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官刘贲被毛主席写诗赞扬,客死异乡时李商隐连写四首诗哭吊

刘贲何许人也?刘贲是和李商隐同时的正直敢言的士人。大和二年(828年),他应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考试,在对策中猛烈抨击宦官乱政,要求“揭国柄以归于相,持兵柄以归于将”,在士大夫中引起强烈反响。刘贲因此遭到宦官忌恨,被黜不取。

唐朝小官刘贲被毛主席写诗赞扬,客死异乡时李商隐连写四首诗哭吊

开成二年(837年),令狐楚任山南西道节度使,刘贲和李商隐同在幕,两人大概是这时结识的。

大约在会昌元年(841年),宦官诬陷刘贲,贬责为柳州司户参军。直到大中元年(847年),才从贬所放还。大中二年(848年)春初,李商隐由江陵返回桂林郑亚幕府途中,与自贬所放还的刘贲相遇,商隐曾作诗相赠。两人旋即在黄陵分别。

第二年秋天,刘贲客死于浔阳。当时,李商隐正在长安,听到噩耗后,一连写了四首诗哭吊。这是其中的一首:

上帝深宫闭九阍,巫咸不下问衔冤。

黄陵别后春涛隔,湓浦书来秋雨翻。

只有安仁能作诔,何曾宋玉解招魂!

平生风义兼师友,不敢同君哭寝门。

另据重修刘贤良祠碑记称:刘贲昌平人,由贤良对策,指责宦竖,后谪于柳州,官任柳州司户。至则以德化民,以礼齐民。厥后,省耕,省敛,循行田亩间,竟坠马而卒,葬鹅山之侧。

唐朝小官刘贲被毛主席写诗赞扬,客死异乡时李商隐连写四首诗哭吊

刘贲墓

碑文还说:方公之对策也,本忠义之心,而激以浩然之气,故能言人之所不敢言。当是时,主司悦其文而不敢取,宰相知其直而不能荐,岂其无忠义之心哉?诚以宦官窃柄,恣横赫奕,惧其势而畏其威,由是公不得仕于朝,寻贬柳州司户。

刘贲虽是一小官,但柳民世称刘贤良,柳民思之,作庙以祀,怀其德也。曾有传说当时柳州郊区农民对长期危害水田禾苗的泥鳅束手无策,是他教当地农民烧制生石灰,并用撒生石灰于水田的办法杀死了泥鳅,使农田稻谷获得丰收。

在柳州人民心中,大家像敬仰柳宗元一样敬仰刘贲,并在柳候公园建了柳刘二公合祠。

唐朝小官刘贲被毛主席写诗赞扬,客死异乡时李商隐连写四首诗哭吊

柳候公园,在柳候祠旁,看到一石碑,刻有毛泽东为刘贲写的一首诗《七绝·刘贲》。诗曰:

千载长天起大云,

中唐俊伟有刘贲。

孤鸿铩羽悲鸣镝,

万马齐喑叫一声。

1958年,毛泽东从《旧唐书·文苑传》读到了刘贲对策,有感而发挥笔写下这首诗。毛泽东旁批道:“起特奇。”

如今重读这首诗,依然令人心潮澎湃,不能平静。

欢迎大家阅读“上马击狂胡”头条号。如果您喜欢历史,可点击右上角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