也表现出了高超的战斗技能。1941 年 8 月,德国陆军总参谋长弗朗兹·哈尔德上将不无忧伤地在自己的日记里写道: “第 6 集团军在基辅行动缓慢。从第聂伯河东岸而来的敌人炮火压制着我军的单位无法向前推进。这其中很多炮弹是来自敌人的浅水重炮舰。” 在基辅保卫战期间并不缺乏有决心有勇气和有英雄主义精神的第聂伯河水兵们。仅 9月14日,两支分别由多布勒任斯基少校和卡利琴科大尉指挥的由 1300 余名水兵组成的支队被派往戈洛谢耶夫森林地区和波布里克火车站附近地区支援陆军部队。他们在战斗中经常要面对多于自己的敌人,并且能够以少胜多。比如,在奥尔沙内村附近的战斗中,第聂伯河区舰队一个连的水兵们独自消灭了德军的一个营。基辅保卫战的最后几天里,著名的俄罗斯雕刻家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伊万诺夫作为第聂伯河水兵表现出其英勇。第聂伯河水兵集群在戈洛谢耶夫森林地区陷入了德军大规模部队的包围圈,许多水兵受了重伤,似乎末日已不可避免。但就在这个时候,山上响起了嗒嗒的机枪声。开枪的是鲍里斯·伊万诺夫,小山上的两挺机枪同时响起,他通过自己的火力成功吸引了对方的注意力。这使包围圈里的水兵们得以成功脱险。伊万诺夫将德军的火力全部吸引了过来,战斗到最后一颗子弹。当弹药和手榴弹耗尽时,身上两处负伤的鲍里斯·伊万诺夫义无反顾地引爆了身上的最后一颗手榴弹与德军同归于尽。

1941年9月19日,苏军撤离了基辅市。平斯克区舰队的水兵们接下来的战斗历程非常艰辛。9月 19日夜晚,舰队的成员——包括后勤人员和司令部的工作人员——在达尔尼察地区集结,他们临时组建了一个水兵支队,支队由两个营、一个独立连和一个军官连组成。布拉赫曼海军中校担任支队长。9月20日黎明时分,第聂伯河水兵们在鲍里斯波尔附近迎来了自己上岸后的首战。由斯捷潘诺夫海军中校、格列佐克海军少校、普洛特尼科夫中校、瓦尔加诺夫上尉、利托夫金 上尉、谢苗诺夫上尉和马卡里切夫上尉指挥的水兵分队发起了反攻,将德军的一支掩护部队悉数歼灭。在水兵猛攻下清醒过来的德国人集结预备队开始向勇敢的苏军水兵还击。在没有苏军炮火支援的情况下,水兵们被迫向鲍里斯波尔撤退。战斗结束后,有上百名苏联水兵再也没有站起来,永远地留在了这里。伊万科夫村与鲍里斯波尔之间的田地里散落着上百具身穿黑色短呢上衣的水兵尸体。水兵与西南方面军的部队一起在包围圈中奋战着。后来,小规模的水兵战斗群用自己的方式辗转于敌后,最终返回了舰队。而他们中也有一部分留在了敌后,继续开展地下工作或加入游击队作战。


彼得堡的肥天鹅


  由莱昂纳多和温丝莱特主演的著名爱情电影《泰坦尼克号》向大家展现了海难发生时巨轮短时间沉没的可怕和的亲友阴阳两隔悲惨,那次海难共有1523人葬身鱼腹,不过该事件却远远比不上二战末期德国“古斯塔夫”号医院船被苏联潜艇击沉死亡近万人的世界海难死亡人数最多的纪录。不过是苏联复仇时狠心还是根据交战规则按正常军令击沉德国“古斯塔夫”号医院船呢?这就值得考证了,严格来说德国“古斯塔夫”号医院船在德第三帝国末日时被改装成运兵船,这倒是很接近一战时德国击沉“卢西塔尼亚”号事件了,那么你也可以说,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C13潜艇在距离邮轮700米处连射出3枚鱼雷,3枚鱼雷竟全命中!)

