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丁丁”进化史

教皇的阴茎

它深悬于他的长袍之中,位于吊钟核心的

一枚精致的钟锤。

他动,它则动,一尾幽灵似的鱼

游动在一片银白色海藻的光亮之中,体毛

摇曳在黑暗与灼热里--而当夜临

他的双眼睡了,它便立起

赞美上帝。

——莎朗·奥兹(美国)

为什么要有丁丁?

人类的“丁丁”进化史

这是个奇怪的问题,但其实深究起来蛮有意思。体内受精可以保证雄性繁衍后代的机会,这就要求有一个能够插入雌性生殖道的器官,于是神奇的大自然便为动物演化出了阴茎。鱼的这一结构是由鳍演化而成,成对的盆鳍组成软骨鱼的交合突或白鳍脚,骨性鱼的肛鳍则演变形成躯体中线上的交配器官副生殖器。两栖类普遍为体外受精,但有一种所谓的尾蛙具有外翻的泄殖腔,可作为插入器官使雌性受精。爬行类的阴茎有两种类型:蛇和蜥蜴具有成对的可外翻的囊,即自泄殖腔后壁开口的半阴茎。当它们外翻并聚合在一起时,形成一个向下的供精液通过的沟槽;然而,海龟和鳄鱼具有单一的阴茎,仍由泄殖腔后壁组成的一对较大的含血管的脊,即阴茎海绵体,射精时精液将从其中通过。鸭、鹅、鸵鸟等具有结构相似的阴茎,不过大多数鸟类的受精是通过两性泄殖腔的并列贴合而完成的,即发生在交配季节所特有的飞翔中的“泄殖腔吻”。

爬行类和原始哺乳类动物的阴茎从起源处就指向后方,排精也是向后方的。然而,在某些啮齿类和有袋类动物中,虽然阴茎仍指向后方,但它的中段具有向前弯曲的弧度。有袋类的阴茎指向后方,猴具有使阴茎与腹壁保持平行的“阴茎并列器”(阴茎鞘),人的阴茎则从阴部悬垂向下。

在大多数四肢行走的动物和主要生活在水中的动物,阴茎指向头部,而且与腹壁平行贴靠,形成皮囊状阴茎并列器(阴茎鞘)使阴茎固定于这一位置。当动物以两腿站立时,阴茎和腹壁之间的这种联系再次消失,阴茎便像人类那样呈悬垂状。

基本的哺乳类阴茎也来自后肠,它们具有两条组织索,即与爬行类相对的阴茎海绵体;而中线结构尿道海绵体将不再象爬行类仅仅是一个沟槽,而逐渐进化达到完全闭合形成尿道。尿道海绵体的远端向前延伸形成龟头,上面复盖着来自表皮的包皮,在大鼠胚胎中,上皮的存在对于将分化为阴茎海绵体和其他阴茎结构的原本细胞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人类丁丁为什么没骨头?

兽阴茎骨或骨性阴茎是由阴茎海绵体远端之间区域骨化的条带形成的骨骼。蝙蝠、有些袋鼠、食肉动物、食虫动物、骆驼、啮齿类和低等灵长类等等都有骨性阴茎,然而有袋类、蛛猴和人却不存在阴茎骨。

人类的“丁丁”进化史

为什么人类没有阴茎骨呢?《圣经·创世纪》里似乎给出了解释。书中详细介绍了夏娃的来历,说上帝耶和华害怕亚当孤单,因而将他催眠,取走了他一根骨,并用该骨创造了夏娃。有人联想到,上帝取走的是男人的哪根骨呢?古希伯来语中没有“阴茎骨”这个词,所以后人一直无法理解先哲手稿里提到的这根骨,于是讹传成了“肋骨”。但从解剖学可以看到,男女均有十二对肋骨,男人并没有少一条肋骨。再来关注上帝的“操作”细节,他取骨之后又将肉缝合起来——我们的胸膛没有类似的痕迹,缝合线究竟在哪里?说到这里,几乎所有男性朋友都想到了——现代男性的阴茎上就有一条明显的缝合线——原来上帝是取走了男人的阴茎骨去制造了女人?

