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清照一样有才且不幸,女人的格局不在婚姻里!

徐灿是明末清初名动天下的女词人,许多人都将她的词作与李清照相比,而她的人生经历,也一如李清照一般,由喜至悲。

徐灿也是出自名门世家,父亲是明朝光禄丞徐子懋,徐灿自小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四书五经、经史子集、诗词歌赋等都不在话下,不仅如此,身为女性,她还要读《女诫》,学女德、女容、女言、女工,一切都是传统的儒家教育。因此,徐灿不仅深得“朝闻道,夕死可乎”的儒家思想浸润,也深得“在家从父出嫁从夫”的女德熏陶。

和李清照一样有才且不幸,女人的格局不在婚姻里!

到了年纪后,也该谈婚论嫁了,徐父也有心为她选个好归宿,最后看上了顺天府巡抚之子陈之遴,也算是门当户对,徐父满心欢喜。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徐灿就这样嫁给了陈之遴,两人也算是琴瑟和谐,相处得很不错了,嫁过去没多久后,徐灿的公公就因为军功受了很多奖赏,而丈夫也在同一年高中进士,按当时的说法,应该算是旺夫了罢。

当徐灿年纪渐长后,陈之遴开始想要纳妾了,但徐灿却丝毫没有半点膈应,反而跑遍苏杭各地,为他找小妾,作为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女人,徐灿估计也觉得这是男人理所应当的权利吧,毕竟,那个这就是那个年代的女德典范,当然了,陈之遴也毫不客气的表示“劳君拣尽吴山翠,心已三年醉。闺人常作掌珠擎,那得老奴狂魄不钟情。”

就当一切都那么美满和谐的时候,徐灿的公公在抵御东北女真入侵的战争中连连失败,惹得崇祯皇帝大怒,将他投进了大牢,徐灿公公自觉颜面尽失,于是在牢里自杀了。这下崇祯更加愤怒了,君未让臣死,臣却先自作主张死了,这不是大逆不道之罪吗?不愁找不到迁怒的对象,于是陈之遴被辞了,逐出官场,永不录用。

和李清照一样有才且不幸,女人的格局不在婚姻里!

陈家突遭晴天霹雳,徐灿倒是不在意,做不了官那就回老家吧,反正日子过得下去。但是陈之遴就不一样了,他一生立志要当官,之后清兵入关,朝廷大招天下汉人,很多文人为了明哲保身,都坚守不出,心中十分迷茫痛苦,但陈之遴却抓住这个机会,一路青云直上。

徐灿算是看清了,不仅是官场,还是自己的丈夫,官场变幻不定,丈夫利益熏心。为了表示对清朝的忠诚,陈之遴赋诗明志,还向清廷建议挖了朱元璋的陵墓,以破尽明朝气数。

徐灿虽然心中知道丈夫的行径令人不齿,但女德的规范又让她只能服从丈夫的行径,当时陈之遴在朝廷拉党结派,搞得朝廷乌烟瘴气,终于惹怒了顺治帝,一气之下将他发配东北的尚阳堡。

在尚阳堡待了几个月后,顺治帝又把他召回做官,陈之遴自然是十分欢喜,但徐灿已经看透了丈夫的性子了,陈之遴肯定还是再搞事闯祸,果然,陈之遴觉得自己上次栽跟头是因为没有靠山,于是悄悄的去依附了顺治帝身边的红人——内监吴良辅。

和李清照一样有才且不幸,女人的格局不在婚姻里!

这次很快,吴良辅遭人弹劾倒台,陈之遴连带受累,再次被贬,地点还是尚阳堡。这次陈之遴是彻底凉了,因为这一次他直接把自己的命交代在了尚阳堡,不仅如此,他的爱子不久也因病而死。

和李清照一样经历了国破家亡后,徐灿是心如死灰,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将丈夫和孩子的枯骨运回家乡,回到江南以后,徐灿的家园早已荒废,她潜心学佛,书写了近万卷佛经,最终以82岁高龄辞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