  

  1930年,法国和意大利拒绝签署《伦敦海军条约》,最终英美法意日在1936年11月会聚到伦敦就潜艇作战规则专门商讨出议定书。该议定书把潜艇的作战条款补充到了了《伦敦海军条约》,作为其第四部分,且把潜艇作战规则作为独立的条约规定了潜艇对商船应遵守国际法。条约签署17天后,使用潜艇取得战果最多的德国也同意并签署了这份议定书。

  

  (1915年5月7日下午2点32分,德国U20潜艇在爱尔兰外海击沉从美国返航的英国豪华邮轮“卢西塔尼亚”号,造成一千多人人死亡)

  

  苏/俄发展潜艇的时间特别早,但是却鲜有战绩。也许是最后借苏军大反击的东风吧,可以说C-13号潜艇击沉德国“维尔海姆-古斯塔夫”号使其创造了世界上目前为止最大的海难!“维尔海姆-古斯塔夫”号下水于1937年,长208米,排水量2.4万吨,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豪华的邮轮。二战爆发后,德国军方买下她并把她改装成医院船。1941年,德国海军再次把她改装,作为潜艇乘员训练船,船上医疗设备都被拆除后就安装了高射炮,舰体涂装也变成了标准的海军灰,其巨大的船体可轻松容纳2000名潜艇兵进行训练。

  

  (苏联C13潜艇)

  

  1945年1月,苏联反击已经把东普鲁士和德国本土分割成两半,东普鲁士约有200万人想撤回本土。1月21日,德国海军总司令邓尼茨下达了德国难民可以撤回的命令,而仅过了5天后的26日苏联就解放了臭名昭著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大部分难民都把逃生的希望寄托到停靠着德巡洋舰和“维尔海姆-古斯特洛夫”号的哥德哈芬港,不过大多数逃难的德国人已经在半路上饿死、冻死。

  

  (苏联C13潜艇被保存下来作为纪念)

  

  1月29日,“古斯塔夫”号接到了返回德国本土基尔港的指令。该船船长弗里克里彼得森虽然63岁却多年没指挥过驾驶,他只能找来两个青年军官协助自己,战争的人员消耗已使得德国到了穷途末路的境地,事事不顺,为邮轮护航的鱼雷艇艇长也仅仅26岁!船长弗里克里彼得森知道苏联在波罗的海布了不计其数的水雷想封死德国海军,后德国海军发来电报说苏联潜艇已被密切监视他稍微有了点底气,但他没有料到的是三艘苏联潜艇已经开始了猎杀!

  

  (8956名妇女和儿童买昂贵的船票登上“古斯塔夫”号,没想到他们中大部分人都害了自己)

  

  1月30日12时20分,“古斯塔夫”号搭载10582人,包括8956名妇女和儿童、162名德军重伤员、373名海军军护人员、173名海军武装辅助队员和918名第二潜艇训练师官兵缓缓离港。不过这艘潜艇乘员训练船只有4424名难民登记在册,剩下的四千多人由于信息不全都取消了登记,大量纳粹党党员、纳粹军官和军人都免费登上了该船,由于几年前该船就被改作军船且搭载大批官兵她显然不会被苏联当做民船来对待!

  

  (这张剧照应该是从德国承担护卫任务的小鱼雷艇角度看的)

  

  由于护航的军舰没赶到,只有一条鱼雷艇和一条老旧的鱼雷救生艇为“古斯塔夫”号护航。上天真的不眷顾横扫欧洲大陆的德国军队,波罗的海当时风高浪急,大雪冻得巨轮上上万德国人都打哆嗦,年迈老旧的鱼雷救生艇又出现故障只得返航,那么只剩下一条鱼雷艇作伴跟随邮轮了!这不详的信号使得“古斯塔夫”号和小艇为了躲避水雷和敌机就熄灯朝着公海的方向,船上的人发现方向改变不禁担忧起来。

  

  (1956年拍摄的电影《“古斯塔夫”号》)

  

  18时,一封电报被“古斯塔夫”接收,它提醒该船有一小型扫雷编队正向“古斯塔夫”接近!船长弗里克里彼得森过了一会儿好像看到了电报中提到的编队就令船打开了左红右绿的船位灯,这让苏联潜艇艇员顿时兴奋起来!C13潜艇(因为俄文C对应英文字母S,所以C13也常被称作S13)艇长马里涅斯库立即令潜艇上浮露出獠牙!一条鱼雷艇在“古斯塔夫”和C13潜艇的另一侧使得C13在距离邮轮700米处连射出3枚鱼雷,3枚鱼雷竟全命中目标瞬间爆炸让刚刚产下4名婴儿的分娩房欢声笑语顿时变成凄惨的哭喊!剧烈的爆炸使巨轮上玻璃碎片和金属片齐飞,船发生了左倾,混乱的现场有不少老人被踩死,一些军人甚至绝望地枪杀了自己的家属!冬天的波罗的海此时水温在零下18摄氏度,虽然不少落水德国人穿了救生衣也避免不了冻死的厄运!这场灾难中有9343人溺亡!