那么到底为什么人类没有阴茎骨呢?《Nature》杂志曾登过几位美国斯坦福大学生物学家的文章,称找到了一段哺乳动物共有、但是人类丢失了的DNA,可以解释人为何没有阴茎骨。文中称,这段人类丢失的DNA片段是一段调控元件,不编码蛋白,但离它最近的基因编码是雄性激素受体。我们知道性激素与性征的发育有紧密的关系,其他研究也已经证实阴茎骨的生长依赖于雄性激素。于是科学家利用小鼠胚胎研究这段DNA在黑猩猩和小鼠的发育中起了什么作用,他们发现,这些片段指挥基因主要表达在生殖结节和面部触须。

  由此我们可以想像,人类因为失去了这段调控元件,改变了对触须和阴茎骨的发育,最终导致我们没有感觉触须,也没有阴茎骨。原文作者追根究底地猜测,阴茎骨的丢失降低了人性交过程中雄性的触觉敏感度,从而延长了性交时间,稳固了两性关系。其他的证据,比如人类男性犬齿的女性化、中等大小的睾丸(估计是跟其他灵长类比较)、降低的精子活力、增大的雌性乳腺等,都与一夫一妻、增强的两性关系和共同养育后代等行为有关。

人类丁丁曾经是带刺的?

大家都听过闹猫时母猫撕心裂肺的嚎叫吧,它为什么那么痛苦呢?看看公猫的丁丁你就明白了↓

人类的“丁丁”进化史

心疼母喵……

其实,很多哺乳动物都有阴茎刺,阴茎刺可以延长OOXX的时间,促成生殖器嵌合(锁定),有利于动物的繁衍。

研究发现,人类曾经也有阴茎刺,但是它为什么消失了呢?

加利福尼亚斯坦福大学发育生物学家吉尔·贝耶拉诺(Gill Bejerano)说,在我们共同的祖先在大约70万年前分裂成现代人类和尼安德特人之前,“阴茎刺”的代码从人类基因中消失了。

我们失去的还不止是阴茎刺,还包括脸上的毛。

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论文中,描述了一种负责面部毛发以及阴茎刺的DNA片段,人类失去了这段DNA。阴茎刺会使阴茎更加敏感,快速射精。这样有利于动物赢得激烈的交配竞争,雌性动物可能会快速与多名雄性交配。而失去这种结构使我们的祖先有了更为亲密的两性关系,可能也导致了一夫一妻制以及更为复杂的社会结构

为什么那么大?

人类的“丁丁”进化史

对比人类、大猩猩以及黑猩猩生殖器的大小,科学家发现人类睾丸的尺寸中等但阴茎长度最长,大猩猩的阴茎和睾丸都较小,黑猩猩的阴茎中等但睾丸较大。

进化生物学家Darren Curnoe认为,生殖器官、尤其是睾丸的大小反应了猩猩的社会组织形式。

母黑猩猩在每个繁殖期可与多只公黑猩猩交配,以提升后代的基因质量,因此,公黑猩猩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也就进化出了每次射精量更大的大号睾丸。

大猩猩的情况则与之不同,其族群中存在等级制度,成熟的雄性银背大猩猩能够专享繁殖的权利,精子间的战争不会发生,大猩猩的睾丸也就更小。

但Curnoe还没能明确给出人类与类人猿之间阴茎尺寸差距如此之大的原因。他说:“可能的原因是,人类使用双脚直立行走,这使阴茎在吸引异性时的作用更为明显。阴茎还可能起到散热器的作用,帮助人体保持凉爽。

