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日記:那些難以刪除的晝夜記憶(散文)

那些難以刪除的晝夜記憶

(這是發生在我身邊的真實故事。我不想記流水賬,也不想指名道姓。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個為人妻為人母的善良女人。膝關節換置手術以後,由於某種因素康復不好,遭遇煎熬之苦。她的女兒、姐姐以及護工等人在親情、友情中幫助主人公度過漫漫黑夜煎熬難關的故事。

故事情節十分簡單,沒有豪言壯語,沒有催人淚下。故事發生在平頭百姓家裡,每個人都普普通通。病人,一個退休職工,姐姐,遠在鄉村的婦女,護工,掙錢養家餬口的普通女人,女兒,國家普通公務員。我,一個退休教師。其實,我在故事中應該是個關鍵人物,但在商討大女兒的決定時,我不同意她的決定,結果,我就成了“陳世美”,裡外不是人。我否定女兒的決定,沒在故事裡透露,也沒透露我怎麼就“裡外不是人”。但我說一句話:我堅持我的決定,管他是不是“陳世美”。

謹以此文寫給護工劉姐、小李和姐姐、女兒,以此作為美好親情、友情的念想。)

生活日記:那些難以刪除的晝夜記憶(散文)

2018年四月末以來,每一天每一晝,對於我來說,好像是鬼神一般遊蕩的日子,心中隱藏的災難只有她與我深深體味。那些難以刪除的記憶,只有她與我承受著。晝夜的時空裡,她和我的角色就像鬼神,哭泣著煎熬、控訴著煎熬,那些難以刪除的晝夜記憶全是傷痛和憐憫。

一百多個晝夜一百多個煎熬。這個煎熬是她生命中的災難,她是女兒媽媽,小孫女的奶奶。年過半輩的她,2018年四月末做膝關節換置手術,原本還是“開心媽媽”、“快樂奶奶”的她,卻在一個晝夜之後,失去了生活能力,生命夾在災難的縫隙中,漫漫長夜吞噬著一個歡樂的家庭。親人們從此時跟她一樣,走進了同樣煎熬的時空。

有句話說得好“好女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在微弱的燈光之下,無情的時針像是拼了命似的站在原地不動,以至於吞噬她生命之源的意志,她那雙飽受煎熬的眼神像是在控訴這個漫漫長夜。

黎明是希望,但她的希望渺茫。一百多個晝夜一百多個黎明,哪怕是一個希望,光顧於這個子夜。那麼,她忍受煎熬的時針或許走的快一點,有希望總比沒有希望好一些!

病痛的煎熬、時間的煎熬,還有一些不得以“親情”折磨的煎熬,像是聚攏在一個病人身上,讓病人感到絕望,讓親人變的束手無策,以至於撂挑子、發牢騷……

心有餘悸不敢喊,淚水打疼傷心處。在我的心靈深處,留下的影子猶如災難片中的傷痛,她的眼神佈滿血絲,面對忍受無法言喻的煎熬,而我眼睜睜地對於她的煎熬又無可奈何,我多麼希望變得強大啊!像一位神,使她的身體變的富有活力,驅趕附在她體內的厲鬼,把她從水深火熱之中拯救出來。而事實上,我什麼都做不了,眼看著她一天天變的蒼老,變的消瘦……

生活日記:那些難以刪除的晝夜記憶(散文)

她們就像神的天使,煎熬之災的剋星

今天是2018年8月10日,她的膝蓋換置手術後的143個晝夜。在四個多月的時間裡,“開心媽媽”、“快樂奶奶”見證了災難般的煎熬,希望渺茫的漫漫長夜,多麼期盼神一樣的天使降臨,讓可怕的煎熬四分五裂,多麼期盼在新的黎明來臨之時,病癒如初,敞開高樓之門,邁開健步,擁抱天陽,擁抱藍天!

期間,找過好多家庭護工。有些幹幾個(晚班)以後,然後主動放棄。在工資上給予優惠,應聘的護工知難而退,沒有一個敢於承擔。

劉姐,留給我們的影響最深刻:一個普通的家庭婦女,一干就是兩個多月。劉姐,平易近人的品行,讓我對她肅然起敬。劉姐,猶如神的天使,在那些難以刪除的晝夜記憶中,最具溫暖。我想做神,但我不是,劉姐則是。

劉姐在家守護的那些日子裡,我時不時出去約朋友們彈琴娛樂,還有一次去了較遠的深山攝影採風。回家看到的情景:病人氣色不錯,家裡拾掇的井井有條。

我最怕長夜漫漫,看不得她煎熬的狀態。可我沒有靈丹妙藥。手術不久的幾個長夜裡,由於沒有(夜班)護工,守夜的任務自然就落在了我與她的兩個姐姐身上。此時的病人狀況非常差,走不了路,上不床了,翻不了身。劉姐,主動請纓,與她的的兩個姐姐一起,扶她走路,幫她找準睡姿,來回折騰,直至筋疲力盡!

劉姐,兩個多月裡,油鹽醬醋、做飯洗衣,幫助病人翻身伸腿,幫助病人擦臉穿衣,還要安撫心靈。兩個多月的朝夕相處,劉姐真的成為了病人的知己,她們似乎無所不談。在這種環境中,小孫女似乎也找見了像母親、像老師一般的玩伴,時常嚷著“我要劉阿姨陪我玩。”劉姐臨行告別,她(病人)眼含淚花,戀戀不捨告別道“謝謝!”