  

  (2008年第二次拍的电影《“古斯塔夫”号》)

  

  “古斯塔夫”旁的那条鱼雷艇艇员被这一惨幕惊呆,反应过来他们后尽全力捞救了472人,加上命大没冻死的人生存下来的也只有1239人,这生存率只达有11.70856%!水面上漂浮在因无专门为儿童设计的救生衣而溺亡的头重脚轻的儿童尸体数以千计,让不少德国母亲哭坏了嗓子!

  

  (1915年5月7日下午,德国U20潜艇击沉从美国返航的英国豪华邮轮“卢西塔尼亚”号,造成1198人死亡,30年后的1945年德国付出了8.2倍死亡人数的代价)

  

  1915年5月7日下午2点32分,德国U20潜艇在爱尔兰外海击沉从美国返航的英国豪华邮轮“卢西塔尼亚”号,造成1198人死亡,溺亡的大部分都是美国人引得美国民众对德国恨之入骨并要求美国政府开战,美国总统威尔逊在1917年对德国宣战并派军赴欧反击德国,让与德国对峙的英法取得了胜利!可以说30年后的1945年德国付出了8.2倍死亡人数的代价,“古斯塔夫”溺亡人数也是泰坦尼克号溺亡人数的6倍多,是世界上遇难人数最多的海难。这个故事被德国于1956年和2008年两次拍成了电影,我们也希望世界少一些冲突,但是我们强大了也能保护好我们自己的同胞,愿受到战争波及的无辜百姓少一些吧!请支持本团队制作的《战争特典》《铁血文库》系列实体图文书!独立专业 有种有料!


战争史


苏联海军一直是苏联军事实力方面的弱势,不过苏联海军依然在为苏联贡献自己的一份力,其战绩在二战中显得十分耀眼,无论是海上或是陆地、无论是德军的重重鱼雷阻拦网或是陆地上德军的虎式重坦都不能阻止苏联海军前进,并最终直捣邪恶轴心的最后老巢,希特勒所在的柏林。

在苏德战争前期,苏联因为失去制空权以及陆地上的溃败,苏联海军的生存范围不断缩小,波罗的海舰队甚至被德国的反潜网与战机封锁到了列宁格勒之中,动弹不得,不过也有许多苏联潜艇不畏艰险越过反潜网与水雷前往波罗的海猎杀德军运输船,在黑海的黑海舰队也参与了疏散塞瓦斯拖波尔苏军的任务,同时苏联还有数量可观的海军步兵,这些海军步兵与通常的苏联士兵不同,他们的素质更高,能担任多种任务,同时善用苏联的各种新式武器,如svt-40等,这些在普通士兵总评价不好的武器到了他们手里往往就是抗击德国鬼子的利器,可以称得上是苏联军队中是精锐了。

二战中苏联海军的经历可圈可点,虽然并不为世人所知,但贡献永远留存与我们心底,你得名字或许无人知晓,但你的功绩却会用传于世。

二战时期,苏联的主要战略指导方向是以陆地为主,海军起辅助作用。苏联红海军分为若干个区舰队,比如说“红旗波罗的海区舰队”,“阿穆尔河区舰队”等等,装备的武器好像不是很先进,战列舰数量极少,很大一部分的苏联水兵都上岸作战,充当了海军陆战队甚至是普通步兵的角色。而且据说苏联红海军的“马拉”号战列舰还被德军著名的鲁德尔上尉驾驶着Ju--87给一下击沉,后来又捞起来了。


浩汉防务论坛


苏德战争爆发时,苏联海军拥有4支舰队,分别是红旗波罗的海舰队、黑海舰队、北方舰队、太平洋舰队,另外还有5个区舰队,分别是北太平洋区舰队、红旗阿穆尔河区舰队、里海区舰队、多瑙河区舰队和平斯克区舰队。这些舰队(区舰队)装备各型作战舰艇276艘,其中战列舰3艘、巡洋舰8艘、驱逐领舰7艘、驱逐舰52艘、潜艇218艘,此外还有护卫舰22艘、浅水重炮舰21艘、炮舰5艘、布雷舰18艘、布网舰4艘、扫雷舰80艘、作战快艇477艘(鱼雷艇269艘、装甲艇近百艘、猎潜艇77艘、扫雷艇53艘以上、护卫艇18艘以上等)。

