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儿子准备谋反,李世民:他有这个胆量,我反倒可以放心了

李世民英明一世,处理什么事务都是那么得心应手,就连决定生死的玄武门之变,都显得那么从容镇定。然而到了晚年,雄才大略的李世民却在一件事上翻了船,这件事便是立谁为后继之君。其实在常人看来,这件事也没有那么为难。因为李世民有十几个儿子,长孙皇后所生的嫡子也有三个,分别是李承乾,李泰和李治,可以选择的余地还是很大的。

听说儿子准备谋反,李世民:他有这个胆量,我反倒可以放心了

甚至根本就无需选择,只要按照历代王朝的继承法则,选择嫡长子为太子即可。李世民刚继位的时候,确实是这么做的。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登基为帝,登基的同一年,八岁的李承乾就被立为了太子。十几年来,李世民对这个儿子倾注了所有心血,对其他儿子,不说漠不关心,也是差别巨大。

其他儿子生病,李世民最多是问候一下,可假如李承乾生病,李世民马上就会到太庙祈福,等他病愈,李世民还会赦免犯人,以此来增加李承乾的福祉。遇到这样慈爱的父亲,按理说李承乾也该知足了,结果万万没想到,李承乾居然谋反了,这样的结局令李世民伤透了心,他不得不废掉这个太子,将他贬到了遥远的黔州。

听说儿子准备谋反,李世民:他有这个胆量,我反倒可以放心了

李承乾被废,接下来真正让李世民头疼的问题来了。立谁为太子呢?别看李世民儿子不少,但按照唐朝的继承法,只能立嫡子为嗣,也就是说只能选择长孙皇后的儿子,其他的儿子再多,也没什么用。这么一来,就只剩下了李泰和李治。二选一的问题,如果实在不好选,使用排除法即可。李世民只是下意识地思考了一下,李治就被排除了。

李治被排除,不是因为他有什么过错,而是因为李治的性格实在太过忠厚,李世民担心他无法驾驭群臣。而次子李泰相对来说,更像自己一点,在李世民的心里,是倾向于李泰的,可没想到刚提出要立李泰,就招来了长孙无忌等大臣的联名反对。

听说儿子准备谋反,李世民:他有这个胆量,我反倒可以放心了

长孙无忌等人也是心怀叵测,他们觉得李治懦弱,好驾驭。而李泰心机深,不好相处,他们可不希望伺候完李世民,又来一个李世民似的人物。最终在群臣的反对下,李世民被迫选择了李治,长孙无忌等人天天在李世民耳边夸李治,可李世民还是不太放心,他为了培养李治,每天把李治带在身边,言传身教,只为了让他多学一些治国的本领。

李治长期生活在父亲的光环和阴影之下,每天都是唯唯诺诺,李世民看在眼里,便是一肚子气,觉得这儿子根本不像自己。后来一些李泰的拥护者,就觉得皇帝对太子不满,于是看准时机,散布了一些李治准备谋反的消息。其实李世民生气,完全是恨铁不成钢,并非是厌恶李治。但不管怎么说,谋反都是大罪,如果消息属实,那李治也将重蹈大哥李承乾的覆辙。

没想到消息传到李世民耳中,李世民却叹息说,治儿如果真有这等胆识,朕反倒可以放心了。李世民的话,代表着他根本不相信李治会谋反。结果下令彻查,果然查到了李泰身上。为了保护李治,李世民又将李泰贬出了长安,至此,李治的威胁被彻底清除,终于在贞观二十三年,继承了大唐皇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