此後,兩個女兒回家,安排好媽媽之後,帶著禮物看望劉姐。劉姐雖然是掙錢的護工,但我們心裡非常安慰,這個錢花的值。

劉姐是一位非常普通的護工,但在我的家人、親戚眼裡,她是一位和藹可親的女人,好護工,好保姆!

小李是最近聘用的(夜班)護工,雖然乾的時間不長,但她有愛心,有責任。每當黑夜降臨之時,小李已經在病人的病榻前忙碌了,扶著病人溜圈、捶、按摩。女兒不在的時候,我也守護在病榻前,親眼目睹護工小李一絲不苟、耐心倍護的感人場景。漫漫長夜已經不覺得可怕,黎明到來之時,小李依舊面帶微笑,把病人安排到床上,才結束一個晚上的守護工作。愛是人類情感的絲帶,誠信則是一個人的品行和修養。

生活日記:那些難以刪除的晝夜記憶(散文)

姐妹情深,愛在這裡零距離相伴

兩個姐姐,年逾花甲,聞訊妹妹在病榻之中,長途奔波,從遙遠的草原牽掛而至。在一百多個晝夜的黎明前夕,不論何時,兩個姐姐的身影始終在妹妹的身邊。她們生活在邊緣的鄉村,但在守護妹妹的一百多個日日夜夜裡,始終沒出去逛過一次街。

姐妹情深,這個詞用在她們身上一點都不為誇張。一百多個晝夜一百多個煎熬,我想以一個神的身份,粉碎長夜漫漫的煎熬,但我不是,姐姐則是。

兩個姐姐圍坐在妹妹的病體身旁,開始了只有她們自己有的話題的時候,長夜漫漫的時針不是在原地,而是順勢方向,和著美好記憶的節奏,滴滴地向前衝刺。這個時候的黑夜,不是漫漫長夜,而是姐妹情深裡滲透成長、理想、親人和輪迴人生的再一次表白。

真是她們姐妹情深,煎熬之災沒能摧毀病人的意志,相反,病人的意志力越來越強。眼神開始有了光芒,腳步也開始有了力量。劉姐因事辭行後,我主動包攬了家裡一切瑣事,包括做飯洗衣,接送孫女的一切的一切。在那些個晝夜攻克煎熬之災的漫漫長夜裡,我盡所能,搞好伙食,讓姐姐倆吃好飯,不能讓她們垮掉身子骨。

在第二個月開始,我和姐姐達成默契,前半夜我守護,後半夜讓她們替換。就這樣,日復一日地在攻克煎熬之災每一個長夜,雖然病人的病情時好時壞,但姐姐初心不改,依舊無微不至地關懷妹妹,關心妹妹,體貼妹妹。三個月以後的某一個黎明之時,奇蹟出現了,妹妹依附助走車開始自己走動。這以後,又去醫院複診,醫生給出了新的治療意見和方法。依照醫生的方法,病人的雙腿腫脹開始消失了,酸脹難受慢慢消除,慢慢地還能睡一到兩個小時覺。當家裡所有人看到這樣的狀況之後,緊張的心漸漸放下了,再也不怕黑夜煎熬之災的折磨。

不是護工但勝過護工。病榻上的妹妹不知道如何感恩,姐姐這樣關愛守護,本不是姐姐的義不容辭,而自己根本沒有權利這樣奢侈。大姐已經68歲,而她的丈夫飽受胃病折磨,在病變的邊緣徘徊,可姐姐義無反顧照顧妹妹,這在道德層面來說已經超越底線了,妹妹不願意看到大姐為此而兩難。大姐的丈夫舊病復發到此複診。妹妹決定藉此機會,不想姐姐兩頭為難,故作堅強,舉例爭強,大姐看到妹妹如此固執,就陪丈夫回老家散心了。

二姐在兩年前食道癌手術,現在本應靜養階段。看到妹妹在病榻之上飽受煎熬之苦,義無反顧地站在了妹妹的病榻前。二姐因為陪伴妹妹飽受煎熬之苦,本就虛弱之軀顯現能量透支。妹妹發現後,藉故由頭,讓二姐回家靜養

臨了,妹妹心中泛起千萬語言,但此刻的語言顯得蒼白無力,缺少真心表白的成分。妹妹已經將準備好的錢,每人給了幾千元,以作報答感恩,以報養育之情。

生活日記:那些難以刪除的晝夜記憶(散文)

一雙女兒,奔波於工作和母親病榻之間

一百多個煎熬之夜就是一百多個不眠之夜。母親因為手術而倒在病榻上遭遇煎熬之苦,心中承受傷痛的不僅僅是她的丈夫,還有遠在工作崗位上的兩個女兒,女兒為母親而焦急萬分的心情,作為母親當然清楚,但作為母親又能怎樣呢?人們都知道工作和孝道一樣重要,盡孝道是中華民族的美德。

一雙女兒,自小就是“母親派”,如今母親倒下了,她們的精神之掌沒了。在這種情況之下,女兒對我開始有了微詞,雖然說得很輕微,但我聽得出言外之意。每一次有這樣的情緒的時候,我就故作心不在焉地裝作聽不見。

每每女兒請假,不辭辛勞,從遙遠的城鎮回來,站到母親眼前,流著眼淚在互相傾訴。此景此情,讓我一次又一次地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心裡默默地祝福一雙女兒幸福快樂!(2018年8月10日凌晨於西寧市崑崙陽光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