海军总司令库兹涅佐夫曾在回忆录《大战前夜的苏联海军》中评价苏联海军称:“总之,我们还没有来得及建立一支大海军,并用各种最新式的兵器装备我海军的兵力,但我们的海军仍然是有战斗力的,有充分的决心与其他军种并肩保卫祖国。我们准备以潜艇、水面舰艇、航空兵和海岸防御部队协调一致的突击去迎击敌人。在舰队的组织上,也体现了合同使用各种兵力的意图。我们建立了由不同舰艇组成的分舰队和舰艇队等机动编队。我们那时就所负战役战术任务组建编队,而不是象过去那样按舰种编队...”

但是,二战期间苏联海军的表现不是太好。在苏德战争爆发时,苏联正在建造四艘苏联型超级战列舰,如果建成将是仅次于日本的大和型的世界第二大战列舰。苏联海军当时也有3艘老式的超级无畏舰(进行了一些现代化改装),7艘巡洋舰、54艘驱逐舰。而且苏联有218艘潜艇,是当时世界上潜艇最多的国家之一。

相对来说,德国海军初期只在东线部署了一些轻型舰艇。但苏联海军虽然拥有大量重型舰只,却几乎连和德国驱逐舰对抗的勇气都没有。虽然也可以辩解说苏联海军的活动受到了地理条件的限制,海军人员被大量弄去打陆战等等不利因素。但即使在战争尾声阶段,在东线海战区域,苏联舰队也不如规模较小的德国重型舰队活跃。二战期间的苏联海军虽然没有航空母舰,却拥有数量庞大的岸基航空部队,他们是苏联海军最活跃的部队。在1944年,俄国人曾尝试用航空部队截断德军在黑海的退路,但也未能完全成功。战争尾声,苏联潜艇在波罗的海取得了一些战果,但也不具备真正的战略价值。


鼎盛军事


以下是前苏联二战时期的江、河 、湖 、海舰队 、以及区舰队和支队的情况 。

黑海舰队

苏联驻黑 海的海军编队。前身 俄国黑 海舰队 。1921年苏联决定重建黑 海舰队 , 19 35 年 1月 黑海海军和亚速海海军合并建立黑 海舰队 。苏德战争爆发前 , 编有战列舰1 艘 , 巡洋舰 6 艘 , 驱逐舰 1 7 艘 , 潜艇 4 7 艘 。 另辖有 2 个鱼雷艇支队 , 数个扫雷艇大队 , 护卫艇大队和 猎潜艇大队 , 舰队航空兵编有飞机 625 架。 主要 基地塞瓦斯托波尔和敖德萨 。战争爆发后,以舰炮和岸炮积极支援陆军兵团在滨海 地域的作战 , 航空兵轰炸了罗马尼 亚海军基地 和石 油油 田 。 水面 舰 队 袭击 敌水上交通线 , 运送登陆 兵 上 陆作战。 1 9 4 1 年 8 月 , 参加敖 德萨 保卫 战 , 1 0 月 失败后 , 撤 退军 队至 克里 木半岛。 11 月 起部分海军人员 参加塞瓦斯托波尔防御战 , 大部 分 舰艇 撤往高加索 沿岸各港 口,12 月 , 舰队主力发起刻赤一费奥多西 亚登陆战投 , 向塞瓦斯托波尔运送大量的援军和作战 物资。 1 9 4 2 年 7 月 塞瓦 斯托 波尔失 守 时 , 又 将 大部 分守 军撤 往 高加 索。 1942一2 943 年 , 参加高加索会战 , 在 , 9 42 年的 新罗 西斯克保卫 战和 194 3 年的新罗 西斯克 一塔曼战役和刻赤一埃利季根登陆战役中都发挥了积 青极的作用。 1 9 4 4 年 起 , 苏德战场转入战略反攻 , 〕黑海舰队参加了敖德萨战役和胜西福什尼奥夫 叠战 役。 大战 中历任舰 队司 令 : c · 奥克佳 布里斯 拿 基海军上将 , .A 弗拉基米尔斯基海军中将。

