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县北河种村一个小中心解决了两个大问题

当前,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村空巢老人逐步增多。他们的日常生活成了各方关注的一个焦点,特别是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一日三餐也成了不小的负担。同时,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红白事宴铺张攀比之风盛行,让人不堪重负。如何让农村子女不在身边的高龄老人实现老有所养,如何破解农村事宴的奢靡之风?应县南河种镇北河种村给出了答案,他们以一个小中心解决了这两个大问题。

这个中心就是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与别处不同的是,中心每天以低于成本的价格为老年人提供早餐、午餐。7月27日,笔者一行在北河种村采访,正赶上午饭时间。一盆大烩菜,盐水肥噜噜的,不远不近还有一个瘩瘩小肉;馒头蒸得虚腾腾的,用手一按一个钵儿,不一会儿就又蠕蠕窜起来了。调黄瓜,爆淹小日月,清淩各水的,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开。十余个老人个个吃的汗拍流水的。当问起这里的饭菜贵不贵,伙食好不好时,80多岁的康丙龙老汉眉开眼笑,一迭声说:“这生活不恰是老两口赶猪,好,好,好。自打老伴去世后,我不为别的愁,就为个吃饭愁,烧火打炭,洗锅涮碗,忙忙乱乱,好不容易糊嚓熟了,又没胃口了,整天饥痨饱欲的,活的没个精气神。现在好了,每天只花五块钱,就能吃上现成的,伙食还不赖,早上一颗蛋,中午二两肉雷打不动,菜变着花样做,干净,卫生,你看我才来不到两个月,还长膘了。”其他老人也是不住口夸好。看来,这个中心是办到老年人的心坎上了。据中心负责人王首都介绍,中心还利用场地宽大的优势,承担着红白理事会的职能。村民家有红白事宴,中心免费提供场地,要求最多不能超过15桌,每桌标准300元以下,自运营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起到了破陋习,树新风的作用。

北河中村党支部、村委会为什么要贴钱为老年人提供饭食,钱又从哪里来?且听支书洪永明道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提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具体到我们北河种,就是要以人民之心为心,以人民的意愿作为我们的施政方针。我们村老年人多,且大部分儿女不在身边,照顾好他们的日常生活就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所以,我们在开办日照中心的同时,一并负责80岁以上老人们的饮食。彻底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之外,利用提供场地之便,引导村民事宴简办,可谓一举两得。至于资金,我们把村集体的闲置房屋进行出租,或开饭店,或租给蔬菜市场客商当办公场所和客房,所得收入全部用于日照中心,今年,仅购买炊事用具和桌椅板凳就花了一万多元,每天为每个老人补助最少2元。

(袁兆辉、丰开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