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艺术创作贯穿一生

童年时期

1881年毕加索生于西班牙安达鲁西亚自治区的马拉加市。

毕加索从小就很有艺术天赋,他会做惟妙惟肖的剪纸,还创作了许多惊人的绘画作品。左邻右舍都称叹不已,称他为天才。然而,这个“天才”却不是一个优秀的学生,上课对他来说简直就是折磨,听课时他不是漫无边际地幻想,就是看着窗外的大树和鸟儿。毕加索成了同学们捉弄的对象。

作为坏学生,在学校关禁闭已成了毕加索的家常便饭,禁闭室里只有板凳和空空的墙壁,可是毕加索却很高兴。因为他可以带上一叠纸,在那里自由地绘画。有了父亲的支持,毕加索每天都沉浸在想象的天地里,虽然功课不好,但他却在绘画的天地里找到了快乐。

毕加索|艺术创作贯穿一生

蓝色时期

1900到1903年,毕加索迎来人生的低潮。1900年,毕加索来到巴黎,并在1904年定居在那里。这期间他的创作被称为"蓝色时期",是他第一次形成自己的风格。这个时期作品背景蓝,人物蓝, 头发、眉毛、眼睛皆蓝,蓝色主宰了他一切作品,背景简化(如《熨烫衣服的人》),避开光感和深度的感觉,把人物结合成一种简单的图样,其中沉重,强烈而流动的线条,给人以不真实的、虚拟世界的印象。这种线条具有情感的重量。画家后来的作品大多具有这种富于表现力的线条的特点。这些特点是从观察人的动作和姿势中得到的。

毕加索|艺术创作贯穿一生

盲人的早餐

毕加索|艺术创作贯穿一生

生活

毕加索|艺术创作贯穿一生

熨烫衣服的人

玫瑰时期

1904年春,毕加索在巴黎蒙马尔特区永久地定居下来,随着他迁居巴黎、与菲尔南德·奥里威尔的同居,他的蓝色风格时期也宣告结束。柔和的粉红色调开始渗透到他的画布上的单一蓝色中去,很快成为他画布上主要的颜色。那种暖洋洋的、娇滴滴的玫瑰红色代替了空洞抽象、沉重抑郁的一片蓝色。青春和爱情活生生地出现在画面上,人物形象往往是一些富有青春美或是魁梧的人。"玫瑰红时期"就这样开始了,毕加索的油画进入了完全新的世界,一个与流浪艺人和杂技演员接轨的世界,于是也有人称之为"马戏团风格"。在这时,毕加索的声望使他得到了与众多女人接触的机会,在这个充满欲望和希图的时代,他用公牛一般的意志统辖着他的女人们。

毕加索|艺术创作贯穿一生

毕加索|艺术创作贯穿一生

艺术转折

在1907年,毕加索从事一件有重大意义的作品的创作,这件作品是他的经验总结,并且标志着他未来的活动朝现代派方向发展的开端。这部作品就是《 亚威农的少女》。这位西班牙画家的着眼点,不像野兽派那样放在色彩上,而是放在形体上,他采用灵活多变且层层分解的、雄浑有力的、宽广而有概括性的平面造型的手法,把形体的结构随心所欲地组合起来。这些平面甚至发展到超越单个的物象,囊括周围的全部空间。这时我们还没有达到完全理性地控制物体,但是,毕加索的画已经导致我们必须走上这一道路。到1909年,毕加索才确立了真正崭新的绘画语言,这语言是从事物的内涵去认识和解析,而不再只是从事物的视觉表象来描绘事物的形象了。

毕加索|艺术创作贯穿一生

亚威农的少女

超现实主义

很快,毕加索步入了他生命中最神秘的“超现实主”探索,当撕裂的造型(《格尔尼卡》)、深邃和凶残(《女主角》)代替了以往的忧郁或是怪诞的时候,毕加索的生活也陷入了一个个的旋涡。他开始以放荡不羁的个人形象展现在公众面前。女人们在这个狂暴、贪婪的男人身上渴望着分享他的艺术灵感与名气,但她们得到的却只是虚无而残酷的现实;

毕加索|艺术创作贯穿一生

格尔尼卡

蜕变时期

1932年 创作《红色扶手椅中的女人》; 《读书》(La Lecture),展示了毕加索(Pablo Pieasso)的金发情人瓦尔特(Marie-Therese Walter)胸口半露地搭着披肩、膝上搁着一本书,坐在椅子上头倚着红色椅背打瞌睡的模样。该画在2011年2月8日于英国伦敦再次成交,以九百万英镑为底价,六分钟内有至少7名来自世界各地的买家投标,最后由俄罗斯客户通过电话买下,成交价为两千五百二十万英镑。

毕加索|艺术创作贯穿一生

红色扶手椅中的女人

毕加索|艺术创作贯穿一生

读书

田园时期

1947年 儿子克洛德降生。在陶艺家哈米耶工作室制陶,至1948年共作了2000件陶艺术品;

1961年 与35岁的杰奎琳·洛克结婚,并庆祝毕加索80大寿;

1963年 绘制《画家与模特儿》;

毕加索|艺术创作贯穿一生

画家与模特

1970年 把西班牙家中保存的近2000件早期作品捐赠结巴塞罗纳毕加索美术馆;

毕加索|艺术创作贯穿一生

毕加索|艺术创作贯穿一生

毕加索|艺术创作贯穿一生

毕加索|艺术创作贯穿一生

1971年 巴黎国立现代艺术馆举办了《毕加索诞生90周年回顾展》;

1973年4月8日,92岁的毕加索逝世于坎城附近的幕瞻市。4月10日葬于佛文纳菊别墅花园里。

毕加索的艺术生涯几乎贯穿其一生,作品风格丰富多样,后人用“毕加索永远是年轻的”的说法形容毕加索多变的艺术形式。

看完大师的作品你有什么感想呢?

毕加索|艺术创作贯穿一生

参赛作品 | 游晓东《上面的人》

不仅仅包括了绘画技法,

还有精神意识的展现。

许多插画作品饱含深意。

毕加索|艺术创作贯穿一生

毕加索|艺术创作贯穿一生

参赛作品 | 于峥《九宫格 当下》

我手画我心,

笔触诠释生活。

我们热爱插画,深爱艺术,

从作品中细细体会,

感受到了满腔深情。

感谢我们相遇相知,

这个夏天,请继续一起加油!

毕加索|艺术创作贯穿一生

END-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