北 方 舰 队

苏联 驻北极海域 的海军 编队 。 1 9 3 7 年 5 月 由北方区舰队扩编而 成 , 下 辖一个 驱逐舰队和一个潜艇支队 , 苏德战争爆发前 , 编 有 8 艘驱逐舰 , 7 艘护卫舰 , 1 5 艘所卫艇 , 15 艘 潜艇 和 10 6 架飞机。 战争期间 , 又从波罗的海舰 队和 太平洋舰队得到增 援 。 主要基地摩尔曼斯克 和 阿 尔汉格尔 斯克 。 该舰 队参 加过 19 3 9 年一 1 9 4 0 年的苏芬战争 。 第二 次世界大战期间 , 主 要执行保卫滨海地带 , 支援陆军作战 , 破坏敌海上交 通线 , 为运输船队护航等任务 。

1 9 4 1 年 1 0 月 , 北方舰队协同苏第 1 4 集团军 , 成功 地阻止了德军攻占摩尔 曼斯克和雷 巴契 半岛的企 图。 19 4 4 年 1 0 月 , 和 卡累 利 阿方面军一 起 , 发起佩特萨莫一希尔克内斯战役 , 收 复该地区 。 舰队在北极海域护航作战 中发挥 了突出作用 , 战争期间共护送 运输船只 4 0 0 0 多艘 。 并积极破坏敌 人海上交通 线 , 摧 毁对方各种 舰船6 0 0 多艘 , 总排水量 10 0 多万吨 。 大战 中历任 舰队司 令 : B · 德罗兹德海军少将 , A · 戈洛 夫科海军少将。

苏联海军"斯维尔德洛夫"级巡洋舰

波 罗的 海舰队

苏联驻波罗的海的海军编 队 , 也是苏联海军中实力最强的舰队。 前身为俄国 波罗的海舰队 , 两次世界大战之 间经更新 扩 编 , 增强了作战能力。 苏德战争爆发前 , 编有战 列舰 2 艘 , 巡洋舰 2 艘 , 驱逐舰 2 1 艘 , 潜艇 6 9 艘 , 飞机 6 5 6架。 主要基地 : 塔林、 里加 。 193 8 年一 1 9 40年的苏芬战争中 , 该舰队封锁了波 的 尼亚湾和芬兰 湾一 带水域 , 袭击芬兰 舰队和 基 地 , 并支援陆军 突破 “ 曼纳林 ” 防线。 194 1 年 德军袭击苏联 , 波罗的海舰队受重创 。 随着德军 向列 宁格勒的迅速推进 , 舰队基地逐个沦陷 , 使 舰队战前拟定的对德国海军作战的计划落空 , 转 入到以保卫基 地、 牵制德国陆上部队为特征的艰 苦作战 。 1 9 4 1 年底 , 舰队主力转移到 喀琅施塔 得 , 此后 , 直至苏军 19 4 4 年转 入反攻 , 舰 队一 直被封锁在芬兰湾 。 军舰舰炮遂编入 火力支援梯队 , 大部分海军人员参加陆上 作战 , 保卫 列 宁格勒 。 1 9 4 3 年 , 协助陆军部队突破德军对 列 宁格勒 的陆上封锁 。 1 9 4 4 年 , 参加了维堡战役 , 斯维里 河一彼得罗扎茨克战役和蒙海 峡群岛登陆战役 , 在其中发挥 了 重要作 用 。 1 9 4 1 年一1 9 4 5 年 , 波罗的海舰队共击沉敌战 斗舰艇和辅助船只 58 1 艘 , 运输船只 6 2 4 艘 , 总排水量达 16 0 万 吨。大战中历 任舰队司令 : 列夫琴科海军中将、 特里布茨海军 中将。