过去的研究表明妇女的偏好可能刺激和决定了进化过程中人类阴茎的增长,所以人类阴茎是所有灵长类动物中最长最粗的。在动物世界里雄性生殖器进化得很快,它的变化比任何其他体征都发生的早,无论大小还是形态真的是变化多端,它揭示出一个种属的进化压力有多大。然而让科学家们感到困惑的是,究竟是什么样的因素导致男人的阴茎会变得如此之大。

不过,《自然》杂志发表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后来经允许又重复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大阴茎对女性的吸引力逐渐消退。研究人员今天告诉读者,阴茎大小对妇女而言算不了什么事情----虽然其大小还是有一定范围的。

妇女在判断男人的性吸引力时会把阴茎的大小和身高同等看待的,但是这两个指标都在逐渐下降,认为它们都比不上男性化体型的重要性。这又引发有关1966年马斯特斯和约翰逊声称的绝大多数妇女认为阴茎大小并不重要的观点的新一轮争论。因为随后的各种调查结果并不一致,总是相互矛盾的。

由生物学家组成的研究人员利用计算机生成男性的图像,可以分别改变他们的身高、肩与臀比例、阴茎长度这三个指标,然后让105名澳大利亚异性恋妇女分别观看了53幅映射到银幕上的相当于真人大小的男性图像,并给他们的性吸引力打分。最近开展的这项最新研究表明,每个特征都得到一个倒U形的曲线。

妇女们认为个子较高、更具男性化特征(意味着肩与臀比例较大)、阴茎较长的男子最有性吸引力,但是也不是没有限制的----对超大的兴趣已经下降,实质上比平均值更大的男子的性吸引力并不比仅仅稍稍高于平均值的男子高。实际上每个体征都具有天花板效应,那就是说性吸引力有一个理论上的峰值,过了那个点,妇女的打分自然要下降。

这支队伍调查到的模式表明:最具有性吸引力的疲软状态下的阴茎长度是12.8–14.2厘米,这个理想化的数字相对地更接近于整个人群的平均数字(9厘米),而不是接近于过去那种调查预测的妇女更偏好于更加极端的肩与臀比例和身高,但是并不那么倾向于极端的阴茎大小。

有的科学家则认为,在生物学范畴内,任何不涉及进化的解释都不是完整的解释,这个问题也不例外:雄性动物的性器官尺寸在进化的性竞争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总的来说,同性竞争越强烈,睾丸尺寸越大,以便产生更多的精子提高受孕率;两性竞争越强烈,或者说强奸率越高,阴茎尺寸越大,以便在更复杂的姿势下完成交配。所以对雄性人科动物性器官的比较,就与他们不同的繁殖策略密切相关了。

猩猩实行“有社交的独居”生活,即成年雄性和雌性在同一片丛林中各行其是,只在繁殖季节短暂邂逅,同一片栖息地内只有少数雄性能长到足够强大,赢得绝大多数的交配权,但强奸事件也时有发生。因此足够强健的雄性猩猩会在面部长出宣示性的大肉盘,同时具有较大的阴茎,睾丸比较小。

大猩猩的社会由一头强壮的成年雄性绝对统治,雌性大猩猩生活在它的后宫之中,除了罕见情况邂逅外来雄性以外,在交配上完全没有选择的机会。所以雄性大猩猩的繁殖策略就是以极端强健的肌肉和犬齿保卫自己的领地和后宫,而在性器官上无需过多投入:它们睾丸只有人类的一半大,阴茎短小到绝不可能强奸,它们要想交配必须仰倒在地,由雌性悬挂上位。

黑猩猩的社会则包含了很多雄性和雌性,各自都没有固定的配偶,雄性被迫参与到繁殖竞争中去,这既包括个体之间的打斗,也包括强迫雌性受孕,甚至包括杀婴。倭黑猩猩的情况与之类似,但交配行为更加社交化,雌性地位也更高,交配频率甚至更大。在这样的情况下,黑猩猩和倭黑猩猩不但阴茎比较大,睾丸更足有人类的二倍,考虑到它们的体型,这实在意味着相当多的精液。

