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上半年新增财力84.3%投向民生

民生投入是确保群众幸福生活的基本保障。今年以来,寿光市不断加大社会保障、民生事业投入力度,千方百计为群众谋实事、办好事、增福祉,让普通百姓充分享受到全市发展的成果。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财力的84.3%投向民生支出,达到47.4亿元,占财政支出的85%,沉甸甸的数字,为寿光百万群众烹调出丰盛的民生大餐,如今,群众就医更方便、出行更智能、生活更幸福。

走进侯镇台东村,在村前文化广场上健身的人络绎不绝。“村里自从有了文化活动场所,大家都很高兴。”村民们告诉记者,村里还新上了健身器材,文体活动室内的象棋桌、乒乓球台等器材一应俱全,村民们的幸福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在上口镇东景明村,工人们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道路施工。“以前村里连一条正儿八经的硬化大街都没有,道路坑洼不平。遇到雨雪天,出行非常不方便。”上口镇东景明村民表示。今年,东景明村进行了“美丽乡村”建设,村庄将实现大变样。“‘美丽乡村’建设,除了我们村自筹费用外,镇上还将补贴一半的费用,这样的好政策、好机遇我们一定要抓住,让全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上档升级,让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该村党支部书记李少军说。

在孙家集街道岳寺韩村卫生室,韩先生带着6岁的小孙女来打针,以前由于卫生室条件较差,家里人有个感冒发烧,会选择去市里的大医院看病,自从卫生室进行高标准改建后,他们现在都愿意就近看病了。“现在卫生室条件好了,空调、暖气都有了,有个发烧头痛来这就可以,再也不用往市里跑了,非常方便。”据卫生室工作人员介绍,卫生室建设面积 150 平方米,可以满足周边 1700 多人的就医需求。“现在不仅床位比过去多了,而且输液椅也增加了,人员的配备更加充实了。”工作人员表示,诊断室、治疗室、观察室、药房、公共卫生室等一应俱全,而且配备了空调和电视,冬天的时候是24小时供暖,医疗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民生投入的背后是满满的民生期待:学有优教、病有所医、出行通畅、天更蓝水更清、城市环境更优质……今年以来,寿光市统筹推进城乡建设,组织实施金光街弥河大桥、金光街改造、幸福路南伸、济青高速两侧绿化、308 国道绿化、城区人行道改造等市政工程21项,新建排水管道10.8公里、新增改建城市绿化面积 132 公顷,城乡面貌得到了明显改善。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公共服务体系,潍坊海洋科技职业学院获批建设,潍坊科技学院五专部进展顺利,新建、改建学校4所、幼儿园19处,城区学校布局进一步优化。市中医院病房大楼正式投入使用,启动了镇街卫生院建设,福缘颐养中心、城投·陶然庭等养老项目进展顺利,寿光市入选全省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县。将城市和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510元和每人每年4300元,城乡低保标准比为 1.42:1,发放低保金 1384万元,民生保障更趋完善,社会管理更加和谐。

一城之品,质在民生。如今,寿光市城乡公交、环卫、饮水一体化,村村通自来水、村村通公交车,在全省率先完成了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省级标准化卫生所覆盖率达到100%,成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做到了民生优先,多谋民生之利,多办民生之事,多解民生之忧,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建设品质寿光,创造美好生活的终极目标就是让群众生活得更美好,让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 , 我 市 将 继 续 坚 持 稳 中 求进、改革创新,重点在全面推动发展、扎实改善民生上下功夫、见实效,真正实现发展成果全民共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