太平洋舰 队

苏联驻远东的海军编 队。 前身 为苏联远东海 军 , 1 9 32年 4 月从波罗的海和黑海 抽调部分舰艇组建而成 , 193 5 年 1 月改名为太平 洋舰队。 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 , 编 有 2 个 水 面舰艇支队 , 今个 潜艇支队 , 1 个鱼 雷艇支 队 , 数个独立舰艇大队 及部分航空军 。 主要基地符拉 迪沃斯托 克 (海山岚 ) 。 19 38 年 6 月 , 该舰队支 援哈拉欣河战役 , 为作战苏军运送物资器材 。 战 争爆发后 , 担负沿海守备任务 , 并保护通往远东 各港口的输送盟国援苏物资的海上交通 线。 西部 作战情况紧张时 , 太平洋舰队抽调 了大批官兵编 入波罗的海舰 队 , 北方舰队和黑海舰 队对轴心 国 作战 , 并有 1. 4 7 万 多名官兵参加了莫斯科保卫 战 、 高加索会战和列宁格勒保卫战。 19 4 5 年 8 月 苏联对日宣战前 , 太平洋舰队 的实 力进一步 加 强 、 计有巡 洋舰 2 艘 , 驱逐舰 1 3 艘 , 潜艇 7 8 艘 , 海军飞机 1 5 4 9 架。 在远东战役中 , 海上封锁日军的任务 。 舰队航空兵还广泛袭击了 朝鲜北部 的日军 基地 。 远东战役的同时 , 了南萨哈林岛 (库页岛) 战役和千岛群岛登陆战 役 , 为攻占上述地 域 , 歼灭守备日军发挥了重要 作用。 大战中舰队司令 : 尤马舍夫海军中将。

多瑙河 区舰队

参加第一 、 二次世界大战的 苏联海军部 队。 前身为 1 77 1 年在多 瑙河组建的 一支俄国海军部队 。 1 9 4 0 年 6 月重新组建 。 19 4 1 年 6 月 , 该舰队拥有重炮舰 5 艘 , 装甲艇 2 2 艘 , 扫雷艇 7 艘 , 护卫艇 3 0 艘 , 组建后 即完成了向 敌岸旧基 利亚 、 帕尔迪纳 等地运送登陆部队的任 务 , 并直接参加了多瑙 河 、 南布格河 、 第聂伯 河 、 刻赤海峡沿岸的防御任务 。 194 1 年 1 1 月 2 0日 , 撤 消建 制。 194 4 年 4 月又组建。 有装甲艇 4 0 艘 , 火箭炮艇 1 8 艘 , 扫 雷舰 艇 2 2 艘 , 半滑 行艇 1 6 艘 , 与 陆军部队协同参加了雅西一 基什尼奥夫 、 贝尔格莱德 、 布达佩 斯和维也纳进攻 战 役 , 运送 2 0 支战 术登陆部 队上 陆 , 共运送兵员 9 0 余 万 人 , 坦 克 和 自 行 火 炮150 0 余辆 ( 门 ) , 火炮和迫击炮 70 0 0 余门 , 军用 物资 朽 万 吨。 该舰队 沿多 瑙 河 溯 流 而 上 航行 2 00 0 公里 , 参加了解放欧洲 6 国的战斗 , 历任舰 队司令 : 阿 布拉莫夫海军 少将 ; 戈尔什科 夫海军 少将 ; 霍洛斯佳科夫海 军少将 。

北太 平洋区 舰 队

参加 第二次世界大 战的苏 联海军部队 。 19 3 9 年 8 月组建 。 主要任务 为 : 保 卫靴靶海峡和 鄂霍茨克海 的沿岸地带和海上交通 线 。 属太平洋舰 队建制 。 194 5 年 8 月其编成 : 1 艘护卫 舰 , 9 艘扫 雷 舰 , 1 7 艘 潜艇 , 4 9 艘鱼雷 艇 , 2 4 艘护卫艇 , 4 艘扫雷艇 , 1 个海军陆战队 独立 营和 2 8 0 架海军航空兵飞机。 参加了南萨哈 林岛战役和千岛群 岛登陆战役 , 主要任务是 : 实 施航空兵突击 , 运送登陆部队在南萨哈林岛各港 口和千岛群岛上登陆 , 担任军事运输。 区舰队于 19 4 5 年撤消 。 历任司 令 : 阿 拉 波夫海军 少将 ; 安德列耶夫海军中将。