人类的“丁丁”进化史

人类是这种两性混居的复杂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一方面早期人类具有相当高的强奸率,人类的阴茎甚至在解剖上发生了新的变化:人类没有阴茎骨,而利用海绵体充血膨压,这在全体哺乳动物中都相当罕见,好处是阴茎特别柔韧有弹性,在挣扎中不易折断,坏处是人类不能随意勃起,成了唯一有可能阳痿的人科动物;同时,人的阴茎还独有膨大的龟头,这除了更好的性交体验以外,还很可能要在轮奸中利用冠状沟刮走其它男性精液

另一方面,人类的性行为更加仪式化和社交化,一般认为从190万年前的直立人开始,女性就出于那种显而易见的原因重视男性的阴茎尺寸,直立行走和体毛退化也让这种重视一目了然,所以人类阴茎的直径要比长度进化得更快:按照体型比例,黑猩猩和倭黑猩猩的阴茎在长度上并不逊色于人,但是直径往往不及人类的1/3,可想而知在用户体验上要比人类差很多,种种因素,都让今日人类物种获得了“大阴茎”这个主流性状。

人人都爱丁丁

正因为它如此重要,保护这一天赐的伟大遗产早已成了一种文化。

人类的“丁丁”进化史

一名西新几内亚(Western New Guinea)代表近日到联合国总部参加会议

新几内亚的很多部落男性会用一个装饰性的套子称作koteka、又叫阳具鞘的东西来套住阴茎。这种套子长可至61厘米,直径10.16厘米,通常是鲜红色或者是黄色,顶端用毛皮、树叶或者一个叉状饰物作不同装饰。每个男人都拥有好几种样子的阳具套,尺寸、饰物和竖立的角度有所不同,就好像我们每天早晨选一件衬衫穿上一样,每个男人每天清晨根据自己的情绪选一款戴上。

人类的“丁丁”进化史

在印尼的达尼部落也有类似的阴茎鞘文化。

在文明的欧洲,这曾经也是一种时尚。几乎有两百年(约1408-1575),许多欧洲男子穿遮阴袋,华丽的遮阴带间接展示男性生殖器。起初的遮阴带很普通,是紧身裤裆里的一个小袋,那时的男子穿紧身裤或紧身连裤袜。连裤袜太紧,除了穿遮阴带,实在是别无选择。有趣的是,遮阴袋(codpiece)和阴囊(scrotum)有亲缘关系。后来,遮阴带戏剧性地加大,成为明目张胆的阳具袋而不是遮阴带,并给人阴茎坚挺不倒的印象。为了醒目,阳具袋还装饰得色彩丰富,镶嵌上金银珠宝。最后,遮阴袋竟沦为笑柄。

拉伯雷笔下的主人公穿的“遮阴袋需要16码布料,状如凯旋门,用两个金环套在搪瓷纽扣上,金环大如橘子,镶嵌着绿宝石。他的遮阴袋突起向前,长三英尺。”

人类的“丁丁”进化史

16世纪尼德兰地区最伟大的画家勃鲁盖尔的画作,请注意画面中央的奇怪物体

今天,这种夸张的阴茎展示已在时装界消逝,但其回声未了;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年轻人再次穿上了非常紧身的“连裤袜”。和现代女性一样,男性穿非常紧身的牛仔裤和泳裤。年长的男性穿肥大的裤子,其阴茎自然悬垂;与之不同,年轻人穿着紧身裤高视阔步,其阴茎自然紧绷突出。紧身裤使之垂直、突出、明显,以吸引女性目光。如此,年轻人的时装再次展示假性的阴茎勃起,状如遮阴袋;奇怪的是,这并没有引起“清教徒”的非难。在未来的岁月里,遮阴袋是否再现则难以预测;男性在这个区域的花哨装饰究竟能够走多远,这一趋势的性展示多久会引起反感、声誉扫地,还有待观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