阿穆尔河 区舰 队

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 联海军 。 19 1 7 年 1 2 月 在阿穆尔河 ( 黑龙江 ) 组建成区舰 队。其 前身 是俄国 190 0 年 由武装商 船 组成 的临时区舰队 。 19 3 1 年改名为红旗阿 穆尔 河区舰 队 。 二次大战 期间 , 组成几个 陆战分队和 一 个陆战 旅 , 曾在各个 战线作战 。 19 4 5 年对 日 作战期 间 , 舰队拥 有潜水 重炮舰 8 艘 , 炮舰 1 1 艘 , 水 雷艇 7 艘 , 装甲艇 5 2 艘 , 扫雷舰 1 2 艘 , 扫雷 艇 3 6 艘和辅 助船只若干艘 。 保障了 战役运 输、 登陆 部队上陆以及强渡阿穆尔河、 乌苏里河 和松花江 的作战行 动 , 并协同远东第 1、 第 2 方 面 军 , 参加了 攻 占黑河 、 暖挥 、 富锦 、 佳木斯 、 哈尔滨等城市的战斗。 远东战役期 间 , 区舰队司 令是安东诺夫海军少将。

第聂伯 河区舰队

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 的苏 联海军部队。 1 9 1 9 年 8 月以独立舰艇中队为基础 组建 。 二次大 战 期间 , 于 1 94 3 年 9 月又 以伏尔 加河 区舰队为基础第三次组 建。 1 9 4 4 年春 , 辖有 舰船约 1 4 0 艘 , 其中装 甲艇 1 6 艘 , 护 卫 艇 1 0 艘 , 江河 扫雷艇 4 0 艘及 其 它 舰 船 , 1 座 浮 动 炮 台 , 2 个 高射炮营。 曾协 同陆 军部 队肃清乌克兰 、 白 俄罗 斯 和 波兰境内 的 敌 军 , 掩护 部 队进 攻 , 保障部 队强度江 河 , 运 输 物资 , 运送 陆战 队 上 陆 。 该舰 队沿维新 瓦 河

、布龙贝格运 河 、 诺泰奇河和瓦尔塔河作战 , 航行5 0 0 公 里 , 最后 参加 了 柏林战 役。 战 后撤 销建 制 。 历任司令 : 丘布 诺夫海军中校 ; 阿布拉莫夫 海军上校 ; 格里戈里耶夫海军少将 。

伏 尔加河 区舰 队

参加第二次世界大 战的苏 联海军部队。 19 1 8 年 6 月以 内河船和波罗的海舰 队的一批 战斗舰 艇为基础组建。 1 9 4 1 年 1 0 月又 重新组建 , 194 2 年 7 月 , 区 舰队有炮舰 7 艘 , 装 甲舰 1 4 艘 , 扫雷艇 3 3 艘 , 浮动高射炮台 2 座 。 斯大林格勒会战期间 , 区舰队下 辖的江河舰艇第 1 、 2 支 队 , 担 负 以火 力支援 陆军部 队 、 运送 陆 战 队上 陆 、 保护 交 通 线、 运送 兵员 、 物 资等任 务 。 区舰队所属舰艇在河面 封冻的艰难情况 下 , 向伏尔加河右岸运送了 1 2 万多人 , .1 3 万多吨物 资和 40 0 多辆汽车 。 区舰队的炮火歼灭敌 3 个多 步 兵团和 4 8 辆坦克 、 击落 飞机 1 6 架 , 摧 毁近 100 个 隐蔽部 和其 它军事设 施 。 194 3 年一 194 4 豪年 , 区 舰队执行航道 扫雷和护航任务 。 历任 司 霆令 : 萨波日尼克夫海军上校 ; 沃罗比约夫海军少 拿将 ; 罗加乔 夫海军少将 ; 潘捷列耶夫海军少将 ; 睿斯米尔诺夫海军上校。


不教天下人负我


冷战时期,美苏之间经常相互“串门”,不是你的轰炸机带着导弹在我的领土周边绕圈,就是我的核潜艇带着核弹在你的家门口转悠。但是这样做也不是没有风险,一旦在别人家门口出现事故,最先进的武器机密就会暴露在对方面前

图是苏联在上世纪50年代研发的第一代常规潜艇---K-129号潜艇,该型潜艇潜航时排水量3500吨,最深潜航深度为水下300米,能够在水下续航70天。武器方面带有3座R-13弹道导弹发射装置,装载的是可以携带

百万吨量级核弹头的潜射弹道导弹。

1968年2月28日,苏联太平洋舰队的K-129号潜艇从基地出发前往太平洋海域进行巡逻,出发时该潜艇携携带了3枚核导弹和2枚核弹药鱼雷。10天后,这艘全艇都是先进设备的潜艇突然与基地失去了联系。苏联海军指挥所在确认该潜艇失踪后,出动了近30艘军舰和300架次飞机去搜寻,但是均一无所获。

苏联海军这么大的动静自然早已惊动了美军,通过截取情报,他们知道了苏联一艘带核弹的潜艇失踪了。等苏联方面停止搜寻后,他们依靠更先进的探测设备不久就找到了这艘沉没的潜艇,沉没地点位于瓦胡岛海域,深度在水下6000米!

美军调集一艘专门用于深海打捞作业的民用打捞船,该船底部有隔离的舱室,6根粗壮的钢爪从舱室伸出。美国如此大费周折,还真有了巨大收获,打捞出水的三分之一的潜艇残骸中,潜艇装备的核导弹和相关设备都在其中。在死去的船员身上还找到了苏联海军核系统操作方式的记录本。

尽管美国方面的打捞行动进行的非常隐蔽,最终还是被苏联知道了,后者开始采取强硬的行动来阻止继续打捞,那就是随即宣布在此海域无限期进行军事演习,任何无关船只在此海域内直接击沉。迫于压力,美国迅速终止了此次打捞行动。


军武见闻


很难给予客观的评价,因为苏联红海军在二战期间实在没有太大的作为,甚至于几乎成为了一个存在舰队,充当后勤补给和兵员输送的作用了;

苏联红海军在二战期间作战机会实在太少,由于苏联在战争开始时场面一度十分坑爹,被纳粹德国平推到了莫斯科,一溃千里,这种局面也十分不利于海军的作战,因为几乎毫无战略生存空间;

后期苏联反推,红海军也在某些战役中发挥了作用,可是意义不大,因为苏德战争的主场是钢铁洪流般的史诗级的陆地大战,这个主旋律是不会改变的,后期随着苏联红军推到纳粹德国的本土,海军就又变成了存在舰队;

二战期间真正意义上的世纪大海战,只发生在美国和日本之间,在太平洋战场上的超视距世纪大海战,可谓是人类海战历史上的巅峰状态;

二战期间的不列颠空战,又是人类空战史上的巅峰状态,也达到史诗级的水准;

二战后期纳粹德国的本土防空作战,依然是本土防空作战历史上的巅峰,有一堆开了挂的飞行员涌现,也出现了像Me262这样的末日神器,依然是史诗级标准了;

然而发生在苏德战场上的,只有钢铁洪流和人海大战可以称为史诗级,至于苏联红海军,大放光彩还是在二战后了!


图维坦


由于战争的需要和地缘的因素,德国海军其实在二战除了大西洋的潜艇其他也没啥大的作为,而且有英美海军在那顶着,苏联红海军在二战中大多都上岸参加对德的战斗,剩下的保持在波罗的海、黑海和远东的大致存在即可。不过可以讲个1945年1月的例子,当时苏军已经把德国东普鲁士和德国本土分割成2半,所以数百万东普鲁士的德国人只能通过海运撤回本土。

1945年1月30日中午时分,古斯塔夫号运输船从哥德哈芬港出发,准备返回德国本土,它的排水量有2.4万吨,这艘船上密密麻麻拥挤了10582人,包括近9000平民和上千名军事人员。

船长觉得航行海域大致还在德军控制范围内,所以为了航行安全,就下令大开灯火,这在战争年代显得特别醒目,就这样,它拖着严重超载的身躯摇摇晃晃地向本土驶去。

不幸的是,苏联的一艘潜艇发现了它,德军运输船一向被苏军标识为军舰,毕竟运输船上一般还有高射机枪等武器系统,既然遇上了这么一个灯火通明的活靶子,苏军潜艇艇长马利涅斯科马上下令发射了三颗鱼雷。

三颗鱼雷各涂上:“为了祖国母亲”、“为了苏联人民”、“为了列宁格勒”,三颗鱼雷全部命中,在1945年1月最寒冷的北欧季节里,大量德国人在海水中活活冻死,总计有9343人葬身大海,1239人获救,而苏联方面,C13号潜艇被授予红旗勋章,艇长马利涅斯科获得苏联英雄称号。直到现在,这仍是世界上死亡人数最多的海难事故。


云中史记


希特勒自不量力,敢和伟大的斯大林对抗,开战之初就决定了自己命运,无论一些跳梁小丑如何诋毁斯大林,但事实胜过雄辨。应该说没有斯大林就没有二战胜利。结果己经证明斯大林所做的一切完全正确,如果不这样做,二战就要重写,就象当时的法国一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